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远程教育学习者需求特点及建立激励制度

时间:2022-04-01 02:17:29

剖析远程教育学习者需求特点及建立激励制度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学的内涵也不断丰富起来。而众多学习者作为远程教育的客体,其学习有效果发生了吗?如何检验其学习效果?学习者对远程学习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又应该如何更好地引导和激励教师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这些问题已成为远程教育质量控制的关键。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结合西南科技大学的实际,分析掌握了西南科技大学远程教育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影响因素的特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习者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因此本研究对更加准确地了解远程教育的学习者的状况有一定意义。其次,人事行政的总体目标是力求“人”与“事”的协调,是为了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并在适才适所的情况下,达到事竟其功。因此,本文在有效把握西南科技大学远程教育学习者的需要特征和学习动机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引导和激励远程教育学习者的措施,对更好地提高远程教育教学质量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影响远程教育学习者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分析

当前,影响学习者学习积极性的因素不胜枚举,而这些因素也同样影响着西南科技大学远程教育的学习者们。总体说来,可以从自身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来归纳。

(一)自身因素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习者虽然进行远程学习,但并没有树立起远大的学习目标。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因此对学习缺乏奋斗的激情。此外,没有教师的监督和管理也能导致远程教育的学习者缺乏学习积极性。人总有惰性,由于远程教育的学习者几乎全靠自己主动学习,难免有时候丧失学习的热情和坚定的毅力。这种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并不是每一位学习者都能做到的。

(二)学校因素

其一,学校良好的管理与服务往往能凝结成为学校良好的信誉和吸引力,提升学习者对学校的认同,催生自豪感,从而对学习者的学习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远程教育的学习者,虽然与学校的关系没有那么紧密,但是学习者对于自己获取知识的学校名誉的重视程度也不容忽视。其二,师生关系也会影响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和教学是学习者学习的主要引导因素。经常和学习者沟通的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习者学习薄弱的环节,从而给予引导,使之更好地完成学业。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教师某一句过激的言语可能会导致学习者对该位教师,甚至该门学科产生厌恶,继而减少学习的动力。相反来说,如果教师能够在学习者上交的网络作业中,批注适当的表扬,或者在视频答疑中,对基础稍微差的同学再作详细解答,给予激励,那么就可以活跃学习者思维,使他们更有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社会因素

近几年来,就业形势的严峻给学习者带来了学习的压力,远程教育的学习者并不像在校的学习者那样有那么多整块时间学习。在他们选择远程教育的时候,或许充满了学习的动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动力会随着社会的压力而消磨,最终变得懒散。此外,在他们的身边还有很多阻滞因素,如恋爱、恋网、过度娱乐和工作压力等不但不能形成为学习者学习的动力,而且对学习具有负面的影响。

三、远程教育学习者的需求特征分析

远程教育的学习者大部分都是成年人,而成人是生理上已经成熟、心理上具有较强烈的自我意识的个体。由于远程教育学习者社会身份的多样性,他们职业不同,受教育年限不一,兴趣、爱好各有差异,甚至还因个体家庭文化背景及对自己发展目标追求的不同,致使他们对教育具有多种多样、不同层次的需求。

(一)学习者注重实践操作能力

早在1962年,美国教育工作者约翰斯和里弗拉对成人教育活动第一次进行大规模调查后就得出结论:成人重视所学知识的实用性而不是学术性,注重应用而不注重理论,注重技能而不注重知识或信息。这一特点在此项研究中再次被证实。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特点具有追求实用性、功利性的倾向。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远程教育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倾向主要表现为将学习与个人切身发展密切联系,希望尽快从远程教育中获得切实的利益,比如在找工作、转岗、再就业等方面,重视学习内容对职业发展的关联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但是,在调查问卷和统计中发现,远程教育的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实用性需求经过接受目前的教育并没有被充分满足,表明学习者在动手能力方面与实际需求有差异,急需在这方面获得提高。再加上没有和老师当面交流,导致很多学术性知识无法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二)学习者工作和学习时间的冲突

在远程教育的课程安排上,大部分学习者需要承受事业与学业的双重压力,因此他们对工作、学习的时间不能兼得,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也比普通全日制学习者多。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远程教育学习者大多认为,在学习中学习时间与工作或其他活动时间有明显的冲突。

(三)学习者对有效沟通的需求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教育活动是“教”与“学”两大主体围绕着知识和能力培养而展开的双边活动,它并不像“从桶里往杯子里倒水”那样简单,也不像“交模型”那样容易,而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人才工程环节。远程教育的学习者虽然不能和教师直面交流,但他们也需要和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希望自己能够受到教师的重视。本次调查显示,远程教育的学习者纷纷要求“与老师多沟通”、“增加师生间互动”、“增加视频答疑次数”,等等。

四、远程教育学习者的激励机制的构建研究

在各种类型的教育中,对学习者有效的激励总能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并激发其学习热情,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对远程教育的学习者而言,学习的报酬就是“需要”的满足或学习目标的完成。要得到最好的激励效果,一定要设置合适的“需要”或学习目标,使学习者迫切的要满足“需要”或意识到完成该学习目标的重要性即较高的效价,又能认识到通过努力有很高的可能满足“需要”或完成学习目标即较高的期望概率。因此,在远程教育中运用什么样的激励策略,对学习者进行有效激励,致使其“需要”得到满足,是远程教育教师最为关心的。

(一)通过网络的虚拟性对现实中学习者的激励

学习者在远程教育的过程中,通常不与教师“见面”,因此其身份属于现实个体在虚拟学习资源中的映射。这种虚拟性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安全感,并能增强网络行为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学习者可以利用这种身份尝试一些自己在现实中不敢尝试的事情。比如,一些学习者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因担心自己的答案不正确或者不完整而遭到同学和老师的嘲笑和批评,通常不在课堂上参与热烈讨论,也不积极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而在远程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答疑来消除学习者的羞涩,并鼓励学习者积极发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虚拟性对学习者进行激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讨论话题和作业上传到学习平台上,让学习者积极留言。同时,教师可以对学习者进行私下点评,并积极鼓励。虽然这种激励表面上是对“虚拟学习者”的激励,但仍对现实中的学习者有显著作用。

(二)注重学习资源对学习者的激励

在远程教育中,学习者和学习资源之间有很强的交互,学习者更多面对的是学习资源而非教师。因此,学习资源对学习者的激励是远程教育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激励。远程教育的学习者更多的是期望能从学习平台上获得一些精髓的学习资源,而不是网络上随处可见的学习信息。学习者希望通过学习平台上的学习资源获取更多的知识,最后获得文凭。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主要受其效能预期的控制,学习者对学习资源预期效果越强烈,其学习努力程度也就越大越持久,同时学习情绪也会越积极。因此,教师在组织和整理学习资源时,应尽可能从学习者的角度考虑,细化学习目标,恰当的安排学习内容的难度。这样,学习者就可以经过努力,不断以较低的错误率完成一个个的学习目标,从而使自身的效能预期得到增强,达到有效的激励。

(三)注重远程教育的学习环境

环境对于学习者在学习中占着重要地位,而远程教育的学习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环境,要建设一个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也并非易事。远程教育中存在一个巨大的“虚拟教室”,它不仅包括一个虚拟的学习场所,还包括学习者和教师。在这个“教室”中,学习者可以利用“教室”提供的各种工具得到所需的学习资源,还能和其他人进行交流。好的远程教育应该为学习者营造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氛围,因为学习者在参与远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技能的获得,不是孤立完成的,必须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互动。另外,在这个“虚拟教室”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个体,教师也应该提供绝对公平的教育。如果学习者在远程教育的学习中,感到自己所得高于应得,那么,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将会增高,会激励努力学习以使其所得合情合理。因此,作为远程教育的教育者,应该平等对待每个学习者,竭尽所能为他们建立一个相对公正公平且舒适良好的学习环境。

上一篇:远程教育及自学能力培育 下一篇:远程教育教学革新成果发掘及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