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漾濞彝族地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研究

时间:2022-03-30 04:36:48

关于漾濞彝族地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研究

【摘要】漾濞彝族是漾濞地区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彝族学生的政治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漾濞地区的发展和稳定。然而在加强彝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基础阶段就是初中学习,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未来的素质目标的学生,对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将发挥重要效能。本文通过对漾濞彝族自治县彝族学生初中思想政治学习发现其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彝族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措施,以提高漾濞彝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彝族地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185-01

一、研究背景

加强彝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彝族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漾濞彝族初中生的培养关系到漾濞地区未来的发展,这就要求各初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发现民族地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到一线课堂和课后学生生活中做深入调查研究,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地设计彝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针对彝族学生的具体情况,努力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促进彝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二、漾濞彝族地区初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漾濞彝族地区初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由于漾濞地区彝族自身的特性,因此在加强彝族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正视由于地缘、彝族文化历史、语言、自然环境等带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具体表现如下: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漾濞位于滇西,彝族学生的培养关系到边疆人才培养方向、关系到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大局、面临特殊的挑战;漾濞彝族初中生都有民族信仰,平时生活过程中都是用民族语言进行交流,所以在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教学手段和方法应该坚持多样化。

(二)漾濞彝族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彝族地区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漾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需要,是保持漾濞社会政治稳定和健康发展的百年大计。加强漾濞彝族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未来教育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漾濞经济全面发展的要求。

三、加强彝族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优化社会环境

从社会环境相关因分析,要加强彝族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优化其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这里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所面对的围绕在受教育对象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客观现实,是除了教育以外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一切外因的总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彝族初中生首先是一个社会成员,其生存、成长时刻都离不开社会,思想政治也只能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只能在教育对象同社会环境的交往活动中实现。所以漾濞地区抓好彝族初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优化社会环境,为彝族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横向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针对彝族初中生与家庭之间缺乏盲点的情况,积极探索学校和家庭联合的机制。学校可以通过家访、书信的方式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及时反映彝族初中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同时,作为家长,也应该经常到学校去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思想品德情况,具体了解清楚思想政治教育情况,以便在教育时更能做到因材施教。只有双方的相互配合,进行有效沟通,方便更好地发挥学校、家庭德育资源的汇渠合流,形成公教共育的合力。

(三)学校构建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1.加强民族观教育。民族观教育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观、关于中国民族工作成就的教育、关于少数民族伦理道德中的团结、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2.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漾濞地区属于欠发达的民族聚居区,这里的彝族学生基本来自落后的农村,从小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民族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哲学素质相对比较差。具体表现为:

(1)运用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尚未完全达到自觉程度;

(2)在辨证看问题方面缺乏系统性。漾濞彝族地区初中学校应该加强彝族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给彝族初中生思想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最终达到标本兼治。

参考文献:

[1]杨聪,等.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特征及成材之路[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工业大学出社,2005.

[4]张振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

[5]康春英.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特殊性及对策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6.

[6]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7]苏丽蓉.谈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丝绸之路,2009(16):110.

[8]马木提江.浅谈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6).

[9]于林平.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若干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7(1).

[10]邓晓琳.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9).

[11]甘生龙,孟竞玲.浅析影响民族大学生思想的因素[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4):69.

[12]孙孝文,格日勒图,赵虎.把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5(5):63.

[13]马木提江.浅谈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180.

上一篇:警惕生活中的“沉没成本”陷阱 下一篇:浅谈在肯尼亚设立分公司所涉及的当地税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