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的论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

时间:2022-04-03 08:09:04

从目的论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德国功能派目的论为翻译理论依据讨论如何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提出采用增补、删减等方法以解决翻译中的文化意义缺省和冲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晶莹的瑰宝,是人类的创造力与智慧的生动体现。中国的“非遗”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劳动创造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基因。但是,伴随着文化现代化,经济全球化和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冲击,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正处在濒临消亡的边缘。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政府和民间共同面临的一个非常的紧迫的任务。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宣传的翻译工作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目的论的角度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文本的特点和与之对应的翻译策略,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工作做出有益的探索。

关于目的论

20世纪70年代,德国一批学者提出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而其最中心的理论主张即为目的论。目的论与稍早时期奈达(Nida,E.A.)的“等值论”所不同之处在于,其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的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处理方法,保证译文本身的可读性。目的论首先由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家H.J.弗米尔(HJ.Vermeer)提出,根据弗米尔的观点有三大原则是所有翻译应该遵循的:1、目的原则(Skopos Rule),即翻译行为的目的了决定的翻译过程和翻译方法与策略的选择。2、连贯性原则(Coherence Rule),即翻译必须与译文接受者的交际环境保持连贯与一致。3、忠实性原则(Fidelity Rule),即翻译必须最大程度地忠实于源语文本。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文本的特点

1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文本既包含抽象的概念又具有丰富的内涵。与有形的文化遗产,历史古迹,建筑和艺术等形式的不同之处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象往往是活性的生命形态,是无形的传输介质。

2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文本内容多为动态描述,具有多相性和流动性。如对节庆活动,舞蹈,礼仪,风俗习惯,手工技艺等的描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而延续。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覆盖的范围十分广泛。根据国务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目的决定了译者应当尽量遵循两条原则: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为取向的原则和以译文接受者的语境为重点的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出发点在于传播中华文化,吸引世界更多人的关注,从而达到延续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这一点与获取这些信息的译文阅读者的文化探索目的是不谋而合的。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中译者应尽量保留原文中涉及文化内涵的信息并且可以适当地增添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译文接受者的语境为重点指的是在翻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时,既要忠实于原文又不能拘泥于原文,不能“以文害辞,以辞害意”,要从译文接受者的角度出发采取灵活变通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让译文接受者轻松地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以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具体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可以采用以下翻译方法来保证该目的的实现。

1 适当增补文化信息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中往往包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如果脱离了这些文化信息,忽略了译文接受者的文化背景,一味机械地翻译原文,就会引起误解甚至造成文化观念上的冲突。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员需要充分考量英汉文化背景的差异和目的语接受者的文化心理习惯,采用文化信息增译的方法可以解决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语义缺省。例如关于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变脸”的资料介绍:“变脸,这是川剧表演艺术的特殊技巧之一,观众非常感兴趣,看过之后,无不惊叹,它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东西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的东西。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它们是‘抹脸’、‘吹脸’、‘扯脸’”。如果把“变脸”“抹脸”、“吹脸”、“扯脸”等词汇简单的翻译为“face-changing”“face-wiping”“face-blowing”和“face-pulling”对于不了解川剧或从未看过川剧表演的西方人来说可能会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因此,译者在翻译中就必须适当增加文化信息来进行说明。实际上川剧变脸所指的是川剧演员的化妆的脸谱的更换,将“变脸”译为“Facial Makeup changing”并适当增补相关文化信息“a stunt in the art of Sichuan Opera,in which the performers change their facial make-ups in a blink of an eye”就能有效地达到翻译的目的了。

2 删减冗余文化信息,避免过度翻译

中英文语言结构本身的差异造成了在描述相同的内容时所使用的语言表达和结构却不尽相同。目的论强调疑问接受者对译文的理解而非译文与原文的对等。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中要尽量从接受者的文化心理出发,对汉语的语言形态结构做出调整。例如:

关于蜀绣的宣传介绍中有这样的描述“蜀绣作品在技艺上要求主题鲜明,构图简练,形象生动,意境深邃,秀美高雅,用重彩艳而不俗,施淡彩雅而不薄,给人以柔和的美感。”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的瑰宝,出于文化骄傲的心理,宣传者往往不遗余力地渲染描述甚至略带夸张,因而造成许多宣传资料中充斥着大量华美但又空洞的辞藻堆砌。如果译员不加选择毫无保留地将这类信息翻译成英语,不仅难以达到宣传的目的,反而可能适得其反。这些在中文读者看来非常华丽的词藻对于英文读者而言却含义抽象,无法理解。因此,对于此类冗余的文化信息,译者可以删去。以上文字可译为:“The works of Shu embroidery are unique in its distinct themes,well-constructed composition,vivid images,thoughtful design concept,graceful technique and overall elegance,They are bright in rich colors and elegant in light colors.”

对于类似冗余文化信息的处理,译者应该尊重英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加以删减,从而使译文更易被英语读者接受和理解,避免过度翻译。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至关重要必不可少的部分。有效地翻译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资料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有识之士对濒危的人类文化遗产的关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同时还能广泛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译员应以目的论为翻译理论依据,按照以中国文化为取向的原则与以译文为重点的翻译原则,充分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心理,同时注意中英文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采取科学灵活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准确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意图及内容,从而达到宣传和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上一篇:高职高专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 下一篇:韩日茶道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