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TAT型血液分析仪在急诊科的应用价值

时间:2022-03-31 10:44:50

i―STAT型血液分析仪在急诊科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观察i-STAT型血液分析仪在急诊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份样本分别用美国 i-STAT型血液分析仪(实验组)和本院的实验室血气分析仪和生化测定仪(对照组)进行血气分析、电解质测定、血糖测定。结果 两组血气分析及电解质、血糖检测数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实验组从采血至打印检验结果所需时间以及检验标本所需的血量即"采血量"、"检验时限"间期明显短于对照组(P

关键词:血液分析仪;急诊科

急诊科常见到许多急危重症患者,能及时识别并积极纠这些患者的内环境紊乱是急诊科医务人员的首要任务之一。美国雅培公司旗下 i-STAT公司的i-STAT系列便携式临床血液分析仪获 FDA 批准上市, 开创了床边快速检测的先例,是目前世界上功能最多、体积最小、质量最轻(仅520g)的血液分析仪,包括分析仪和测试卡[1]。i-STAT是现代微电子和生物芯片技术结合的高科技产品,运用纳米技术并结合微流体技术所制成生物测试芯片,确保测量结果的高准确率和高重复率。可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血糖、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指标的检测。本科自2010年起使用美国 I-STAT血液分析对患者进行快速床边检验测定与传统的实验室的检验测定对照,旨在探讨此监测手段在急诊工作的使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12月急危重症患者60例(男32例,女28 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1.06岁。其中急性左心衰18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16例,支气管哮喘 8例,心跳呼吸骤停4例,多发伤5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6例,有机磷中毒4例,百草枯中毒1例。

1.2方法 每例患者均先由护士采动脉血后即行i-STAT型血液分析仪床边检测为实验组,并将同份样品送至实验室行电极法测定作为对照组。①实验组:采用美国雅培公司旗下 i-STAT公司的i-STAT血液分析仪进行测定,操作步骤:?先用电子模拟器校对分析仪;?用预先配置好的抗凝剂将 2.5 mL注射器进行肝素化;?取股动脉血0.2~0.5ml;?将血液推入测试盒并插入分析仪,按提示操作,2min后显示结果;?打印结果。②对照组:取相同标本股动脉血3.5ml~4.0ml立即送检,采用丹麦雷度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型号ABL 800)及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型号AU5400)将抽血至打印检验结果所需时间定为"检验时限",记录时限、检测结果数据、费用、采血量,并进行两组比较。

1.3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资料的检验时限、pH、PO2、PCO2、HCO3、Na、K、Cl、Glu采血量、费用进行分析比较。统计学处理采用 SPASS 15.0软件处理,各组数据均以(x±s)表示,组间结果进行方差检验。P

2结果

见表1。

3讨论

3.1临床血液检验就是通过检验血液的成分变化,以达到指导治疗疾病的目的,及时准确的检验结果对患者的救治相当重要,它能及时将病理变化提供给临床医师以便确定治疗方案,各种的化验结果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观察和预后的判断至关重要,我院急诊科常见的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糖尿病合并严重并发症、多发伤、呼吸心跳骤停和需要紧急行机械通气等患者众多,及时监测机体内环境变化并保持内环境稳定对病情逆转至关重要,I-STAT 便携式血液分析仪具有新鲜全血测试性能, 检测的样本不需任何处理即可进行测定, 减少了各种有影响的中间环节, 使导致错误结果的各种因素降低, 也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一般来说由急诊医师开具医嘱到护士采集血液标本到送检结果报出常需30min~1h,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还会造成一定的误差, 如常见的溶血、凝血、标本采集不够等, 造成检验结果的不准确甚至达不到常规的检验要求,延误抢救患者的宝贵时机, 严重影响危急重症患者的诊疗。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检验时限所用时间短,采血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虽然实验组费用略低于对照组,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所测参数同样准确,不会影响临床医生对结果的分析,同样也不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3.2 i-STAT便携式血液分析仪的优点 i-STAT 便携式血液分析仪能够真正做到床旁即时检测,无需抗凝剂,且采血量极少,4~5min 即可出结果;分析仪质量仅为520g,携带使用方便,可储存50个样本资料;无需专人保养和检测,普通医护人员均可操作,完成简单的检测步骤,无需专业的检验人员及复杂的大型检验仪器。利用不同的测试卡,i-STAT 型血液分析仪仅需 2~3 滴血即可在4~5min内检测血气、电解质、血红蛋白和血球压积、凝血功能以及心肌标志物[2]。

3.3 i-STAT便携式血液分析系统由手提式分析器、电子模拟器、手提式打印机及测试片匣组成。分析仪自动控制整个测试过程,包括测试匣内标定液的移动、校核、连续监测和加热,其高度的自动化及新鲜全血的测试功能,消除了许多误差源[3]。但由于测试片价格昂贵、成本较高、操作不熟练常使测试片报废, 所以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后,要求细心、认真才能保证准确无误。这样才能使i-STAT便携式血液分析在临床使用中达到快速、可靠、实用、经济的要求,在急诊科临床工作中产生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Papadea C, Foster J, Grant S,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i-STAT Portable Clinical Analyzer for point-of-care blood testing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s of a university children's hospital[J]. Ann Clin Lab Sci, 2002,32(3):231-243.

[2]李英英,胡振块,刘敬臣.i-STAT 便携式血液分析仪在临床中的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20(2):270.

[3]张义威.i-STAT便携式血液分析仪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S].2005,02.

上一篇:创伤性湿肺的X线诊断探讨 下一篇: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