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4-02 09:50:41

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冠心病治疗基础上(拜阿司匹林硝酸酯类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及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相关症状明显好转,心电图缺血表现明显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用药安全

[关键词]

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6X(2016)01-0040-03

doi:10.3969/i.issn.1009-816x.2016.01.15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单支或多支病变引起的心肌细胞缺血及供氧不足,从而导致反复胸闷心绞痛活动耐量减低甚至心源性猝死稳定型心绞痛是其中的一种临床表现类型,患者往往在一定的劳力活动下诱发心前区不适胸闷胸痛,严重时可伴心功能不全,但尚未引起心肌坏死,是心肌细胞由于冠状动脉缺血导致心肌氧耗的供需平衡损害的结果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除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外,在平时诊疗过程中需长期配合药物治疗,以期改善心肌缺血,延缓病变进展,预防进一步的心血管事件发生

本文针对稳定型心绞痛采取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本院心血管内科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所有患者结合其临床表现心肌酶学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等,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病变50%,参考2007年《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确诊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排除近3个月曾患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损害精神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情况

本文90例患者中,男56例,女34例:年龄46~85岁,平均(68.34±9.92)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3.02±2.03)年:合并高血压病4R例、高脂血症35例、例2型糖尿病27例吸烟,29例:其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46例,冠状动脉双支病变,23例,冠状动脉三支病变,21例随机将这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合并疾病危险因素病程长短用药情况冠状动脉病变累及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都予以冠心病基础治疗:包括吸氧、拜阿司匹林、硝酸酯类、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片口服,20mg/次,1次/日。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曲美他嗪及阿托伐他汀口服,曲美他嗪片20mg/次,3次/日,法国施维雅公司出厂:阿托伐他汀片20mg/次,1次/日,美国辉瑞公司出厂两组疗程均为8周

1.3观察指标:注意患者胸闷心悸心绞痛情况,观察不适主诉发生情况,记录心绞痛发生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关注心电图sT段及T波改变监测用药过程中患者肝功能肾功能肌酸激酶尿常规等项目,综合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4疗效评定:

1.4 .1症状疗效标准:显效:胸闷心悸,心绞痛未再发生或心绞痛发生减少80%以上:有效:胸闷心悸心绞痛发生减少一半以上,但不足80%,或心绞痛持续时间减少:无效:胸闷心悸心绞痛发生减少不足一半或无改善

1.4.2心电图标准:显效: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有效:心电图下移的sT段较前上抬>0.OBmV,但尚未达到正常:在主要导联倒置的T波较前回升,或T波由平坦变直立:无效:心电图基本同治疗前,sT段下移无改变或sT段下移减少

1.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l9.0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资料,检验.两组症状疗效及心电图改善的疗效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比较的Mann-Whitney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症状疗效比较:两组对胸闷心悸心绞痛症状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症状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后胸闷、心悸和心绞痛发生次数减少,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心电图改善比较:观察组心电图缺血表现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监测各项指标,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肌酸激酶、尿常规等项目较治疗前并没有明显变化,在服药过程中注意患者每日症状反馈,未主诉明显不适。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5。

3.讨论

不良的生活方式及日渐高发的代谢性疾病如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加快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当冠状动脉病变进展到一定程度,可引起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等严重的并发症,进而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稳定型心绞痛往往与冠状动脉的固定狭窄有关,当劳力活动超过冠状动脉所能耐受的缺血范围,表现出心肌缺血的症状随着病变的进展,所能耐受劳力活动的强度也会逐渐下降,进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存

本文结果显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应用于冠心病治疗,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单药的效果,两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两药联合能显著减少临床症状的发作,改善心电图的变化其原因可能为:阿托伐他汀不仅可以降低血脂,特别是降低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胆固醇水平,而且还具有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纤维帽结构免疫调节等作用,有利于减慢冠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还能够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CRp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是,稳定型心绞痛除了管腔狭窄外,另一个重要发病机理是氧耗供需失衡曲美他嗪可以增加缺血心肌对葡萄糖的利用,PET-CT心肌显像证实其可使局部葡萄糖的氧化代谢增强,从而获得更多的能量来源并且能够减少自由基生成,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从而在细胞水平发挥心肌保护作用,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提高运动耐量,使心肌氧耗趋于供需平衡,在心肌缺血及心功能的保护方面均具有显着作用,从而达到减少心绞痛的发生两药联合应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不仅从细胞水平使冠状动脉的能量代谢得到改善,而且通过降低血脂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改善局部微环境,减少炎症反应,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

本文观察发现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有改善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有利于提高患者日常劳力活动的耐受性,提高生活满意度从远期来看,两者联合治疗可能改善冠状动脉局部微环境及粥样硬化进程,减少心脏性死亡的发生,使用安全,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崇。

上一篇: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N... 下一篇:右心室起搏数对高龄患者心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