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多媒体技术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时间:2022-03-28 08:31:11

浅议多媒体技术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摘要】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已在不少数学课堂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很广,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所以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

【关键词】多媒体 课堂教学 逻辑思维 激发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多媒体融入课堂教学,创设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数学教学具体化、直观化,可以减轻师生过重的负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步入人们的生活。

一、直观全面的展示教学图例。

数学教材巾有些内容不仅知识量大,而且非常繁杂,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利于知识的呈现,导致学生学习困难。利用多媒体能把很多相关的知识图片同时呈现.便于学生观察理解分析和思考。如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初步认识,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充分认识1元、5角、1角、1分等小面值的人民币;人民币又有纸币和硬币.纸币和硬币又都有新款和老款。如果老师只是拿着相关的币值在手里演示,那只能一张一张的拿.纸币义非常小,班上大部分学生是看不见的,零星的展示也不利于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老师用多媒体放大人民币.先让学生逐一认识各种人民币.然后通过电脑投影显示所有人民币。让学生有个全面观察和认识,来区别不同币值和同种币值新?款。多媒体给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解决了很多老师教学中遇到的棘手问题。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思维。

利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技术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提纲揭领、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效果。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就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传统的应用题教学,除了枯燥的数字,最多也只是利用挂图或投影片来创设情境,使知识的导入有时显得生硬而苍白。而利用多媒体网络可以创设出与题意生动而又贴切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的发挥,使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带着浓厚兴趣主动地接受了知识的引入。通过创设的生动形象的动画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学习起来非常主动积极。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师生教与学的效率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减轻师生的负担,大大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传统的课堂教学前教师要布置预习新知识,要安排学生准备学具,要用大量的时间自制教具,准备小黑板、卡片等。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减轻这种劳动负担,节省大量时间,也极大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传统的教学要求教师、学生动手制作教学具,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演练。但运用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教师可利用计算机的鼠标任意拖动图像,形象、直观地演示,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思维顺利过渡,很容易找到问题的最好办法。又如在教学“表内乘法”“复习与整理”时,利用信息技术设计“直接写得数”“你说算式我说口诀”“根据口诀说算式”等内容,以动画的方式展示,在40分钟时间内可以安排大量的练习,使这一部分的知识得到巩固。

四、有效的呈现数学教学中演示操作过程

数学教学巾一些几何体公式的推导.如果只凭老师准备的挂图和简单的教具很难讲清楚、讲透彻.学生往往学的云里雾里,最后死记硬背公式去解题。这样只能让学生套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题日,更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如果用多媒体来演示整个操作过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求圆柱的体积这一课.多媒体形象具体地展示把圆柱体体积转化为长方体体积的过程:多媒体先演示把圆柱体沿底面圆心平均分成8块.重新组合的形体类似长方体;冉这样沿圆柱底面圆心平均分成16块,重新组合后的图形更接近长方形:再这样平均分成32块,组合后的图形几乎就是长方体。根据这样的演示过程,学生一下就能得出长方体的底面就足圆柱的底面,长 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所以圆柱的体积V=SH。学生随着电脑的演示一步步去观察圆柱转化为长 体的过程。思维得到了开拓.圆柱体积的知识得到了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兴趣也更加浓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犹如催化剂,促使教师角色的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此时的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和“中心”位置也开始动摇。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先前经验和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知识,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五、分层练习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知识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同学们解答。可是在做练习、布置作业时,却很难按学生的层次区分。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有效帮助,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资源。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题。不同的同学对知识的理解、接受的程度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练习时,要注意资源的重组和整合,由易至难地编排练习。

总之,发挥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与数学教学科学整合,可以使课堂教学直观、生动、轻松、高效,可以弥补传统的教学方式的缺陷,极大地提高效率。对于多媒体与数学学科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改善和改进,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极大限度地提高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上一篇:让怒火先飞一会 下一篇:信息技术助力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