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对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影响

时间:2022-03-30 11:50:49

大数据对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2-000-01

摘 要 大众体育也称社会体育,是构成整个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先提出大众体育理念的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早在1919年1月他就提出一切体育为大众的口号[1]。如今来到一个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包括体育。本文着重分析大数据时代对大众体育发展的影响,主要对体质监测、体育消费、运动方式、场馆利用率等的分析。

关键词 数据 大众体育 科学分析

一、大数据时代与大众体育

(一)对我国体质监测的科学分析

国民体质监测是指国家为了系统掌握国民体质状况,以抽样调查的方式按照国家颁布的国民体质监测指标,在全国范围内定期对监测对象统一进行测试和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2]。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任务是:对监测对象进行体质测试;建立国民体质数据库;统计与分析监测数据;公布监测结果,为相关工作决策和研究提供服务。及时获取信息意味着掌握了主动权,但并不是所有信息都是重要的,需要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和分析有价值的信息。大数据技术正是这样的一门技术,大数据技术对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状况和其中存在的缺陷都能有一定程度的分析和挖掘,可以让我们及时的发现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

(二)有效刺激体育消费和改变运动参与方式

大数据作为现如今的技术热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行业。它最显著的几个特点:第一,大,数据量大,存储数据的度量也大。第二,快,处理信息的速度快。第三,多,数据的类型多。第四,高,信息价值高。大众体育也称社会体育,是以社会全体成员为对象,以增强体质、丰富余暇生活、调节社会情感为目的,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3]。它以体育市场发展趋势为导向,无论是体育用品产业、体育健身娱乐产业还是体育竞赛表演业等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众体育产生导向作用。大数据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运用到这些产业中去了,比如营销者不仅要分析产品和服务消费流向,还要关注消费者的体验,跟踪消费者的网上交流,并详细分析消费者的兴趣、爱好、年龄、收入等特征,在众多信息数据里提炼与自身产品和服务有关的数据,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以迎合消费者多样化需求[4]。人类作为有生命的高等动物,运动伴随着我们的进化,不同时期的运动参与方式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的影响。毫无疑问,大数据技术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已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从层出不穷的计步软件,到各种可穿戴智能设备;从个体行动,到跑团、健身队等健身团体的出现;从记录睡眠、食物摄入到日常移动应用软件或者应用程序的帮助下自我追踪、记录和分析发现优点与不足[5]。新型健身方式,催生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大数据让运动变得更简单、更科学化、更社会化。

(三)提高场馆利用率

2014年12月25日上午,《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正式。按照2013年底全国总人口13.61亿人(不含港澳台地区)计算,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2.45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46平方米。但这些数字只在统计数据上有意义,现实情况是很多场地只供少部分人使用,大多数时间是被闲置的,还有就是盈利性场地费用特别高这种不利于全民健身的情况。大数据此时的优点就是国家可以通过对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的数据分析做出适当的政策调整,比如教育系统的场地分时间段的对外开放,这就大大增加了学校场馆的利益效率;其次,一些健身APP的线上线下活动,不只是可以约教练、约跑步、约打球,更是与许多盈利场馆合作,用户可以通过软件预定到廉价的场地。盈利场馆大大提高了场馆利用率,用户也可以节省一大笔资金,同时,健身APP的开发商积累的用户也会更多,从而形成三方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进而推动全民健身热潮。

二、结论与建议

大数据技术是科学化的技术,科学化作为未来我国大众体育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发展的方向,主要体现在体育决策的科学化,大众体育研究的科学化,体育的手段与方法的科学化和国民体质监测科学化等方面[6]。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各种技术日益成熟,在有了技术作为支撑、作为工具的前提下,如何运用思维去选择使用方法,用意识去提高使用技巧。总而言之,关于大数据和大众体育的问题上,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还有很多深层次的关联需要我们体育研究者去挖掘和发现。因为大数据的相关研究其显著特点就是搜集海量的相关数据,简言之就是数据化一切,把所有我们要研究的信息都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信息,然后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进行分析、挖掘有价值信息。所以在研究大众体育的时候需要从理论上和经验上了解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孟淼.我国大众体育现状的研究[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9(1):124-128.

[2] 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J].中国体育报.2014.12.26(3).

[3]大众体育.百度百科[EB/OL].

[4] 谢经良.大数据时代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报.2015.

[5] 李宏权.关于我国大众体育发展趋势的预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

上一篇:轮滑运动的开展现状研究 下一篇:沈阳市和平区网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