老油气田转型困局

时间:2022-04-03 08:08:36

老油气田转型困局

数十年的石油工业不仅留下了宝贵经验,还有许多濒临生产周期末年的老油田。讨论如何转型老油田是整个行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曾经书写过中国石油工业辉煌历史的多数油气田如今正在慢慢变“老”。为了让这些老油田继续发挥余热,继续为国家贡献石油,中国石油公司依靠管理和技术革新,让不少濒临废弃边缘的油气田至今依然出油产气,可以说创造了一个奇迹。经过数十年的开采,如今国内老油气田的含水率普遍在90%以上,资源条件日益变差,开采成本居高不下。坚守阵地本就艰难,还偏偏遇上了低油价。

2014年年中以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让老油气田的经营形势更加严峻,颇有些屋漏偏逢连阴雨的意思。低油价冲击之下,昔日曾令国人为之振奋和骄傲的大庆和胜利等一批油田也有些坚持不住了。大庆油田产量已由产量高峰期的5000万吨降至目前4000万吨以下,稳产难度非常大。在此形势下,转型已经成了老油气田企业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选择。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转型。

老油气田转型首先要面对的是如何处理好转型与主业的关系问题。这里的主业就是油气勘探开发。虽然有资源条件变差和成本增长的困扰,但主业依然要坚持,转型不应该对主业全盘否定。一方面,我国的剩余油气资源依然十分丰富,依然有潜力。用业内人士的话说石油勘探尚在中年期,天然气勘探尚在青少年期。虽然我们现有的技术无法将这些剩余的资源量经济有效的开采出来,但不能因此失去信心,要相信技术进步的发展法则。

再则,从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历史看,老油气田焕发青春的例子也不是没有。在全球世界石油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英国北海油田在经历了长期开采之后一度被认为山穷水尽和寿终正寝,但是挪威石油在北海的大发现彻底颠覆了这一认识。该事件再一次说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没有穷尽的。

还有一点或许更重要,那就是我国老油气田依然是我国石油产量稳定的基础,石油产量2亿吨的稳产目标要充分依靠老油气田。中国的工业化还处于早中期,经济发展对石油天然气消费高度依赖。只有努力保持国内油气产量稳定乃至增长,油气对外依存度才不至于过高,能源安全才有保障。

即便保持2亿吨的石油产量稳定,我们当今油气对外依存度还是在保持快速增长。目前我国石油对外已超过6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也已超过30%。正是在此严峻形势下,国内油田企才有了保持石油产量稳定的社会责任。换句话说,老油气田必须有保持国内石油产量稳定的底线意识。正是这种底线意识决定了转型不是放弃主业,而是继续坚守。

其次是延伸油气产业链,利用现有油气主业衍生功能创建和发现新的增长点。

与油气田勘探开发相关的产业主要包括石油化工、油气生产设备制造、工程技术服务、储运以及相关的第三产业。老油气田在稳产有一定困难的形势下做大做强与传统油气业务相关的其他产业是一条转型的现实路径。通过发展相关产业,外拓市场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就业,做到以人为本。与此同时,发展与油气主业相关的互补产业对老油气田而言较为稳妥和现实,因为这种转型有一定的产业基础,转型成本相对比较低。从国内油气田的现实情况看,这些衍生产业几乎在各个油气田都存在。

比如大庆油田在石油产量下降时就曾提出以气补油、以化补油的发展思路。其中通过发展下游石油化工是老油气田转型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完全可作为推广模式。油气田在所在地区经营多年,有众多的人口存在。拓展外部市场不可能将这些人口全部推向油田所在地之外的市场,油田所在地区必须有自己的本地区主业,这个主业最好是制造业。有了实体经济产业,方能支撑本地经济发展并拉动就业。

在油气生产主力业务出现下滑,工程技术服务等业务本地市场份额也出现下降的条件下,发展本地石油化工成为支撑地方经济的重要选择之一。国内多数油田企业都有自己的炼厂和石化企业。这些炼厂当初设厂之时未必是出于日后转型的需要。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确实有承接转型的功能。

再次是老油气田转型要与所在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利用地区经济转型发展为油气田的转型谋得发展机会。

京津冀的雾霾现象近些年很是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京津冀提出了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协同发展战略,能源消费清洁化成为重要选择。在这一形势下,天然气大发展成为能源改革方向。地处京津冀的华北某油田顺势而为,将油田自身的变革转型与地区发展紧密结合,在困境中找到出路。华北油田通过投资储气库、转型开发煤层气等途径与京津冀地区发展大目标有机融合。一方面支撑了大区域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为自身的转型赢得发展机会。华北油田参与京津冀经济与能源转型的例子很有代表性。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换挡期,包括油气田所在地区的地方经济结构转型进程加快。这一变革势必产生一些新的市场需求,而这些需求很大程度上又与能源变革有关。油田企业作为能源企业,有相应的技术优势,完全可以借势发挥比较优势,促进转型。

最后是利用海外市场为国内油气田转型拓展发展空间。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油田的油田技术服务队伍开始走出国门,在国外闯市场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近些年国内的大庆油田、胜利油田也开始了在海外市场业务发展之旅。二十多年过去了,国内油田的技术服务队伍足迹遍布全球,在海外市场赢得良好口碑。实践证明国内油田企业队伍海外闯市场的模式有其生命力,是化解国内油田服务队伍业务量不足,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我国老油气田开发之所以能在资源条件变差情况下得以维持,与国内油气企业的技术创新实力有相当大的关系。

过去业内人士常说的一句话是要想办法将剩余油“吃干榨净”。没有技术方面的绝活,这个目标是实现不了的。尽管我国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整体上与国际同行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在某些油气开发技术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实力甚至国际领先,这也是国内企业走出去的优势所在。当前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油气行业“走出去”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内老油气田要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实施转型,在不断强化内功的基础上将自己的特色技术优势发挥出来,努力在国际市场驰骋。

毫无疑问,如果国际油价长期低迷下去,中国的老油气田转型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至于今后的转型路径,笔者认为不会超越上述四个方面的范畴。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式的变化,各条道路会不断表现出新的时代元素的特点。油气田转型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转型以实现油田人的充分就业为最高境界。鉴于老油气田在低油价概率不断增大形势下转型的艰难,政府通过政策予以扶持和帮助也非常必要,某种程度上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上一篇:煤电不是过街老鼠 下一篇:山药多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脂作用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