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市场分析

时间:2022-04-01 10:04:38

稻米市场分析

受种植成本提高,物价不断上涨和投机炒作等因素影响,2010年国内稻米市场波动加大,涨幅可观,虽然年未受到政策强力调控,价格止涨趋稳,局部小幅回落,但整体价格水平较上年度明显提升。展望2011年,在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和政策对通胀预期管理的强化,预计稻米市场仍有小幅上涨的可能,但幅度不会很大,整体波动幅度或将小于2010年。

2010年稻米市场走势简要回顾

回顾2010年,因种植成本提高,物价不断上涨、天气异常和流动性泛滥等的影响,稻米市场估值优势凸显,金融属性增强,出现了两轮较为强劲的上涨行情,年初粳米领涨,粳强籼弱明显;国庆后,籼稻市场上涨幅度较大,南强北弱现象显现,各品种稻米价格均创出了历史高点。

但其后在国家系列政策组合拳的调控下,稻米价格冲高后均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

第一阶段:上半年粳稻市场大幅上涨,粳强籼弱明显。因2009年粳稻减产,市场供应偏紧,各方看涨预期强烈,市场各主体纷纷入市抢购东北粳稻,有粮主体囤粮惜售心理严重,进入2010年以来,东北粳稻市场持续上涨,价格不断创出新高,临储粳稻交易异常火爆。受此带动,苏皖粳稻和销区大米也随后出现了快速上涨。由于涨势迅猛,遭到了政策的强力打压,国家多次出台调控措施,继4月下旬对临储粳稻实行“定向销售”政策后,6月份再次修订了临储粳稻交易细则,加大了检查力度,并将临储稻谷的投放量从140万吨增加到200万吨。此后临储粳稻竞价格交易首先降温,随着成交价格的持续下降,成交率也逐步下滑,粳稻市场止涨回落。随后出现了平稳回落。在此期间,籼稻市场因市场供应充足表现平平,在一季度小幅跟涨后即转为小幅波动,整体涨幅不大。

第二阶段;下半年,随着早籼稻减产的明朗,早籼稻价格率先出现上涨,推动籼稻市场整体转暖。国庆节后,因国内通胀预期强烈,期货市场和农产品价格出现大涨,中晚籼稻因估值优势凸显,农户惜售严重,出现连续走高,涨幅在一成以上,推动国内稻米全线上扬,早籼稻价格也步入1元时代;由于东北粳稻增产幅度较大,加上入关困难,苏皖粳稻因靠近销区的地利之便受到市场追捧,出现井喷行情,部分地区价格超过东北粳稻,南强北弱格局明显。早籼稻期货在国庆后也是大放异彩,最高冲至2558元历史高点,最大涨幅20%左右。

第三阶段:11月中下旬后,面对节节攀升的农产品期现货价格及不断加大的通胀压力,国家加大了对通胀的管理力度。随着“国16条”等调控政策的密集出台,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干预下,稻米市场由升转跌,小幅回落,东北地区因下半年涨幅相对偏小而价格相对坚挺。年末,在春节大米需求增加的提振下,稻米价格逐步企稳,局部略有回暖。

截止2010年未,黑龙江建三江水稻收购价格2760-2800元/吨,较上年未上涨400-420元/吨;安徽合肥市场普通粳米3840元/吨,全年累计上涨640元/吨;江西抚州晚籼稻收购价格在2300-2340元/吨,上涨340元/吨。浙江衢州市场早籼稻到厂价为2100-2140元/吨,全年累计上涨240元/吨。

2011年稻米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政策有保有压,稻米市场波动幅度受限

2011年,国家将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预计稻米市场的政策市特征将不断强化。一是因2010年物价上涨较快,国家不断出台调控、监管政策,强化民生价格监管,稻米市场上涨面临的政策压力仍较大,大幅上涨缺乏政策依据。二是货币政策已由适度宽松转向了稳健,从紧的货币政策将抑制市场的投机热情,稻米市场的金融属性或将有所降低。三是稻谷最低收购价上调可能性很大。12月14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以及15日召开的全国物价局长会议都将继续提高最低收购价作为明年的工作重点,而此前小麦的托市价已经上调。托市价的上调将对稻米市场构成强劲的政策支撑。另外,2011年如果稻米价格上涨过快,不排除国家将会继续采取诸如进行粮食收购专项检查,不断调整临储稻谷拍卖竞价交易规则,提高交易进入门槛等措施进行调控。在政策有保有压的调控下,预计稻米市场波动幅度将受限。

稻谷供应平衡有余

2010年虽然我国早稻有所减产,但秋粮生产形势较预期好,全年稻谷总产继续增加,稻谷供应继续保持平衡有余。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2010年12月份预测,2010年我国稻谷播种面积为2983万公顷,较上年增加20万公顷,增幅0.7%。预计2010年稻谷产量为19900万吨,较上年增390万吨,增幅2.0%。预测2010/11年度稻谷新增供给量(不含上年度库存)为19950万吨,较上年增加390万吨;年度内稻谷的国内消费量为18869万吨,同比增加401万吨,其中,食用、饲料和工业消费均保持不同幅度的增长。12月份预测,2010/11年度年度国内稻谷结余量预计为981万吨,库存继续增加,总体供应继续宽松。

稻谷生产有望保持稳定

2010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已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定为2011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并将继续实施现有措施以确保稳住粮食播面积、努力提高单产。在2010年稻米价格屡创新高,水稻种植收益继续提高的情况下,在政策继续扶持下,预计农户种植水稻的积极性仍会较高。不过,由于稻谷生产已经实现“七连增”,比较基数较高,稻谷继续增产的难度增大,预计2011年稻谷产量将继续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供应依然充足。不过南北产区会有所差异,其中东北地区因玉米涨势强劲,加上2010年增产较多,粳稻出售相对困难,面积可能会略有下降。而西南地区则因降水增多,稻谷播种面积会有所增加。如果最低收购价公布后,粳籼价差继续拉大,也可能会出现粳稻面积继续增长的局面。

种植成本继续上行,稻米仍有上涨压力

虽然国家加强了对通胀的管理,出台了多项调控政策,但目前物价指数仍居高不下,居民一年期存款仍为“负利率”,预计2011年上半年CPI依然会较高。粮食生产的种子、人工、机械作业等费用将继续增加,土地成本也会不断抬高。加上国际上因美元泛滥,大宗商品不断上涨,2010年年未铜价已创出了历史新高,原油期货价格也是自2008年下半年的高点,输入型通胀压力剧增。预计2011年农业生产经营成本仍将继续增加,长期来看,稻谷价格将面临持续上涨的压力。同时,如果通胀管理不当,物价出现较快上涨,包括稻米在内的农产品仍会有被投机资金炒作的可能,加剧稻米波动幅度。

灾难气候增多,对价格波动影响加剧

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依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能力,依然需要看天色行事。2010年稻谷生产实现“七连增”,除了政策好,人努力外,下半年天气帮忙也是主要原因。但天气总是多变的,近几年极端天气频频光临,给粮食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2010年西南地区的持续干旱,导致该地区水稻种植面积下降。5、6月份南方地区较长时间的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影响了早稻的生长,而期间的洪水使得主产区的早稻产量下降甚至绝收,导致今年早稻产量大幅减产。而13号强台风“鲇鱼”登陆菲律宾则直接触发了国内早稻期货的大发飚升。展望2011年,极端天气造访的可能性仍会较大,稻谷生产继续保持增长的难度增加,天气投机炒作将放大稻谷的波动幅度,使地区间的不平衡和产区与销区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给粮价稳定增大不确定性。

2011年稻米市场走势展望

根据以上分析,预计2011年在物价居高不下的前提下,稻米市场将会有小幅上涨的可能,但波动幅度会小于2010年。春节前在旺季需求增大的激励下,稻米市场会有所升温,但幅度相对有限。节后公布的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如幅度大于市场预期,将会支持稻米市场继续小幅上涨;如果幅度偏小,则对市场提振作用不大。上半年随着政策调控效果的不断显现,稻米市场总体会在高位保持小幅波动,期间也会因天气原因等突发因素导致产销区矛盾加剧而出现较大波动。下半年随着各品种稻谷产量的渐次明朗,基本面对稻米市场走势的影响将逐步加大。分品种看:

早籼稻:由于2010年产量减幅较大,市场供应相对偏紧,目前企业采购对临储拍卖的依赖不断加大,成交率也一直居高不下,预计春节后其价格仍将会稳步上行。随着库存的不断消耗,5、6月份可能库存会趋于紧张,强势特征将会更加明显。但受制于中晚籼稻的价格的压制,上行力度受到一定限制。因上年基数较低,预计2011年早稻增产的可能性较大,在最低收购价上调的情况下,新早稻上市后仍将高开,之后走势视其产量和供求关系而定。

中晚籼稻:由于2010年继续丰收,目前无论是国家库存、农户留存和企业备货均较为充足,因此在炒作因素退潮之后,中晚籼稻后期的供应压力将会逐步显现,中晚籼稻价格在春节前小幅走强后,节后会有所趋弱,但受早稻价格继续高位运行的支撑,下跌空间不大。

粳稻:虽然2010年增产较多,由于需求较好,加上前两年库存挖去不少,总体供应压力要好于籼稻。在收购市场上,因农户出售较为积极,除东北地区增产较多,农户库存较去年多以外,其它产区粳稻粮源已有趋紧迹象。预计春节后粳稻库存将进一步下降,推动其价格稳步上行。如果东北地区稻谷外运政策优惠措施没有实行,后期南方粳稻走势将强于东北地区。由于玉米走势可能好于稻谷,预计东北地区粳稻种植面积会有所下降,下半年在新稻上市后,粳稻市场仍有走强机会。

上一篇:丰收的烦恼 下一篇:极端天气引发“粮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