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成因及对策建议

时间:2022-04-02 04:49:08

玉环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成因及对策建议

近几年,随着农村产业政策的调整,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地产粮增收的积极性。特别是我县土地价格的日趋攀升,农民对土地的期望值很高,农村土地问题更加突出,引发了不少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虽然一部分土地纠纷案件经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途径得到化解,但是,还有大量的土地纠纷因历史遗留问题等原因,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这些案件一般积怨较深、矛盾大、群体上访激烈,直接影响农村的和谐与稳定。

一、基本情况

2008年,经法院审理土地纠纷案件2件,已判决2起;5起。2009年10月止,审理土地纠纷案件10件,已判决9起(9起系同被告案件),7起,调解6起,其土地纠纷案件同比增加4倍多。案件涉及到大部分乡镇,部分案件引发上访,党委、政府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处理、协调,目前仍有个别纠纷没有解决。案件涉及土地被非法征用后,村民要求继续履行承包合同、赔偿经济损失、退回承包费,要求确认承包合同无效,或者继续履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等情况。

二、农村土地纠纷案件的成因

一是农村土地征用价格高。近年来,随着土地的减少、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的流入,全县上下加大了土地的开发力度,土地收益和利用价值明显升高,农民对承包的土地更加看重和维护。

二是发包程序不规范。村委会或经济合作社发包土地时,发包程序不规范,有些村没有按《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办理承包,如果发生纠纷,当事人权益往往得不到依法保障,解决的难度非常大。

三是土地承包合同签定不够规范。由于合同的内容不具体、不明确、不完善,产生歧意,酿成土地纠纷。主要表现在: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导致双方对承包合同内容认识不一致,从而发生纠纷;有的合同对承包土地的面积、地点、四周的土地界限的表述不明,从而产生纠纷;有些农民与企业主(或非本经济合作社成员)私下买卖集体土地,未办理合法征用手续,二轮承包时该土地再次承包给该农民,造成企业主(或其他人)与该农民对已买卖的集体土地块使用权或权营权产生纠纷。

四是农民法律意识观念不断增强。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普法工作的开展,农民的自我意识、土地主人翁意识、法律意识大大加强,对土地收益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而个别乡镇村级有时没有很好的及时、认真落实土地承包长期稳定的政策,致使农村土地纠纷不断产生。

五是宣传引导不到位。群众认识上的误区,是导致土地纠纷的原因之一。延包政策的落实,使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长期不变的政策有所了解,但由于有关土地确权政策法规宣传引导不到位,许多农民对土地的性质、国家建设和集体公益设施建设用地与土地承包经营的关系认识不正确,固执地认为:反正你把土地划给我,就是我的,不管国家建设还是集体公益事业,我不同意,你就不能征用。对土地属村集体所有这一基本原则,以及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不了解或一知半解。

三、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建议对策

一是公正及时地审理每一件案件。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事关农民的切实利益,法院及法官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应高度重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侵权事实清楚的及时受理,予以支持。要保护合法有效的合同,支持承包人依法经营土地,对违法破坏他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人,要依法给予制止和制载;对擅自毁约,终止合同的当事人要依法追究其责任,足额赔偿给相对人造成的损失。

二是加强诉讼调解,力促社会和谐。在处理过程中,要坚持调解主导诉讼,多做说服教育疏导工作,争取当事人在友好协商、平等谈判中共同寻求解决纠纷的方法。要充分利用老长辈、老党员、老干部的力量参与支持调解,以灵活有效的措施解决纠纷。

二是乡镇政府应尊重农业承包合同,规范各种行政行为。要加强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要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工作的管理,配备必要的干部对农业承包合同的签订、履行予以指导和监督。在大力发展城市建设的同时,避免违法侵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要建立矛盾激化信息反馈渠道,建立健全群体纠纷发案报告、登记、跟踪处理、事后检查回访等规章制度。

三是加快农村土地纠纷仲裁机构的建立,形成纠纷解决机制。应该尽快落实机构、编制和人员,运转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免费审理土地承包纠纷,方便农民群众,仲裁工作经费由财政预算保障,形成“村有调解员、乡镇有调解机构、县有仲裁委员会”的土地承包纠纷调处体系。

四是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有关土地确权政策法规宣传引导力度。应加强对乡村干部及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乡镇政府、村委会成员及村民的守法意识和合同意识,特别是土地管理意识,规范农村土地的发包、转包、流转、抵押等法律行为,引导农民通过正常渠道合理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有效预防土地纠纷的发生,坚决防止事态扩大和矛盾激化。

上一篇:建国初期(1950-1953)成都市政管理改善初探 下一篇:什么是私募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