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创新扶贫工作的思考

时间:2022-04-03 03:30:51

【前言】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创新扶贫工作的思考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一是要对河北全省贫困地区进行科学的分类,合理划分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生态保护区,并在工作中进行总体设计和分类指导; 二是要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依靠政府面向市场的双重生态补偿机制,合理引导深山区移民搬迁,离开土地。同时,放开土地流转限制,为市场主体...

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创新扶贫工作的思考

京津冀协同发展之所以那么急迫的提出,根本问题是雾霾,所以生态问题才是协同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从扶贫的角度谈协同发展问题,实际关注点也是生态问题。

河北的区域面积较大,为了保京津、保水、保生态,产生了生态抑制性的贫困。周边越贫困,到北京的转移劳动力就越多,北京城市病就越突出。现在北京外来人口有22%是河北户籍,大约有156万人。北京周边的河北13个县多数是贫困地区,而这13个县总的财政收入是200多个亿,人口只有400―500万。这几个县占地面积非常大,生态意义远比经济意义突出。

京津冀地区的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较复杂,河北的一些地区发展比较落后,协同发展是河北老百姓的呼声与期盼。扶贫问题,也并不是迁去多少企业和大学等资源就能解决的问题。京津冀同处一个生态体系之中,在资源环境、社会人文、经济市场等各方面,同呼吸,共命运。实现河北贫困地区的科学发展,绝不仅仅是河北省自己的内部事务,也与京津两大城市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京津两大城市也应该从大区域协同发展和自身利益的角度,积极参与到对河北省扶贫开发工作的研究和实践中,并从中直接受益。

去年我下乡去扶贫,成效不很显著。因为传统扶贫方式是派工作组带着财政资金下去打井、修路、安灯、拆猪圈等工作,这种工作没有提高生产力。一个人不足一亩地,经营再好,一亩地产出500块钱,怎么可能通过扶贫和就地开发解决问题?靠这种扶贫方式拯救不了贫困地区的农民,反而可能会延长贫困区老百姓的贫困期。我去的那个乡下辖14个村,面积是229.5平方公里,实际常住的人口只有2000多人,其他人都外出打工(个别人求学或通过其他方式就业),年产出只有几百万元。但那里山清水秀,绿水蓝天,空气非常好。其生态价值远大于经济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创新河北的扶贫思路,从协同发展和大生态建设的角度审视扶贫问题。关键突破点在于建立健全补偿机制。

一是要对河北全省贫困地区进行科学的分类,合理划分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生态保护区,并在工作中进行总体设计和分类指导;

二是要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依靠政府面向市场的双重生态补偿机制,合理引导深山区移民搬迁,离开土地。同时,放开土地流转限制,为市场主体的介入扫清障碍,促进区域集中规模开发和保护;

三是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改变包揽,改变政府一家独揽,就地开发寻求发展,依靠行政手段和财政资金扶贫的旧模式、旧思路,本着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外部资本和多种主体投入,宜开发则开发,宜保护则保护,宜搬迁则搬迁;吸引行政区划外的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投入贫困地区开发和生态保护领域。可借鉴碳交易模式将贫困地区的开发保护打包出售。

上一篇:《卑鄙的我》:爱是改变人生的一种力量 下一篇:责任风险与文化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