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花儿 第8期

时间:2022-04-01 11:51:36

那些花儿 第8期

这故事同样起源于一盘磁带,《92莲花山花儿会实况录音》。1992年的录音,2000年我在甘肃某地地摊上碰到盗版。听过不知道多少遍了,歌声里,参加录音的那些民歌手仿佛已是最熟的朋友。他们都是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最好的农民花儿歌手,有的当时已年过半百,有的,不过20岁出头。

花儿,又叫少年,汉、回、藏、土、撒拉、东乡、保安、裕同等8个民族共同用汉语方言演唱,是甘青交界流传最广的民歌形式,花儿会则是每年对歌赛歌的山野集会。花儿是姑娘们,少年指小伙子。

在随后的8年中,我和我的朋友们一直惦记着寻找他们,寻找那些花儿和少年。不为别的,是想向他们表示敬意和谢意,他们的歌声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你那么迷恋民歌?难道小众的民歌就那么重要?是的,那些流传在民间的歌谣就是那么迷人,就是那么重要,只因为,它们能以最简单、最纯净和最有生命力的方式深入你的心灵。至于它是否小众――时至今日,民歌及各种地方曲艺和戏曲虽已衰败,但在广大的内陆乡村,仍是重要的文娱方式,若是去过花儿会,看到漫山遍野动辄数十万的听众、也是歌者,看到醉酒后互相簇拥的快乐歌唱的人们,也便会知道究竟何为大众。

在漫长的寻找过程中,我们访到了录音中的4人,得知了1人的下落。他们的经历各个令人唏嘘。

生于1943年的王德贤是其中我最喜欢的歌手。这位临夏积石山县土族老歌手的《八宝塬令》是我最喜欢的花儿。去临夏的日子,我总想能找找他,但在传说中,他已举家西去,搬迁到比黄河上游贫瘠缺水的积石山县富裕一些的河西走廊了,先是听说到了安西县,后又听说到了酒泉市。

后来,我在兰州的花儿茶园认识一位积石山歌手,他告诉我,王德贤没有搬走,还在老家呢。茶园歌手还年轻,30多岁,长期在青海西宁的花儿茶园里驻唱,他妻子也驻唱,二人每月近2000元的收入,应是驻唱歌手中收入很好的了,在西宁,唱得好有名气的歌手一天老板给40块,没名气的也就二三十。

对花儿歌手而言,茶园里的生活是一种摧残,电子琴的粗糙伴奏使他们失去乐感,而烟酒的熏陶破坏他们的道德。据说我很喜欢的一位女歌手现在谁搭红给的钱多她就跟谁走。我则亲眼见到一位回族姑娘,漂亮、时髦,在不用她登台时,满不在乎地吸着烟,大大咧咧搓着麻将,面庞已看不出还敬畏什么,花儿是什么呢,一种工具。然而这就是他们现实的生活。

十七八岁时,这位积石山年轻歌手曾在青海最著名的花儿王子马俊的演出团里呆过3年,之前,他挖过煤,挖过金子,年纪小受不了苦,可巧花儿唱得不错,马俊正好组团缺人手,听了他唱就收下了。如今这老哥定居西宁,做职业花儿歌手,但对积石山老家的父老乡亲,他只说自己在西宁打工,不敢说唱花儿。在临夏,在风俗之中,当众唱花儿,仍旧是不被允许的,做歌手更是一个下贱的职业。风俗人情,对他们又是另一种巨大的压力。

而最终王德贤进入我们的生活,全然是个意外,他不在积石山,也不在安西,不在酒泉,而是更为遥远的宁夏首府银川。我的朋友,民谣摇滚歌手苏阳在浏览他老家宁夏的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名录时,不经意间发现了王德贤的名字。

作为老一代的花儿歌手,王德贤的轨迹体现了另一种坚韧的命运。他是生态移民,家乡缺水缺地,经历正如他在歌中所唱,“八宝塬上的火焰山,藏民们占了个黄草滩,甘州呀不干的水滩滩,凉州吧不凉的米粮川”,一直在风尘仆仆讨生活。1996年,他举家迁到了现在的银川贺兰金山乡,仍是农民。然而令人惊叹的是,听已年近七旬的王德贤现在的歌,他返老还童了。

1992年的录音,不过50岁的王德贤像个老汉,现在,他倒成了中年人,声气很好,再练练嗓,他仍能把难度最大的《上去高山望平川》唱至臻境。当年磁带里的歌手,我们已找到的4人中,声音状态最好的,是刘莲梅。这位慈祥的老太太在刘家峡水库所在的甘肃永靖县,她现在的歌几乎可以用完美无缺来形容。这十几年,她已很少演出,她拒绝登台和录音,要唱,就约几个同好,自己琢磨自己欣赏,她的同伴们无不佩服她的歌声,她是她们的大姐和师傅。王德贤四代同堂,刘莲梅也已子孙满堂,苏阳说,王德贤乐观豁达,而我所拜访过的刘莲梅也幸福开朗。

王德贤那首悲伤的《八宝塬令》,因为方言语感和节奏的变化,如今是另一种令人舒心的味道了。这些年来,这位靠歌慰藉的老人在迁徙之中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

哎,我老汉七十三,五十八岁的把家搬,甘肃了本地到银川,现住贺兰在金山。

哎,生产队的哥儿们对我是很熟练,人人把我叫的是唱歌的王老汉,我唱的歌特别精,一唱歌是老的少的都爱听。各位同志来我熟练,种什么经济作物有经验,金山的土质沙土甜呀,种下的西瓜特别甜。哎,我把西瓜拉给着到银川,银川的客人就最喜欢,我身子靠着个车扇子,连推带转地拍腔子……

哎,老汉你吃了我金山的瓜,手里的拐杖就丢下,身体就一天比一天更好下,夜深三更想吃我金山的瓜。妇女吃了我这金山的瓜,胭脂和粉就更甭擦,又白又嫩就又潇洒呀,大街上过去是人人夸……

哎,你一袋,我两袋,意思是西瓜就卖得快,抬头走来低头算呀,一次我卖给了两千三。哎,亏了你个老婆子大门上站。先打给汤水后擦个汗,冰糖丸子呢红艳艳,羊肉炖了这一锅锅臊子面。她说别人卖瓜是两天半,我老汉卖瓜有经验,时间磨到两点半呀,开了个四轮回家转。哎,我说老婆子你把我这个话听一番,这就是我们金山的西瓜是特产!

――如今,这首他自述人生表露胸怀的轻快小调《卖西瓜》,是我的最爱了。

上一篇:雷蒙:我不认为中国的法学教育存在问题 下一篇:直面争议:芥川奖首位外国得主杨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