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数据库关系》微课设计与开发

时间:2022-01-16 05:23:15

《Access数据库关系》微课设计与开发

摘 要: 近年来,微课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热点和重点。许多高校教师希望制作微课辅助教学,但大多数教师对于如何提高微课的设计与开发水平存在困扰。文章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活动的设计等方面对高校微课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Access 数据库关系 微课设计 开发

微课是微型课程的简称,是一个继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会性软件之后风靡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微课可以把复杂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可融合于课堂、可移动地服务于开放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视频单元。笔者从微课《Access数据库关系》的亲身实践出发,对高校教学中的微课教学做了有益探讨。

一、选择教学内容

Access数据库是宁波大红鹰学院四年制本科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主要面向一年级新生开设。数据库之间的关系是该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微课《Access数据库关系》正是针对学生在该知识点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难点:一对一关系、一对多关系及多对多关系而设置的一节课。

二、设定教学目标

本次微课通过创设“学生与课程管理”Access数据库系统的问题情境,借助相关教学工具软件,对数据库之间的关系这一知识点进行了深入剖析,旨在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1.掌握一对一的关系。

2.深入理解Access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思想。

三、教学活动设计

本次微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及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大的问题分解为几个小的问题,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首先,设置问题情境:“俞老师是某高校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面对大量的学生信息,他想用Access数据库对学生进行管理。学生表的结构为学号、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班级、手机号、家庭地址、家长姓名、家长电话,如果要求每位学生都可查阅学生的个人信息,但是不能够查阅学生的家庭信息,那么他应该怎么做呢?”进一步启发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思考,将具体问题抽象成两个问题:

1.是不是满足关系第三范式的数据库都是正确合理的?

2.什么情况下适用于一对一的关系?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若要实现对学生表部分数据的保密,则需要把符合第三范式的学生表拆分成两个表,分别为学生个人信息表(学号,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班级,手机号)和学生家庭信息表(家庭地址,家长姓名,家长电话),然后建立起两个表之间的关系。

再次启发学生思考:

1.学生个人信息表和学生家庭信息表之间应该是什么关系?

2.为了体现这种关系还需要对数据表进行修改吗?

3.表中主键的作用是什么?

这时引出来数据库一对一关系的概念“A表中的每一记录仅能在B表中有一个匹配的记录,并且B表中的每一记录仅能在A表中有一个匹配记录”,可以看出学生个人信息表和学生家庭信息表之间应该是一对一的关系。并且需要在学生家庭信息表中添加一个主键,此表的结构改为学号、家庭地址、家长姓名、家长电话,最后在两表之间的学号关键字之间建立一对一的关系。

通过权限的设定可以使得每位学生只可以查看“学生个人信息表”,而“学生家庭信息表”则只有老师才能查阅。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一对一关系的定义和使用场合。

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体现了Access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分析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抽象、确定数据表结构、分析数据表之间的关系、连接关系表。

四、教学特色

1.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展开教学活动。启发性和趣味性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2.微课视频的反复播放功能,能使那些平时接受能力较弱且不好意思发问的学生能从容、反复地观看学习,较好地解决了后进生的学习效果问题。

3.通过微课的方式,可以增强学习资源利用的灵活性与个性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自行选择学习不会的知识点。也可以使得老师的授课突破时空限制,保证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课程学习。

五、微课教学的启示

1.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合理选择学习主题,细分知识点,将微课的设计环节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开发出真正实用的微课资源。

2.微课程一般不会只拍摄一个知识点,通常会以多个视频组成一个系列或专题。因此在设计时应当注意微课的整体性及各个知识点呈现的先后顺序。如在讲完一对一的关系后,后面还将陆续探讨一对多的关系和多对多的关系。

3.目前我国的微课设计大多仍是以讲授类为主,教师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只是对资源型式做了更改,但换汤不换药,很难激发学习者的足够兴趣。其实微课虽然只有短短10分钟,但其表达方式仍然可以多样化,教师应当多尝试自主学习类、讨论类、探究学习类等有利于发挥学习者自主性的授课方式,真正改变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

上一篇:商品鳜鱼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下一篇: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合作教育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