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临床观察

时间:2022-04-02 02:32:34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效果。方法:将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根据中毒程度采用直接静注纳洛酮0.4~1.2mg,对照组给予葡萄糖胰岛素等常规治疗。结果:纳洛酮治疗组患者的清醒时间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

[关键词]纳洛酮;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常有发生,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纳洛酮对酒精中毒的救治有显著疗效。

现将我院2003年1月至2011年2月,应用纳洛酮治疗酒精中毒70例,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7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为治疗组,2003年1月以前的5年左右我院还未将纳洛酮应用到酒精中毒的治疗中,共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年龄治疗组2050岁,对照组1955岁。两组饮酒量均为300600ml按白酒计,酒精含量在45%53%。两组在年龄、性别、饮酒量及类型和病情程度上均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见表1.

表1两组临床情况对比

组别 n 饮酒量ml 病情

兴奋期 共济失调期 昏睡迷期

治疗组 70 300―600 14 46 10

对照组 50 300―600 13 28 9

1.2治疗方法

病人入院后,确诊为急性酒精中毒者,兴奋期、共济失调期患者酌情洗胃,昏睡及昏迷期患者避免洗胃,同时给予保暖、补液及吸氧。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兴奋期者应用NAL0.4mg直接静脉注射(不稀释),共济失调期者则用0.8mg静脉注射,昏睡、昏迷期者用1.2mg静脉注射,用药30min清醒,极重者30分钟后重复使用一次,再予2加入10%葡萄糖500mgl内,以0.4ug/h静脉滴注维持,直至病人完全清醒.对照组给予10%葡萄糖及维生素C、B6等静脉滴注及对症治疗。

1.3观察项目

饮酒量按白酒计,酒精含量在45%53%,病情分期(兴奋期、共济失调期、昏睡及昏迷期),呼吸、心率、血压、生理及病理反射、用药后显著疗效时间,症状减轻时间,用药后副作用。

1.4观察标准

完全清醒:症状完全消失,神志清,稳步出院症状明显减轻:兴奋及共济失调明显减轻,可缓步行走,神志基本清楚显效:昏睡病人开始清醒,角膜反射出现,尚不能对答。

1.5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X±s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急性酒精中毒的各期患者,治疗组的显效时间、症状减轻、完全清醒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t检验有显著差异(P0.01),用药期间无任何毒副作用,见表2.

表2两组治疗清醒时间比较

组别 n 显效时间min 症状减轻时间min 症状消失时间min

治疗组 70 35±13 68±23 125±73

对照组 50 64±25 102±44 165±89

3.讨论

酒精中毒系由一次饮入过量酒精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心脏、肝及其他组织存在着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其活性最强的是β-内啡肽,急性酒精中毒时体内β-内啡肽释放增加。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的特异拮抗剂,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比吗啡强,能阻止吗啡和阿片类物质与阿片受体结合,特异性拮抗内源性吗啡样物质(β-内啡肽)介导的各种效应,从而阻断吗啡样物质的作用,解除酒精中毒的中枢抑制,缩短昏迷时间,实现其疗效。纳洛酮血中半衰期短,静脉注射后1~2min起效,持续45~90min,故需要静脉维持血中有效浓度。临床应用时一般无毒副作用,具有实用价值。我们在应用纳洛酮治疗中毒收到满意效果。本文70例观察表明静脉应用纳洛酮0.4mg~2mg,平均35min显效68min症状减轻125min症状完全消失。与对照组比,经t检验有显著差异(P0.01)。由此可见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能缩短清醒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见效快,治疗简便,毒副作用少等特点,是抢救急性酒精中毒的理想的药物。

参考文献:

[1]易春,黄鸣剑,张举连.纳洛酮的临床应用.新医学,1996,27(5):265.

[2]曹道俊,李树林,张守忠,等.纳洛酮治疗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113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5,15(11):670.

上一篇:乳酸测定在严重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下一篇:浅议难治性肺炎患者感染192例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