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数学课堂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时间:2022-03-30 02:16:30

学生数学课堂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有责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寻找知识、处理知识、理解知识、掌握运用知识,达到一种自身的突破和超越。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数学;民主;创新;探索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创新能力从属于创造性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在数学中的体现。它是数学思维中最积极、最有价值的一种形式。数学创新能力不仅存在于数学家的创造活动中,也存在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只要我们考虑问题时,有新的思想、新的概念、新的方法、新的设计就称得上是创造。那么,如何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 民主教学,营造创新氛围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激发探索未知的欲望,诱发创新意识。

1.1 建立民主和谐关系,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真诚地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采用启发式或讨论式教学,去引导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流的气氛。及时表扬学生取得的成绩,使其不断获得学习预期和尊重需要的满足,激发起主动学习的强烈欲望和激情。其次,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过程,创设自觉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第三,教师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有效地给予引导,使其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增强敢于创新、不怕挫折、执着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

1.2 展开合作互动,创设创新环境。

在每节课教学知识的重点或难点处,开展小组讨论,让小组内每一个人都充分参与,积极发表见解,直至达成共识。教师要参与到小组讨论之中,掌握学生思维的动态,监控教学过程。对学生的作业开展自评、互评,鼓励学生勇敢发言、积极争议。使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启迪学生对问题总想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的态度和意愿,形成创新的氛围。

2. 引导探索学习,诱发创新灵感

2.1 重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习能力。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以系统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要的认识的数学知识虽然是人类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新的、未知的,特别是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品质,很难从现成的数学结论中获取。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结论,更要侧重引导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以及知识的迁移过程。让学生了解所学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感知知识的发生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知道思路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发现意识,提高探索学习的能力。

2.2 留出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诱发创新灵感。

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体验。学生感到困难的问题,不要直接予以解答,要尽可能启发他们自己来解答。非由教师解答不可的问题,也应立足于启发,即以启发的方式予以解答。要尽可能将一些知识的发生过程详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共同参与这个过程,从中得出结论。只有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才能使其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思考和探索,以诱发创新灵感。

3. 培养思维能力,唤起创新欲望

3.1 激活思维动机,促进积极思维。

维持学生完成思维的内部力量是思维的动机。只有思维的目的符合个人的欲望或兴趣时,才会产生这种内在的积极性。教师在设定让学生思考的对象及目标时要从以下2个方面考虑:(1) 根据儿童特点激发思维兴趣。(2) 要让学生独立思考。

3.2 发展求异思维,开发创新潜能。

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的方法:(1) 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如教学乘法口诀、运算定律和计算法则都是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探索,进而发现知识内在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2) 启发学生用多种思路解答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思路,通过比较可选择出最佳思路。(3) 是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寻求变化,获得多种答案。

4. 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由于教师的教学时间和内容都是有限的,而学生的发展是无限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4.1 渗透学习方法,丰富创新内容。

达尔文有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习方法可以保证一个人继续不断地获得知识,提高学习和创新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对阅读、观察、询问、动手操作等学习方法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渗透。

4.2 加强实践活动,增强创新能力。

动手、动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实践活动之一。在教学中,(1) 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制作、动手操作、尝试错误和成功等活动,让学生接触贴近其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身边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在探讨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掌握观察、操作、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发现意识。(2) 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科学兴超活动,社会考察活动和各种内容的认识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制定方案,自行探索研讨等。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化,体验创新快乐,进一步引起创新冲动。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潜心启迪和培养,充分挖掘教材中和学生身上点点“发散性思维”的火花,在于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和喜悦,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定得到充分的提高。才能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断认识、发现、总结和创新,真正提高自主探究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张瑞芳;数学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2] 曹卫健;信息时代下素质教育的创新能力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5期

[3] 孙俊红;中学数学教育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学周刊;2011年05期

收稿日期:2013-03-05

上一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复习课教学效果 下一篇:明确差异,顺利衔接初高中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