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东西的双胞石山

时间:2022-04-02 08:26:56

相似地点:美国Joshua Tree National Park(简称J tree)VS 青岛

相似指数:

相似点:完全相似的地貌特征,相同成因的岩石。

J Tree 大漠孤烟

美洲大陆隆起以后,大约在一亿年前的地壳运动将熔融的岩浆结成二长花岗岩,它们在地下成形,成为巨大的石阵。海盆隆起,洪水冲刷大地,覆盖于石阵之上的泥土被带走以后,现代Joshua Tree的地貌诞生了。坐落在加州沙漠中的石堆,已经看过了生物的进化,看过了印第安人的迁徙,最后看到现代攀岩者的进入,而后者将被人遗忘的沙漠腹地提升为美国受人瞩目的国家公园。现在的J Tree公园,可以说是伴随着1950年前后攀岩者的探索发展而起。

2011年初我在J Tree度过简单的一个星期左右的camping&climbing的日子。因为生活简单,我更多的注意力可以停留在观察和思考这个地方的攀登的特质。这也是我印象最深的攀岩旅程climbing trip之一。J Tree作为美国最早被开发的几个地方,最辉煌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攀登主要是free掉以前只能aid的路线,大量的传统线路和抱石线路成为了经典。而sport路线,发展相对较晚,当挂片文化席卷全世界的时候,J Tree作为美国最大的国家公园之一,已经意识到人类活动可能带来的对沙漠脆弱生态的破坏,于是新的挂片被严格限制了,即使得到通过的有限线路,挂片颜色也必须被油漆成和沙漠相近的程度。可以说,J Tree做为攀岩胜地的发展基本停止了。我们逆历史之流看J Tree,可以把它视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标本。若稍加留意,可以发现J Tree的攀登有一些有趣的特质:

阳面因为光照充足,日夜温差更大,岩面发生崩落要大于阴面。所以阳面会形成崩落后的各种纹理,一般比完整而光滑的阴面更加粗糙。如果阴面有充分的风蚀,特别是几块大石头搭成的石洞里,会形成风蚀的各种窝洞cavy纹理。所以Slab路线多分布在J Tree阳面,而惟一能提供jugy的仰角线路的地方基本都在剥落过的阴面或者石洞中。

流水冲刷型的石头不可能非常陡峭,多数的石堆pile of rock对攀岩者来说角度有些平缓;洪水也是季节性的,不会像河水一样常年切割,所以形成的石山高度会有所限制,于是攀登线路不会太长。以上两点造成了J Tree线路最高难度在5.12+~5.13-之间,无论石头多么光滑,颗粒摩擦力有多么好。当然,也因为前面两点,J Tree的抱石很有特色。

J Tree在沙漠腹地,对人类活动的容量承受能力非常低。所以感谢上帝,来J Tree懂得对自然的敬畏。这里甚至比Yosemite都做得好得多,找不到一个为了摄影而打的挂片。所有的裂缝线路,所有抱石的巨石顶上,可能有攀岩史里远古的岩锥piton,但绝不会有现代的冲击钻打入的挂片。

玩法

Joshua Tree National Park,位于美国加州的中部沙漠中。因生长着独一无二的Joshua Tree树而闻名。最近的城市为Palm Springs,最近的大城市是洛杉矶。该公园距离洛杉矶车程2.5小时左右,经10号公路到达。此外,也可从Palm Springs开车40分钟到达;从拉斯维加斯经15号公路五小时到达;从圣地亚哥经15号公路三小时到达。一般攀岩者均选择开车到达,很少的人会选择班车到达Joshua Tree镇然后搭便车前往公园。

Joshua Tree公园是综合型的攀岩胜地,有众多的抱石、运动攀、传统攀线路,因此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所在带相应装备。岩质为花岗岩。攀岩指南书籍有很多本,各个户外店均能找到,运动攀、传统攀,抱石都有独立的指南,两到三本向导书是必备的。

公园内有多处camping site,但一般攀岩者会选择HIDDEN VALLEY CAMPGROUND,15美金/车/星期。宿营地本身就是整个公园最精华的线路所在,出帐篷就能攀登。营地有垃圾回收处和厕所,但不提供水源。水源需从外面城市自带。

青岛 伏岸望海

有意思的是,在J Tree我在那些冻得睡不着的晚上胡思乱想,可以在今天用来观察青岛的攀岩风格。我在青岛只停留短短两天,当在完成一条宽缝并连续结组到达“梦想之路”线路link up 2 pitches的顶端时,短短的几秒钟就足够证实我的想法了――青岛的地质成因基本就是太平洋对岸的另一个J Tree。

生命形成之前,在崂山附近造就了完全类似J Tree的地貌。一样的冲刷型石堆矮山,一样二长花岗岩颗粒,甚至连阴阳两面的风化程度都类似(即使一个在沙漠一个在海边)。不同的,只是在生命诞生后形成的不同植被和其他物种。

让我们转而进入一个与自然进程无关的话题―攀岩。如果问,形成一个世界级的攀岩胜地,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大概考虑一下,当然需要众多的线路――也就是丰富的攀登资源;有了资源,还要有独特的风格,就是这个地方给你一种强烈的印象,在别的地方爬类似的线路都不如这个地方给人印象深刻(而这其间又有很多讲究――什么风格?高?开阔?壮观?险?难?slab?jugy?overhanging?等等);可能容易接近,人类活动方便,比如青藏高原就不如阿尔卑斯受欢迎,不仅是交通距离远,也因为海拔太高,让人体机能产生障碍。诞生一个攀登乐园的最基本的几个因素,应该都会包括以上几点,疏漏是肯定有的,但是足够用来衡量一个新地方的远景了。

所以,我们再来看青岛,可以非常惊喜地看到J Tree成为攀岩胜地的条件青岛全部具备了。完全相似的地貌特征,相同成因的岩石,地壳中成型影响远大于后期环境改造weathering的构造。在青岛肯定找不到J Tree那种大漠孤烟直的纯粹气场,但在两个地方的每一个胀手jamming,每一个抠点crimp,每一个摩擦踩面smear都绝对是完全一样的。青岛不需要复制J Tree,而是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重新被发现。这里攀岩没有狼鸣和点燃沙漠的浑圆落日,但是有更广阔的海洋做背景,有甘甜的泉水来滋润,有中国东海岸最便捷的交通网。

青岛成为一个新的世界级攀岩中心是必然的事情,而且顺利的话应该会较阳朔、北京、郭亮、昆明而更早实现。因为它自然资源丰富程度与城市便捷性暂时超过了前面四个地方。但是青岛的发展甚至应该比J Tree更意识到对自然的尊重。青岛在世界人口最高度集中的中国东部,人类对自然索取成性的习惯会轻易地限制甚至毁掉攀岩在青岛的发展。在青岛攀岩有壮丽的风景线,但充斥恶趣味规划的城市已经让天际线不那么平坦;开山和度假村的发展都会毁灭性地慢慢消灭线路和抱石区。

青岛有海有泉,这是难得的自然灵性,所以攀岩的风格应该以“free climbing”为重。为何?因为地质构造原因,圆石、矮山不会造成太多的仰角大点overhanging landscape & jugs,运动攀登不可能在青岛有太大的空间。若是以难度而论,5.12是青岛地区攀岩合理的极限。这个运动线路的难度极限已经在Yosemite和J Tree有过自然和历史的双重印证。

就线路(非抱石)而言,青岛应该是归还给我们整个攀岩社区、攀岩大众的,而不是为挑战人类极限的精英climber而生。若有一批拥有足够远见visualization/vision的攀岩者,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拥有一批分布集中,难度适宜的高质量线路,风格会以传统trad和光板slab运动为主,或有少数阴面风蚀的大仰角大点难线。

就抱石bouldering而言,bouldering成为攀岩流派(big wall, alpine rock, sport, trad, bouldering, aid, etc)中最流行的一员是历史不可逆转的潮流。抱石机动性最强,最适合现代家庭和朋友的短期出游day-outing,而且趣味性最高时间成本最低。青岛有开阔的视野和很好的海岸风景线,这是阳朔、北京、郭亮、昆明无法比拟的自然馈赠。要获取风格丰富的抱石线路,青岛的岩石地质成因暗示我们可以寻找风蚀的洞穴、崩落的石头阴面,岩面攀登和裂缝相组合等,而不要一味在阳面寻找小抠抠点。hardcore的小抠抠点固然有必要,但抠得越小并不代表水平越高,反而是攀岩里的某种误解和恶趣味。 二长花岗岩的face点都会和J Tree一样,在30年后颗粒不存,线路不保。

作为我个人,在“梦想之路”5.10a (G)之巅不太明白为何之前10年的青岛没有成为中国的攀岩中心;在中国的未来10年,我实在看不到青岛不会成为中国攀岩第一中心的理由。青岛会是所有攀岩者的乐园,而不太会是精英级职业运动员拼杀的疆场。它的交通、风景、物产都会完美地给攀登增色。青岛实现攀岩“梦想之路”时惟一需要注意的,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感谢自然的馈赠。

玩法

青岛攀岩资料详见青岛攀登网。

上一篇:通过意志获得成功 下一篇:哈萨克斯坦龙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