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百分数的应用”教学片段

时间:2022-04-02 12:58:12

以学定教――“百分数的应用”教学片段

我有幸参加了名师团活动,活动的内容之一要求成员每人上一节研究课。看了教学进度,该学习六年级“百分数的应用”了。百分数的应用是一种比较模式化的题目,在课改的今天,这样的课很少有人做公开课,似乎这样的课反映不出课改的精神,但是,这又是学生必然要学习的内容,我决定尝试。

这个内容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找准单位“1”,二是谁与单位“1”比。由于百分数应用题和分数的应用题解法相同,且前面接触过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分数的应用题,因此,我决定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课本里的例题只出示了一种方法,但提示: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解答么?课本例题远离学生生活实际,于是我选择了我校刚刚举行的跳绳比赛为情境依托,设计了三个环节的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二、解释应用。三、巩固升华。

一、创设情境

播放课件:我校举行了男、女生跳绳对抗赛,猜一猜谁赢了?

在猜测声中出示两条信息:女生跳了600下,男生跳了540下。

师:女生比男生多跳了多少下?男生比女生少跳的呢?既然女生比男生多跳了,那么多跳了百分之几呢?

出示例题:男、女生跳绳对抗赛中,女生跳了600下,男生跳了540下。女生比男生多跳了百分之几?

二、解释应用

1.读题分析:从哪里入手分析?

生:女生比男生多跳了百分之几?

师:把这句话的意思和同桌说一说,然后自己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

学生犹豫地拿起笔写起来。我通过巡视,发现个别学生竟无从下笔,一部分学生单位“1”找错,还有一部分学生能用一种方法(600-540)÷540,另一种方法600÷540-1只有一个学生想到,看来我得帮助学生从头分析了。最后一个环节无法实施了。课后,我认真反思,整节课的基本框架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那为什么学生学得如此艰难呢?

问题有三:一是“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本来就是难点,即使有分数应用题做基础,学生还是不易懂。二是分数应用题与百分数应用题中间隔了一个假期,学生们遗忘了,而且缺乏对前后知识的融会贯通。三是我给学生读题、充分理解题意的时间太短,仅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说一说就下笔动手,这个过程太匆忙了,学生必须经过充分的分析理解才能找准单位“1”及与单位“1”相比较的数。于是,我在解释应用这一环节稍做调整。重新创设情境并进行了解释应用。

播放课件:我校举行了男、女生跳绳对抗赛,猜一猜谁赢了?

在猜测声中出示两条信息:女生跳了600下,男生跳了540下。

师:女生比男生多跳了多少下?男生比女生少跳的呢?既然女生比男生多跳了,那么多跳了百分之几呢?

出示例题:男、女生跳绳对抗赛中,女生跳了600下,男生跳了540下。女生比男生多跳了百分之几?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请同学们自己读题直到读懂为止。生自由阅读。

最后结果显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选择容易理解的方法,能让学习更有效!同学们理解第一种方法后,也可以尝试接触第二种方法,那样,会使自己的思维更开阔!

……

三、巩固升华

1.师:既然女生比男生多跳11.1%,是否男生比女生少跳11.1%?

生异口同声地否定。

师:用事实说话,动笔列式解答。

……

2.到底选哪个?

(1)某工厂九月份用水800吨,十月份用水700吨。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用水百分之几?

A.700÷800 B.(800-700)÷800

C.(800-700)÷700 D.1-700÷800

(2)一个乡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比计划多造林2公顷,实际比计划多造百分之几?

A.(12-2)÷12 B.2÷12

C.(12+2)÷12-1 D(12+2)÷12

3.分析信息。2007年4月全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提速后,北京――上海的时间缩短17%。

据太原市环保局称,2006年的二级天数比2005年增加了6.12%。

每条信息的单位“1”是谁?这个百分数是如何得到的?

……

我在解释应用环节与学生平等交流,尊重学生的想法,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没有压力,对老师的建议很乐意接受。在出示“男生比女生少跳百分之几”时,全班同学都能做对一种基本算法,能力达到的学生自然而然地选取不同的方法解答,思维活跃,学习的积极性很高,甚至出现了用比的方法去解答。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尤其是应用题的教学很容易只注重技巧而忽视数学思想的教学。这里通过解决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总结提升: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或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去思考?毕竟思想比技巧更重要。

在练习的设计上,我设计了选择题2,目的是想学生从思维定势中跳出来。从中体会感悟到应用题不能单纯地为解题而解题,要学会选取有用信息,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同时,最后的两条信息着眼于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或其他学科中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会解决书本或卷子上的题目。细细回想这三节课,并没有做出大的改动,只是在一次次反思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摆正了教师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位置,能揣摩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合理、更主动、更科学、更有效。以学定教,是我在教学中应努力探索和实践的。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万柏林区河北街小学)

上一篇:游戏化教学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细数准爸爸“爱妻”8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