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爷赏饭吃

时间:2022-04-01 08:19:43

旧时手工行业大多属三教九流,都有自己的祖师爷。这些祖师爷中,有些是直接或间接开创、扶持本行业的人,有些纯属偶然,更有些是后人强行安上去的。有的几个行业共用一个祖师爷,像丝织、剃头、糕点等都拿关羽做祖师爷,而有的则是一个行业有好几个祖师爷,像盐业就有管仲、蚩尤、张飞、炎帝、鲁班等。

“三百六十行,无祖不立。”做得好,要说是“祖师爷赏饭吃”;做得不好,也只好赖“祖师爷不赏饭吃”。

老子不会打铁

老子过潼关,写下了八百言《道德经》,因此被尊为道教祖师,这十分合情合理。可他还有一个身份是铁匠的祖师,这就有点牵强了。老子一介书生,怎么可能会打铁?不过,他有一个“炼丹炉”——就是烧制孙悟空那个八卦炉,这个炉就与铁匠打铁的炉挂上了钩,一不小心就成了铁匠祖师。大概铁匠自知底气不足,就说老子的一个徒弟是铁匠,在铁匠炉前给老子的嫡传弟子——所有道士们留了三尺三的地方,但凡道士走进铁匠铺,起码要茶水招待一番。

建筑业的所有行业都尊鲁班为祖师爷,不是因为他干这行最早,而是因为他干得最好。鲁班门下弟子多,木匠、石匠、泥匠、棚匠、绳匠,前几个还有谱,绳匠凭什么呢?依据大概就是“木曲中规,輮以为轮”了。做车轮的是木匠,但你离不开绳子!有一个传说,木匠、瓦匠、石匠出师时,鲁班分别给了木匠、瓦匠一根线。到了石匠,线没有了,石匠就去找师娘。师娘正在纳鞋底,便把鞋底绳给了他,所以石匠的线略粗些。

鲁班的弟子,涉及建筑各行各业,但他多不过关羽,典当、算命、香烛、蚕业、丝织、糕点都尊关羽为祖师爷,关羽还有一个兼职,就是武财神,在某些地方,凡是和江湖有关,经营有关,都供奉他,常见香港警匪片里面,警察和黑社会都供奉关二爷。有人疑问,二郎神才是掌管秩序的神啊,为什么拜关二爷,其实,拜关羽拜的是他的忠义。张飞也不差,他和樊哙一起被聘为屠宰业的祖师,桃园三兄弟就差大哥刘备了,其实,刘备也不赖,人家是编草鞋的祖师。

梨园有明皇

常言道“名不正则言不顺”,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祖师,等于没有根基,无法正名。文人拜孔夫子,其余行业都是被孔子剔除在“君子”以外的人,社会地位低下,因此祖师的名头就一定要响亮,要有影响力,找一个与行业有关的名人做祖师,实在找不到,那就“挂靠”一个。

戏曲业因唐明皇设梨园教习戏曲,自己还粉墨登场,扮丑角。从此,梨园就尊唐明皇为祖师。旧时戏台后面一溜“衣箱”,是为了方便跑码头,装服装和道具的,演员扮好角色后,要按规矩坐在指定衣箱上,不能乱坐,只有丑角可以,因为他和祖师爷唱的是一个行当。

尊皇帝当祖师爷的还有乞丐,就是丐帮。他们供奉朱元璋,因为朱元璋要过饭。听闻此言,不禁为洪七公、乔峰等流一把辛酸泪,如此帮扶丐帮,竟然连个祖师爷都没混上。乞丐祖师朱元璋还有两个兼职,一个酸梅汤祖师,一个烤鸭业祖师。

事实上,乞丐还供奉范丹。当年孔子周游列国,曾向范丹借粮,后来还不上,双方商定,所欠之粮,由孔子弟子继续还。范丹愁孔子弟子满天下,素不相识无法讨要。孔子回答:“凡门头上有字的、墙上有画的、家有藏书的,尽是孔门弟子,讨之无错。”所以,数来宝中有这么几句:“大掌柜,你听其详,打周朝就有我这行。孔夫子无食困陈蔡,多亏了范丹老祖把粮帮。借你们吃,借你们穿,借来了米山和面山,直到如今没还完。我不论僧、不论道、不论回汉和两教,孔圣人的门徒我都要。”所以,读书人,看到乞丐要大方些!那是你祖师欠人家的。

尊皇帝当祖师不算什么,最不靠谱的还有尊神仙为祖师的,那就是制作服装和器具上使用的丝编的带子、绳子的绦带业,竟然供奉哪吒,为什么呢?因为他抽过龙筋给他爹做腰带。老北京,曾经有一座哪吒庙,每年阴历三月十五,绦带业的商人都要去庙里祭祀。

尊皇帝为祖师的还有:曲艺行业尊周庄王(为了“正风化俗”,曾“击鼓化民”),咸菜行业尊秦始皇(为修长城发明了咸菜),涮羊肉行业尊忽必烈;尊神仙为祖师的也不少:干鲜果行、脂粉行供王母娘娘,变戏法、杂技、娼妓供奉吕洞宾,镖行供奉达摩,化妆行业供奉观音(难道因为她善于变化),烧窑行业供奉女娲娘娘(因为她炼石补天)……

皇帝皇后都是祖师的只有黄帝和嫘祖,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但他曾教民众用骨针穿麻线缝树叶和兽皮做衣,也是缝纫业的祖师。嫘祖因教会民众养蚕制丝,被奉为蚕桑业祖师。

下九流行当

手工行当,都是靠劳动、技艺吃饭,多为下九流行当。

有些下九流行当供奉的祖师就不咋地。小偷供奉的就是时迁,就连祭祀,都要选择夜深人静时,前往时迁庙备上酒肉,求保佑逍遥法外。同样为人所不耻的盗墓业,祖师却十分有文化,是吴国大夫伍子胥。只因当年伍子胥曾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挖开楚平王的坟墓,不过他要的不是财宝,而是泄愤。这大概是盗墓贼最羡慕的状态吧。不过,伍子胥最后被放在竹筏上顺江暴尸,可见,盗墓确不可取。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清朝之前,中国人除了僧尼,从不剃头。清兵入关,奉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才有了剃头匠。剃头挑子很讲究,一头是一个木凳,下面有抽屉,装剃头工具;另一侧是小火炉,下面生火,上坐一个铜盆,烧水用,所以“剃头挑子一头热”。小火炉上还有一根立棍,上有刁斗。别小看这个东西,最早可是挂圣旨的,就是大清皇帝下令剃头的圣旨,想必那时的剃头匠是吃公家的饭。成了行业后,不再挂圣旨,改挂磨刀布。如此说来剃头匠(理发业)应该尊大清皇帝为祖师爷才对,可他们供奉的祖师爷却是关公。虽然剃头匠与关公都用刀,也都在人的脑袋上下功夫,可差距也太远了吧。

有修头的,就有修脚的。虽然都是手上功夫,修脚的却不属于下九流。因为所有下九流行业服务时都得站着,唯独修脚的不是,不论给谁服务,都得坐着,就算皇上来了也不例外,能和皇帝平起平坐,还敢说是下九流么?所以,他们没有祖师爷。

上一篇:醒酒器让葡萄酒“呼吸” 下一篇:企业家变身投资家,能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