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爱,更要爱得清醒

时间:2022-04-01 01:22:43

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人的心灵世界自有它一套运作的规律,要能真正征服一个人的灵魂,不仅需要爱的力量,更需要爱的清醒。

一、爱到痛处才是爱――让爱成为需要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脆弱的时候,在生活、学习及成长过程中,都会产生强烈的心理需求。这时,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鼓励或安慰的话,都会震动他的心灵。这时,师爱的价值才体现得淋漓尽致,其征服的力量才会无坚不摧。师爱不再是唠叨,应该是抓住痛处利用机会,用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价值。

爱要“因人而异”: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需要课业帮助;成绩出众的学生可能神经特别紧张或社交存在问题,需要教师引导;班干部,可能工作不顺利,需要教师指导。胸有城府、工于心计的学生,需要含蓄委婉、暗示启发,陈述利害、以理服人;性格内向孤僻的学生,需要倾注关爱,以情动之;依赖性强、胆小懦弱的学生,需要多鼓励引导,并请家长配合;不同的学生,需要给予不一样的爱,无针对性的爱,才能令人信服,才能持久。

二、爱到深处才是爱――让爱深入人心

一切教育的实现都应该从研究情况开始,这样才能不走弯路。

在我的班主任生涯中,曾遇见过这样一个女生:来自农村,成绩优秀。入学前军训才三天,就给我写了一张条子:“老师,我讨厌你,因为你没收了我的手机。”起初,我很震撼,因为禁止携带手机是学校明文规定的,发现了就没收也是事先通告过的,但对于这个学生的大胆和“鲁莽”,我最终还是选择心平气和地找她聊聊。通过那次谈话,我了解到一些情况:她有点自卑,因为自己来自农村,而寝室里其他同学都家境富裕,总觉得他们用异样的眼光看她,所以,寝室生活并不“愉快”。手机是她跟她妈妈唯一的联系工具,没有这个手机,她跟她妈妈都会“活不下去”。其他的,任凭你怎么苦口婆心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她都拒绝敞开心扉。后来的一些事才让我逐渐了解,她父亲是个木工,母亲是个家庭主妇,家境的确窘困;父母感情不和,爸爸脾气暴躁,喝多酒会打骂她妈妈,因此,她感觉自己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就是妈妈,跟妈妈感情特别好。这是一个将自己封锁起来,不肯走出来,也不愿别人走进去的人。对于这样一个拒绝和你“亲热”的人,我的选择是不失时机地给予各种鼓励。鼓励她的初中同学同时也是她现在的同班同学,一个热心又较了解她的人,多跟她聊聊天,帮她排解心里的“郁闷”。通过她的母亲,鼓励她适应、接受新的环境。我自己在批改作业的时候,也会偶尔加上几句看似石沉大海的鼓励的话。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尤其是期中成绩出来后,她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教师要把爱化作细流渗进学生的心,对学生的情况要深入了解,对孩子的心理变化要细致观察,知道他最需要的,并帮助他获得。

三、爱到正处才是爱――让爱生发力量

爱,不仅仅是问寒煦暖,更是教导他如何自立;爱,不仅仅是满头大汗地讲题,更是方法的点拨。最深刻的爱不是给了他什么,而是指导他自己去做什么;最珍贵的爱不是情感上的关怀,而是人生路上的理性指引。

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因为教育,不仅意味着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和知识能力水平,同时意味着按文明社会与他人交往的准则规范人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养成教育”。因此,为师者如果对违纪学生不严格要求,不给予必要的惩罚,而一味迁就和纵容就是远离对学生的“爱”,绝非“真爱”。

孩子犯错的时候,适当给他惩罚,对他改正恶习有帮助,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会在今后的失败中禁受不住挫折。孩子需要成功,同时也需要失败;需要自信,同时也需要挫折。

爱心成就梦想,爱心传递希望,爱心唤醒力量,爱心铸就辉煌。让我们的爱心化作甘露,去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让我们的爱在每一个学生心间生根发芽,直至爱满人间。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大厦的基础 下一篇:给输不起的孩子适当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