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略谈

时间:2022-03-31 08:12:53

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略谈

摘要:国家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基于现代的市场经济环境,进行生产力发展,离不开生产手段上的创新。对于工程建设,就离不开施工上的创新,需要我们在施工实践中,深入挖掘我国特色管理方法手段,使我国的建筑施工工程适应如今的发展节奏。本文主要从建设单位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的职责、以及建设单位进行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等两个方面来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设单位;管理;责任;方法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施工的工程管理,在整个的工程建设中起到很大作用,能够减少很多的工程成本投入。对于进行中的建筑施工工程,需要在管理方面进行所有环节的协调统一,配合好合理的人力资源,在技术方面、工艺方面进行优化处理,使每个员工都能够产生配合协作的良好意识,树立起对建筑施工工程的责任心。建筑文库,对建筑施工的顺序进行科学管理,还能够使施工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保障建筑施工工程的有序进行,也能大大地提高整体的施工效率,减少建筑施工工程的成本投入。对建筑施工工程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工程项目的潜在风险,避免工程项目出现经济损失。对整个的建筑施工工程计划、安排、执行情况、目前存在问题进行及时反馈、调整,使建筑施工工程决策有个可靠的依据,避免了建筑施工工程做出盲目的、片面的决策。因此他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一、 建设单位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的职责

1.做好协调工作

建筑工程项目一般规模较大,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容易出现施工现场混乱的局面,因此作为主导方的建设单位,必须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好相互间的协调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健全协商制度,并定期举行协调会议,针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出最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协商手段要呈现出多样化,对于重大问题要用书面的形式通知对方,为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工作提供便利。

2.加强各方之间的联络

在建筑施工中,各方之间信息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建设单位要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加强各方之间的联络和信息沟通。做好联络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加强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间的内部联络;其次是加强与设计单位、勘察单位、质检单位、以及材料供应等单位之间的外部联络;此外要加强与上下级之间的联络,及时把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反馈给单位领导。只有这样做好各方面的联络才能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3.做好目标控制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不管是前期准备阶段、中期施工阶段、还是后期竣工阶段都要有具体的目标计划来辅助工程的实施,因此为了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工和完工,建设单位必须要了解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计划目标,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做好目标控制工作。

4.不能越权越位

建设单位需要严格履行合同,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能越权越位。这是因为在建筑工程中,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以及监理单位三者之间的职责分工不同,有着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如果盲目干预对方的工作就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产生矛盾和冲突,使得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对整体工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 建设单位进行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1.建立档案数据库,加强建筑施工资料管理

资料管理作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建筑工程完工后最为有效直接的回查依据,因此建立档案资料数据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设单位建立档案资料数据库时,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档案资料的填写要真实准确,不能有任何人为的修饰,以便为以后的使用提供有效的参考。其次,档案资料的填写要正规,要按照一定的格式,同时内容必须要完整全面。

2.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因此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应当把施工安全管理摆在重要的位置。一般情况下施工安全管理由乙方来负责,但是为了给施工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建设单位也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建设单位应当督促乙方认真进行安全施工教育和培训,并在施工现场设立安全标志,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还要加强巡视检查工作,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3.施工质量管理

首先,建设单位要密切关注乙方是否按照建筑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如果发现与设计图纸不相符合的地方要联系监理单位勒令其进行整改,并由乙方负责所带来的损失。其次,建设单位要检查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是不是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除了必要的合格证书之外,还要通过实验来确定其质量。此外,建设单位要注重对建筑中间部位以及隐蔽工程的验收,验收合格之后再允许乙方继续施工,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必须要求乙方返工,并做好记录,方便下一次的验收工作。建筑生产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检查要伴随生产过程时时进行。调节就是根据检查发现的差距和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以期达到预定的目标。施工过程的全面控制,就是对施工过程在进度、质量、节约、安全等方面实行全面控制,目的在于全面完成计划任务。

4.施工技术管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建筑工程是各种技术的载体,因此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建设单位必须要做好技术管理和监督工作,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能够有效落实。首先,建设单位必须要求各个工序之间做好技术配合工作,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其次,对于施工过程做好需要调整的技术施工方案,要与设计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监理人员等做好协商沟通工作;此外,建设单位要与监理人员一起做好隐蔽工程的技术勘察工作,保证隐蔽工程的质量。

5.施工进度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时间要求进行工期的制定,按照工程整体要求计划处工程的总进度、月进度及周进度的计划,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要检查施工单位是否严格按照合同工期进行施工,是否按照施工设计进行,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更正,以免造成工期延长等情况发生;如果出现非客观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要查明延误原因,明确责任人,进行书面形式的回报,作为工程结算的依据。为了调动施工单位的积极性,可以根据工期完成情况制定合理的奖惩措施,如提前完成并保质保量则可按工程投资的百分比进行计算对施工单位进行奖励,同样如果出现延误则进行惩罚,这样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6.施工成本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是大型项目,需要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支出较大,因此建设单位必须要强化施工成本管理。这就需要建设单位严格核实人员成本、材料成本、机械成本等支出,杜绝施工企业盲目抬高施工成本,损害建设单位的经济利益。

7.专业业务分析

在现场施工组织管理中,建设单位要深入开展各项专业业务分析活动。要根据大量的统计数据资料进行核算和专题分析研究。如工程质量分析、安全施工情况分析,文明施工情况分析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对现场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

总结:建筑工程项目的参与人员较多,且大多是室外作业,比较容易出现突发性状况,因此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建设单位作为重要的管理人员,必须要明确职责,充分履行自己的义务,积极采取有效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现场施工的顺利有序进行,保障工程质量和进度,切实维护企业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张振伟,赵迎现,张凯.现场施工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

[2]潘炎棠.浅析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1(01

[3]郭宏乐,张智茜.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J].才智.2011(05)

[4]古利军.浅析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6)

上一篇:信用平稳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模型及应用 下一篇:我国证券公司治理绩效的因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