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朗百岁婆婆,一生勤劳务农/养生得道,生命之树常青

时间:2022-04-03 07:30:50

硬朗百岁婆婆,一生勤劳务农/养生得道,生命之树常青

硬朗百岁婆婆,一生勤劳务农

梁瑞彩,女,汉族,108岁,不识字,一生务农。

在她50岁那一年里,丈夫、大儿子、大女儿等3人先后病逝,留下1个小儿子。现在赡养她的是她务农的小儿子黄桂和小儿媳冯银欢。老人现在已是四世同堂。

她的一生,起居有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刚进入100岁时,因背大曾孙去幼儿园,被几个蹦蹦跳跳的上学的孩子撞倒了,摔坏了左腿膝盖,伤了筋骨,因此,行动不便,常卧睡在床上。她从不发脾气,不计时间,不计报酬,深得本村的男女老少的敬爱。

她喜吃甜食,喜欢吃鱼、米粥、米粉。现在每餐能吃半碗米饭。她不喝白酒,但喝甜米酒,年轻时抽过水烟筒,现在已戒烟了。

她个子瘦小,身体尚好,曾叫第二个孙子用摩托车载她到横拱镇医院看过感冒病。小儿媳妇很孝顺,要帮她洗身冲凉、洗头发,她坚持要自己来做。天天坚持用冷水擦身冲凉,生活能自理。她一生勤劳,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性格坚强、开朗,能经受磨难,丈夫去世后,一个人挑起耕种20亩水稻田和3亩旱地的重担,从不叫苦说累。

如今,她耳聪目明,头脑清晰。她还帮小儿媳妇穿针引线补衣服。她64岁时还能独自撑艇运泥。时,她是全村妇女劳动出勤第三名,白天劳动,夜里缝衣服,做针线活。她的记性很好,说话声音洪亮。她母亲生育他们兄妹13人,现只有5个弟妹了。她是大姐,还有3个妹妹和1个弟弟,都是85岁至95岁的老人了,他们都很健康。弟弟在珠海市斗门县白蕉镇大海环村住,两个妹妹在珠海市斗门县黄金涌镇大海环村,一个妹妹在珠海市湾仔镇。她现在与小儿媳、小孙媳妇一起住,还有3个曾孙的名字还能叫得出来。(余传隆)

养生得道,生命之树常青

施玉红1894年出生于六合县冶山镇老山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99年105岁。18岁结婚,一生生育3子6女,现仅70岁与67岁2个女儿健在。她于1945年不幸丧夫。一生多次受到丧子、丧女、丧夫、死孙等沉重打击,但由于她具有超过常人的忍耐心,这些都没有摧毁她,依然顽强地生活下来,可谓养生得道,生命之树长青也。老人有下列生活习惯,也是她的养生之道。

1.喜欢吃煮鸡蛋。她出身贫寒,青少年时代常食不果腹,因此养成她“吃饱就行”的习惯,从不挑食和偏食,米、面、豆、玉米等一概不拒,菜肴更不挑剔,随家人意,有啥吃啥。口味以清淡为主,较少吃辛辣之物,食量较大,百岁高龄每天仍需吃米面等主食0.5公斤以上。蔬菜以青菜为主,每天吃到0.5公斤以上。除了一日三餐外,一般不吃零食。除了吃香蕉、苹果、梨等水果外,从不吃补品和营养品。她唯一与别人不同之处,也是她唯一的养生之道,就是每天煮一二个鸡蛋,晚上放在床头,冬天放在被窝里保温,等到晚间肚子饿了剥壳吃下,且从不用水送服。她这个习惯从年轻时开始,一直保持了下来。

2.早睡早起。她睡眠充分,不管春夏秋冬,都坚持早睡早起,她每天要午睡1-2小时,总的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左右。

3.一生勤劳不歇。一年四季,风雨霜雪都起早贪黑劳动不歇。

施玉红解放前做过地下交通员,每天要跑几十里路,回家照样种田割草做家务。解放初,三天两趟去六合县做小生意,每趟都要走60多千米(公里),回到家依然忙个不停。重体力劳动一直坚持到94岁才停止,但每日早晨仍然打扫庭院。(蔡荣春)

上一篇:当众叫您一声妈 下一篇:五世同堂的“孝敬”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