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话剧演员的气质

时间:2022-03-30 08:26:38

漫谈话剧演员的气质

在话剧舞台艺术创作中,演员创造角色的“神”、“魅力”、“台风”,这是我们理解的演员气质的范畴。演员的气质表现为一个人的各种活动方式,与生理的先天特性关系密切,同时又受后天生活实践和环境的影响。

一、气质的概念和形成

心理学认为:“气质是一种典型而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它表现在一个人各种行为的活动方式中。气质与神经系统的先天特征最为密切。”人们具有各式各样的气质特征。在生活中,有的人精力充沛,朝气蓬勃;有的人深沉抑郁,暮气沉沉;有的人文质彬彬;有的人英姿勃勃……我们常以土气、洋气、稚气、娇气、大气、小气、俗气等去概括对某个人总的印象。这些“气息”则随时随地地溢表于人的一举一动、一顾一盼之中。人的气质是在以强烈的信号去给别人以印象的。在演员的创造中,把握住角色的特定气质,是塑造形象的基本要求。

气质与生理的先天特征有关,然而,人的气质形成,除了生理基因以外,更重要的是与后天的生活环境有关。“性相近,习相远”不仅说明了性格的发展,也说明了气质的形成。社会地位常决定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对事物的基本态度,思想境界的高低,自会流露在他的言谈举止中。因此,一个人气质的形成,与这个人生活的历史时代、社会地位、文化教养等一系列的客观因素有关。气质是内、外诸多因素的总和,它以一种具体而概括的印象存在于别人的感官中。但气质也受客观环境的影响而有所变化。对于演员创造角色,掌握人物的气质尤为重要。

二、气质与性格在表演艺术中的意义

人的气质与性格往往很难区分开,气质中带有性格的色彩,性格中又带有气质的容态。譬如,一个抑郁型气质的人,也可以说他性格不开朗,但是,如果仔细辨别,二者毕竟不是一回事。我们不能用“梅骨松风”、“凛然正气”去形容一个人的性格,也不能把乐观无畏与懦弱犹豫称之为气质。在生活中,我们根据每个人待人接物和对事物对问题的态度去辨别此人的性格与气质。气质多半是从整体上给人以印象。气质概括精神面貌,性格反映个性特征。

在舞台上“塑造具有鲜明性格的艺术形象”,已成为所有话剧舞台演员的共识,体现了形象气质的重要性。演员在舞台上创造角色时,只有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气质,才能有传神的形象魅力产生,塑造的舞台艺术形象也才能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三、深入体验,把握角色的气质

演员的气质在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创造角色时总会透出演员的气质特点;有时还需从演员气质中扩大某种类型的因素,从而化身成角色的气质。捕捉到并体现出人物的特定气质,是塑造形象的基本要素,也是表演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演员要在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不断丰富生活积累,提高文化修养,增强自身气质的可塑性;同时又要不断提高和陶冶自身的气质情操,以便在创作中准确地把握住角色的气质。演员个人的气质在艺术创作中往往会形成演员自己独特的标志性气质,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

四、演员气质与角色气质相统一

演员作为一个社会人,自然也有他自己特定的气质。由于演员的职业特点,演员本人既是艺术的创造者,又是创造的材料。因此,演员的气质,在舞台创造中占有重要位置。

艺术家的表演风格包含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创作习惯以及创作倾向,是艺术家人格、品格、艺格在其一生作品中的集中体现。舞台上的艺术魅力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任何矫揉造作都不可能给人带来美感。舞台风度是艺术家各种品质的集中体现,表现在他的作品中称之为风格,表现在其本人身上则称之为风度。

演员有演员的气质,而演员又必须在自己身心的基础上去体现角色的气质。一般情况下,演员气质与角色气质吻合。演员获得角色的气质,只有细致地理解形成角色气质的各种因素,然后用自己的身心去感受、体验,逐渐在自己身上培植起角色的气质。对角色理解越全面、越具体、越深刻,才越能准确地体现出典型气质特征的艺术形象。

五、培养演员的气质

表演是研究人、表现人的艺术,而人又是最复杂的。作为演员,不仅需要有广博的学识和对历史、文学、各门类艺术、心理学、社会学有所了解。同时,还需要不断地观察和体验生活,揣摩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各种生活素材,来充实完善自我。还要对其他门类艺术有所研习和借鉴,如对人文风情的研究、历史知识的研习、美学的研究、中国的戏曲表演的研究等。多阅读各种经典文学作品,聆听一些高雅的音乐,欣赏高雅的绘画艺术等等。从各个角度去增强自身的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对人生较深的理解;才能深入地研究人和表现人;才能更清楚地体现出表演艺术深厚的文化根基和演员的魅力,塑造独特的艺术个性。

综上所述,气质在表演艺术中,是与演员的创作息息相关的,虽然它不太容易触摸得到,但相信用真诚去体验创作的痛苦和喜悦,一定能够提高演员的问题创作水平。

上一篇:吸气与呼气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黑龙江评剧男演员的艺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