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我的“群主”老妈

时间:2022-04-03 02:46:09

加油,我的“群主”老妈

哥哥因病早逝之后,母亲一直郁郁寡欢。老来丧子的哀痛始终笼罩着她,让她的晚年生活充满了阴霾。

为了分散她的注意力,我给她买了一部智能手机。

儿子花了很多时间教会奶奶使用“QQ,微信,微博”等时髦的软件。好在,我的母亲退休前是医院的医生,对现代化的东西有股子钻研劲儿……没多久,母亲就熟稔这些软件了。她不知怎么地打听到网上有种特殊人群——“丧独人群”,就是那些丧失了独生子女的中老年。这样一个群体,内心大都经历了极大的伤痛,很多人在失去子女后离婚,过着郁郁寡欢的生活。

这个人群,不喜欢被“可怜”或是“特别关注”,他们更喜欢抱团取暖,利用互联网,慰藉彼此孤苦的心灵。

看到母亲总算找到一群可以“诉苦”的人,我们的心里也有所释然。母亲在群中非常活跃,她还参加了几次这个群组织的茶话会。

后来,母亲把我们这个大社区的5个丧独家庭“拉”了出来,组建了一个万芳街道“微信群”。

自从做了该群的群主,母亲的日子就充实了起来。从前她整天躺在床上,不肯下地。如今她整天跑东跑西,屋里不见人影!

母亲说:“从前,我觉得自己是这世界上最不幸的人。看看他们,我才发现我其实还算幸福,至少我还有你,还有孙子……他们是终老此生,膝下无欢啊!”

找到比自己更需要帮助的人,母亲好像一下子被“激活”了。她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在“微信群”中跟他们打招呼:

“老王,起了没?”

“陈姐,今天天气不错,晒被子没有?”

“张阿姨,心脏病的药不要忘记吃啊……”

群友们也会热情地彼此打招呼,每次听到母亲的群里你一言我一语,再看看母亲的微笑,我就知道,今天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

母亲的群中,有两位特别需要帮助的人。

一位是抑郁病患者老陈,另一位是离异的乳腺癌患者陈蔡芳。

母亲听说对抑郁症患者最好的治疗方法是“锻炼身体”,于是,母亲每天早晨起来都要到老陈的家中去,和老陈的妻子一起拉着他到公园晨练。

可抑郁症患者是最不喜欢动的,老陈常常让母亲吃闭门羹,有时候对她爱理不理。这样冷淡的态度,老陈妻子都看不下去。不料,母亲却很淡定:

“他这么对我,还不是因为他心里苦啊,当初我大儿子走的时候,我见了人就撵,其实我内心深处还是希望有人来陪我的……”

大概只有经历同样苦难的人,才能说出这么感同身受的话来。母亲抓住老陈“爱吃鱼”的软肋,千方百计找来野生鱼,给他烹饪出各种菜式。

“想吃鱼么?早晨跟我们锻炼去!”

就这样,母亲像带小孩一样,每天带着老陈锻炼身体、看心理医生,完成医生布置的作业……

我说母亲捡了一个“老儿子”,母亲笑呵呵地说:“以后我还要多捡儿子回来,老的小的我都要!”

陈蔡芳是母亲特别关注的另一位对象。她今年35岁,3年前因为车祸失去了唯一的独生女。前夫因女儿的死迁怒于她,离她而去。郁郁寡欢中,她查出自己得了乳腺癌。手术后,她开始一个人去医院做化疗,还要坚持上班养活自己。

陈蔡芳对生活和他人都失去了信心,当母亲主动去关心她的时候,她讥讽说:“你干吗老到我家里来?你有女儿和孙子,我有什么?你是不是来炫耀的?!”

母亲为了陈蔡芳,竟然自学起了“心理学”。看到她带个老花镜,在电脑面前查找相关资料的样子,我觉得母亲对她比对自己的孩子还要上心。

母亲每次给陈蔡芳打电话前,都要默默鼓励自己好久,好不容易拨通了,又被对方一阵奚落。我劝她说:“算了吧,爱心也得人家接受才好,这是何苦呢?”

母亲却说:“就是因为她冷,所以才没朋友。如果再这么郁郁寡欢,她的病会扩散的。”

在陈蔡芳住院化疗的日子里,母亲天天去给她送饭,一次,两次,3次……她的爱心终于打动了陈蔡芳,她哭着扑向母亲的怀抱叫了一声“妈”,泪水止不住地流。

母亲从护士长那里学会如何做患者的思想工作,她跟陈蔡芳说:“你就当自己现在在读小学,一个疗程就是一个年级,等你小学毕业了,就可以重归社会了,到时候咱们装个义乳,你喜欢什么形状的?桃子的?苹果的?还是水滴型的?”

母亲幽默的话逗得陈蔡芳哈哈笑,这个苦命的女子已经好几年没有好好笑过了。

“微信群”中,大家常常是你一言我一语,一个哭了,一群人开导。母亲这个群主,除了关注“特困”的个体之外,还常常组织大家去孤儿院、民工小学、智障儿庇护所、养老院等地方开展活动。母亲说:“咱们不仅是抱团取暖,还要让更多的弱势群体感受到咱们的温暖。”

看着母亲他们每天都忙碌的样子,我这个做女儿的心中说不出的高兴。除了高兴,我对这个人群还怀有着一份尊重。如果说,苦难给了他们黑色的眼睛,他们却是在用这样一双眼睛寻找着光明。命运似乎对他们不公平,他们却用仅存的爱心和受伤的经历擦去别人脸上的泪水。我想说:加油,我的“群主”老妈!加油,可敬的群友们!(责编/诗坤)

上一篇:日落黄沙 第10期 下一篇:顾晓鸣:大众关注跨国恋情,是幸灾乐祸,也是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