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时间:2022-03-29 10:55:33

试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摘要:目前,我国水利水电事业正在高速发展,对于大型水电站的需求量也增速较快。同时,对于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要求也在日益增高。本文主拟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措施。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是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是工程项目实施的基础,关系着工程本身的整体质量。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施工是一项比较系统且复杂的工程,工程的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只有同时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多方面的重视和水利水电工程中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才能有效地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工程质量。

一、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不断增加,并且逐渐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中,施工技术管理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对工程的长远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从全局出发,做好工程的施工技术工作,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水利水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而且安全无污染,其应用为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技术是工程建设的根本与关键。因此,一定要做好施工技术工作,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可以顺利的实施。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直接关系着工程能否顺利完成,只有在施工中将技术管理工作做好,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从而使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作为施工企业,技术及管理是其建筑工作的重要内容。既要为建设单位提供一个合格、优良的建筑产品,同时企业又要通过施工建设获取一定的利润,这就要求项目经理部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提高施工质量。水利水电工程的实施都和相应的技术相联系,对施工项目进行规范、科学地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实现利润的重要手段。

二、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

1、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

施工导流是闸坝工程施工有的工程措施,施工导流的好坏对整个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施工导流是一种十分重要并且非常常见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措施。解决施工导流问题的主要办法就是修筑围堰,围堰是为了保证建设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与质量,而在地上建立的临时性的挡水物。在围堰修建时,因为围堰会占用一部分河床面积,必须全面仔细考虑结构的稳固性和复杂性,进而减少由于过水面积狭窄、水流量加大、水速加快,给围堰带来大的冲击。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进行河床控制的有效措施是经过施工导流,施工导流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实施的快慢有直接影响。所以,施工导流方案设计要求非常严格。施工导流要以实际为依据,它和施工有紧密联系,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把人力、物力与财力等方面的平衡切实做好。施工导流会对发电、供水、防洪、搬运等多个部门的利益发生影响。水利水电施工一般会受到当地的环境气候、地质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为降低工程的造价,加快水利水电工程进度,要依据当地施工环境来进行施工导流,要最大限度地达到水利水电的施工进度要求。

2、预应力锚固施工技术分析

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预应力锚固施工技术是一项比较常用的施工技术,其发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应用的范围也很广。预应力锚固技术是预应力岩锚和混凝土预应力拉锚的统称。在施工过程中,预应力锚固技术能够根据工程设计的要求、方向、大小、锚固深度,提前向基岩或是建筑构件内施加适当的预应压力,以促进原有结构受力条件的不断改善。一般来说,通常使用的是在岩基或是建筑构件发生形变前就能够发挥效果的锚固力。同时,预应力锚束能够促进拉应力的传递和延伸,能够很好的提升工程的性能和使用效率,这是别的施工技术难以具备的功能。由于预应力锚固施工因种类的差异造成结构形式上的差异,但一般来说,其组成主要包括锚孔和锚束两类。锚孔是指放置锚束的钻孔,锚束则为预应力施加的主体。锚束主要组成部分有锚头、锚束体、锚固等。在进行具体的施工中,主要步骤为:造孔、编束、放束与锚固、张拉、防护等。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造孔和编束;在造孔时,主要包括钻孔、测孔、扩孔、固结灌浆与扫孔等施工工序。此外,根据工程实际的需要,可以等到直孔段的固结与扫孔结束后扩孔。在编束时,要确保全束平顺,保证钢丝之间的相对位置不能出现相互交叉的现象。在锚束钢丝与钢绞丝之间,要保留一定的空隙,可以使得浆液在浇筑时,能够填满,使得钢丝得到保护。

3、坝体填筑的施工技术

坝面流水作业是坝体填筑施工技术的关键,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流水作业执行完毕,可以实施卸料与平料,同时,流水作业的单位时间和流水作业程序的工序数目都要及时的制定出来;

(2)坝体填筑工序的划分主要根据作业内容,坝体填筑工序步骤主要取决于铺料方式、填筑面积、施工强度和季节等具体因素;

(3)划分坝面流水作业的工作段和大小方向时,要满足施工机械正常的作业要求,同时也要符合坝面面积。通常情况下,长度要满足碾压机械的作业要求,长度是40m~100m,宽度是10m~20m;

(4)为了避免夏冬季节施工过程中热量的流失,要控制好填筑土料作业时间,最大限度的减少作业循环时间。

4、处理软弱地基的新技术

(1)排水固结法。作为解决淤泥软粘土地基沉降的有效措施和保持淤泥软粘土地基稳定的有效方法,由加压和排水两部分系统组成。

(2)换土法。当淤土层厚度较薄时,把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淤土层,换填砂壤土、灰土、粗砂、水泥土及采用沉井基础等办法进行地基处理。

(3)强夯法。将80kN夯锤,起吊到高达6~30m的地方,让锤作自由下落运动,通过这样的运动夯实土质。如果地基是河流冲积层、滨海沉积层,或者由黄土、粉土、泥炭、杂填土等构成,使用强夯法容易达到目的。

(4)旋喷法。旋喷法主要用于地基防渗工作的开展,通过利用旋喷机具将带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置于土层预定深度,而后对其予以提升,在这个时候喷嘴会以一定速度作旋转运动,这样就会产生高压,高压挤迫水泥固化浆液与土体混合,经过凝固硬化结成桩子,以达到提高地基防渗的目的。

(5)振动水冲法。振冲法的工具是振冲器,它类似于一根插入混凝土振捣器的机具,该种机具涵括了上、下两个喷水口。由于振动和冲击荷载的作用,地基中会先成孔,而后在孔内予以填充砂、碎石,进而分层振实或夯实,这样地基将得以加固。

(6)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加固法。其手段是平摊荷载于地基,在可能出现塑性剪切破坏时,平铺于地基表面的土工合成材料将面对破坏起到组织作用;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小破坏的扩张,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7)灌浆法。将水泥砂浆、水泥浆、粘土浆、粘土水泥浆及各种化学浆材予以液化,同时这些浆液也是具有固化的特性,这个过程中会用到相关的气压、液压或电化学原理,而后将其注入地基介质中或建筑物与地基的缝隙部位,从而达到加固淤泥软土地基的效果。

三、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措施

1、建立健全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检测体系

完善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能有效排查分包资质,杜绝多次分包现象。健全的管理体系能明确施工单位各个环节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有针对性的对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分项管理,分析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技术问题和质量隐患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稳定有序的完成。此外,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有效的质量检测体系能严格把控工程项目所需的原材料、混凝土的配比度以及操作方法等问题,进而保证施工全过程的有效质量管理。

2、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

工程施工离不开施工材料,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和保障。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相应的工程质量也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材料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控制,主要是进行严格检查和验收,正确合理地使用,建立管理台帐,进行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管理,避免混料和将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到工程上。控制材料的质量应做到:一要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应厂家,选择质量好的材料,从而保证工程质量;二要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建立严密的计划、调度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库存和占用,特别注重施工关键环节的材料供应;三要合理组织材料的使用,减少材料的损失,加强材料的保管工作,避免材料损失、变质;四要加强材料的检查和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进厂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材质化验单、厂家批号等;五要重视材料使用认证,以防错用不合格的材料。

3、优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程序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中,通过分析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优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程序,把施工质量由事后控制转化为事前控制和过程控制,为施工质量的安全优质营造良好的施工氛围。同时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需要的机械设备、施工方案以及施工环境进行综合控制,以优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程序,保证各个程序达到要求和标准。施工单位通过控制施工程序产生的效果,衡量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效果,进而追踪施工程序的不足之处并且实施动态管理,从而有效的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建造质量。

4、建立施工人员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培训与考核制度

施工单位的队伍建设直接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因此,施工单位要通过建立严格的施工人员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与考核制度,以提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使施工人员能有效解决水利水电工程建造上出现的复杂技术问题,能够承担具有一定深度的工程建造工作。从而加强和巩固水利水电工程建造质量,保障水利水电的安全性。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数量不断增加。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其不仅需要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需要实现相应的社会效益。所以需要对其工程质量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从而使工程得以发挥应用的性能,保护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刘春权.水利施工技术新发展探析[J].科技信息,2011

[2]朱军伟.如何有效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1.

[3]黄谋,岑耀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科技传播,2011.

上一篇:浅谈建筑节能在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幽默“大王”――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