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主人翁姿态推进国企和谐工会

时间:2022-03-29 01:42:41

以主人翁姿态推进国企和谐工会

中图分类号:D4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4)07-000-01

摘 要 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会干部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应以履职尽责为依归。文章对如何推进国有企业工会工作和谐开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工会文明建设 职工综合素质 企业文化

一、推进企业工会文明建设,着力提升职工综合素质

(一)积极开展读书月活动,推动职工书屋建设。把开展读书活动、促进职工成才作为建设职工书屋的定位,引导职工“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营造“我读书、我快乐、我创造、我发展”的良好氛围,2014年公司新建职工书屋2个,购置各类书籍2600册。

(二)突出交通行业特点,针对公司交通工程建设、交通运输场站管理实际,继续深化文明职工争创活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学习道德模范,争当文明职工”活动,将争创“文明职工”活动作为广大职工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力开展与交通管理相适应的丰富多彩、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吸引职工广泛参与,有力推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职工队伍建设。

二、推进和谐劳动关系,着力构建和谐交通环境

(一)大力推进企业职代会制度规范化建设,积极构建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体系,不断健全规范职代会、企务公开以及职工董、监事制度,重点落实好企业职工对生产经营重大问题的知情权、建议权,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重大问题的协商共决权,对企业依法经营管理的民主监督权,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营造企业与职工相互尊重,团结协助的氛围,促进企业与职工共同成长进步。

(二)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和预警机制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及相关制度,工会组织要深入到职工群众中去,注意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注意发现问题和矛盾,注意关注热点和焦点问题,并及时报告和协调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消除劳动关系隐患,稳定职工队伍。

(三)推进交通转型发展,着力实施职工建功立业活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建功立业”劳动竞赛活动,一是围绕交通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场站管理,深入开展比工程质量、建设进度、技术创新、科学管理、文明施工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二是公司系统各工会组织要在单位和窗口服务业开展以“争当优质服务标兵、争做优质服务单位、争抓优质服务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岗位建功立业竞赛活动。三是公司下属各工会组织要根据工作特点制定劳动竞赛计划,通过劳动竞赛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

(四)推进结对帮扶工作,着力改善民生稳定大局。要通过“进村入企”走访活动进一步了解掌握困难职工家庭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特困职工生活状况的跟踪调查,建立和完善困难职工建档工作,开展好节日“送温暖”、“金秋助学”、“结对帮扶”等工会关爱行动,努力解决职工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把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活动列入扶贫帮困长效机制,为公司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推进工会自身建设,着力激发工会组织活力。一是努力提高工会干部素质和能力。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实施、重点培训的原则,认真完成工会干部的培训任务。二是加强工会新闻宣传工作。以淳安新闻网站、淳安交通信息为载体,扩大工会工作的社会影响。完善信息宣传调研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做好重要信息收集、整理、上报工作。

(六)立足新起点新思路,打造工会工作“升级版”。一是立足新的起点,工会工作要打开新视野、开启新思路,打造工会工作“升级版”,建设名副其实的“职工之家”,当好最可信赖的“娘家人”。要坚持对党负责与对职工负责相统一,把工会工作放到党政工作大局中去认识、去谋划、去推动,开启工会的新使命,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二是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会干部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应以履职尽责为依归。在不进则退的变革时代,要牢记基本职责,顺应时代要求、适应社会变化,善于创造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使工会工作始终紧跟潮流步伐,体现职工群众意愿。要坚持职工至上,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会组织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实意地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始终做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三是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是工会工作永恒的生命线。要把增进群众感情作为必修课,深入一线接地气,俯下身子查实情,在与职工群众接触交流中不断拉近距离。要把群众工作能力作为基本功,学会与职工群众打交道、交朋友。要把锤炼作风作为常修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扎实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切实了解职工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真正成为职工群众的贴心人。

中国梦是全体劳动者的强国梦,广大劳动者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和动力源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工会要有敢为人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推动制度、机制建设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增强广大职工坚定道路、凝聚力量、实现梦想的信心和决心,激发职工在工作中勇于探索,立足本职工作践行中国精神。

上一篇:新媒体助推工会宣传工作 下一篇:德兴馆的“功劳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