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4-01 08:35:28

关于数学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几点思考

国标PISA2009阅读素养测评把文本形式分为四种:连续文本、非连续文本、混合文本和多重文本,其中连续文本和非连续文本是文本的两种基本形式。而提及阅读,人们通常想到的是语文、英语等文科教学,与数学教学的关系不大。反思日常的数学教学,确实很多教师的主要注意力都放在了解题训练上,不少学生还是把数学教材当成习题集,欠缺阅读数学教材的好习惯。我曾对我校部分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频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经常阅读数学教材的学生仅占22%左右,60%左右的同学偶尔阅读数学教材,18%左右的同学认为无需阅读教材。可见,学生对阅读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认识片面。

斯托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的方程式、公式、图形、图表符号、文字等,均需经过阅读才能理解。要想使学生能独立自主学习,必须重视数学的阅读。非连续文本在数学学科中比比皆是,远远超过语文、英语等学科。所以,提升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素养可以将数学教学作为其主要渠道,它是培养小学生数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 提炼各种类别的非连续文本的优化阅读模式

阅读模式:(1)筛选性阅读:能从繁杂的阅读材料中截留相关所需信息点。(2)咀嚼性阅读:能从凝练的阅读材料中多角度反复理解核心信息。(3)扫描性阅读:从大篇幅的阅读材料中快速掌控全局式信息。(4)检索性阅读:从凌乱的阅读材料中捕捉、提取关键信息。(5)概括性阅读:从单文本中汇集脉络式信息。(6)指向性阅读:从多重文本中搜索、聚焦问题解决信息。

其实,对于不同类型的数学非连续文本来说,优化阅读模式也是不同的。比如,筛选性阅读模式就比较适合于阅读“图解文字”;而检索性阅读模式就比较适合于阅读“直角平面坐标系下的地图”等。所以,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数学非连续文本逐一提炼其优化的阅读模式。

数学阅读涉及的材料对象亦可依此分类。一些不含图表的文字材料属于连续文本,其余涉及到图表(包括单纯图表及兼有图表和文字两种形式)的阅读材料属于非连续性文本。但数学的阅读与人们通常提到的阅读不同,在数学阅读中大量存在的不是连续文本阅读,而是非连续文本阅读,这是由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二 研究数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心理过程

数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以连续性文本阅读为基础,但心理过程有很大不同,在思维的严谨性、抽象性、深刻性上更凸显出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心理过程通常包括理解、内化、推理、反省。

1.要经历语言的转换

即把数学图形语言转换为相应的数学文本语言和数学符号语言。这个过程是对所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数学的意义进行翻译,所以需要理解图形语言的数学意义,并能正确表达出来。要完成语言的转换,必须要熟知数学语言的内容、涵义、特点以及呈现和表达的方式,理解各种语言形式的内在意义和性质,并能在几种语言间实现自由对接和转换。

2.要进行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就是将非连续性文本中含有的各种信息进行提炼、加工等。非连续性文本所表达的信息往往不是直接提供的,而是隐含在图表之中,需要阅读者的二次提取、加工。即分析所求,确定已知和未知,并寻找已知与所求之间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辨别和保留有效信息,对其进行分析和初步整理,同时去除无关信息,排除干扰,完成信息的有效处理。

3.要进行意义重整

意义重整是将经提炼和加工的有效信息,依其内在意义进行重整。上述信息经过提取加工成为有效信息,它们可能是无序状态,也可能逻辑关系不明,需要寻求建立彼此间的逻辑意义,并根据排序重建信息的逻辑网络。这是去表达里、由外而内的过程,剥除表象影响,寻求问题本质,探究内在数学意义。

4.建立数学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即将经过意义重整后得到的逻辑信息网络,转化为数学问题。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寻求合适的求解策略。这是高度抽象的过程,需要有一定的分析、提炼和总结问题的能力,需要一定的数学直觉。这个步骤是数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心理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

5.内在真实意义的总结运用

内在真实意义的总结运用是将前述分析过程进行梳理总结,并予以数学表达。前面几个步骤是对题目的分析过程,而这一步骤就是对解题思路的综合过程,完成解题步骤的最终呈现。

6.反省修正

反省修正过程其实应贯穿于数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始终。就是在上述过程中不断进行质疑和反思,不断检视解题的过程,修改解题的思路,调整解题的策略,直至正确无误。

三 反思带给我们的意义与启示

PISA 2009以涌潮之势史无前例地把阅读素养、非连续文本等概念带入人们的视线,冲击固有观念,引起深刻思考,由此引发的相关命题,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与此同时,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更多地源自学生的数学素养已成不争的事实。人们普遍认识到,数学学科中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以及概率统计等都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有重要影响。如条形统计图、统计表、平均数、中位数等,这些统计知识无一不是非连续文本阅读的奠基石。对PISA测试的分析,让那些能促进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数学元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数学阅读,尤其是数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必将成为阅读问题的焦点。教育工作者已开始在这一领域进行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关于此问题的思考和研究还会继续,并将不断深入。

上一篇:采油厂抽油设备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 下一篇: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对管理实验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