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质量的保证

时间:2022-04-03 02:17:12

检验质量的保证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2--01

1.检验的自动化、标准化,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基础

信息化的管理:检验申请单使用唯一的条形码管理(有检验项目、患者信息、通讯、费用等)。检验科接收标本后,进行扫描,根据检验的项目将标本分门别类,过滤后再传送到检验分析仪器上,自动进行进样,检测后,分析检验数据,判断、报告,然后将标本自动冷藏保存,如果需要复检,就到电脑的进样系统点重新检测,仪器会自动把标本从冰箱里分检出来,进行重新测定。检验后的报告需经有检验的,有审核资格的专业检验人员审核、保证结果的准确,然后发送至各个临床科室。检验的标准化、自动化是医院信息化管理的一部分,在科技l展飞速的当今,大数据,云计算机,绿色互联网加的时代,未来的检验科会实现样品采集、物流运送、样本检测、结果报告、废血处理等全过程的标准化、自动化。

2.做好检验前标本的采集、方法、注意事项、医护人员的培训

由于检验前的质量是检验人员无法控制的,除了加大力度要求病区的护士告知、指导患者如何留取标本,特殊标本由临床大夫或护士采集等。对临床医护人员的培训尤其重要:首先,要注意病人的体检和病史采集,按照患者的情况和临床意图,选择检验项目。其次,分析各项检测结果的生理波动范围、动态演变过程以及其他的影响因素。最后,在任何测试中都有一些错误和局限性。因此,合理选择检测项目,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人力和财力资源。制定标准的标本检测程序。包括标本的完整性、标本的鉴定方法、标本的排斥等。在标本的采集时间,部位以及止血带的使用等方面,都会对标本的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些体液的成分在不同的部位、昼夜不同时间段有明显的区别;采集的方面,若从卧位到站位,血液血清中的钙、钾、白蛋白、总蛋白、丙氨酸基转移酶、三酞甘油、总胆固醇等测量值会提高。而在止血带的用方面,采血必须在止血带使用的一分钟内进行,而且采血期间,不能让患者做反复的握拳,看到回血之后要立刻松开止血带。清楚各种标本采集的容器、方法和添加剂,样品采集前,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容器,必须保持清洁,干燥,无杂质干扰,采集使用添加剂有惰性介质、防腐剂和抗凝剂等;采集方法有微量采集方法、采集方法签,注射器采集法和涂片法等。样品运输,采集完标本之后,要尽快送检,尽量缩短运送及存储的时间。时间越短,检测的结果准确度就越高。

3.检验中检测质量的保证(过程、环节、制度)

检验的过程有医师申请、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运送、标本分析前处理、标本检测、质量控制、复检结果、发送检测报告以及信息反馈等。检验科在检测标本的过程中,要把握每一个环节,做好质量管理工作,避免人为因素或其他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首先,检验科质量控制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规定了详细的操规范和操作程序,并有专人管理。其次,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工作人员的职责,定期检查和监督。第三是检验结果核对制。包括对新设备的检测,设备的使用、维护、维修,试剂的配制和标准化等都要进行检查,并详细记录,以便复查。最后是标本送检和接收制度。如有不合格的标本,要拒接收,并记录原因。定期召开研讨会,解决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患者的准备情况、医务人员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标本采集时间、检查申请表的

填写、标本的运输方式和处理方法等。这些程序的完成需要许多医务人员的参与可能出现的人为误差因素非常多。

4.加强质量控制,提高检验质量,提高效率。

严格做好批内、批间、室内、室间质控,替代方案、人员和耗材及仪器比对等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减少实验操作过程检测结果差异。对检验前、中、后全过程的监测管理,如出现失控要认真分析失控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方案,填写失控报告,观察整改效果,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检验质量。有计划化的业务知识培训,使检验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和自动化。

5.加强仪器、员工管理,提高业务素质。

检验科自动化,必然要加强对仪器管理、人员的培训学习;要建立检验仪器管理使用档案,对登记注册、责任到人。严格按操作指导书使用,做好保养及记录,保证仪器的运行。

6.建立检验结果复核制。

标准、自动化给检验报告单的签发提出新的标准,有操作人员签字,还应有经验、资格的人员审核及特殊报告单或急、危、重患者的结果复检制度等。

参考文献:

[1] 陈晓玲,蒋琼 . 浅谈现代医院检验科的质量控制[J] . 现代养生B, 2013(11):128-128

[2] 金美华 . 检验科主任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J] .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 06(03):229-230

[3] 戚光远,徐敬媛 . 浅析实验室分析后质量控制[J] . 中外医疗, 2008, 27(16):160-160

上一篇: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下一篇:重视护理管理 降低成本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