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情感体验的释放

时间:2022-03-28 01:30:52

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情感体验的释放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 情感体验 释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A-0081-01

特级教师李吉林说:“情感为纽带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的情感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而推进、延续。课堂教学因为有了情感纽带的牵动、维系,变得更富诱惑力。”小学语文课堂就是让学生在各自独有的生活经验下,通过和文本进行交流,与作者进行沟通,产生个性化情感体验的过程。为此,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帮助学生打开情感的阀门,与文本尽情对话,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在自主学习中激感

文学理论家刘勰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和合作、对话等方式,才能真正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由此,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带着自己的情感,深入而自由地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时,这是一篇感人的历史故事,赞颂了史学家谈迁面对厄运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顽强品质。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自学导语:“同学们,有这样一位史学家,他历经20多年的努力,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史书。可是,就在他满怀喜悦的时候,书稿被盗了。20多年的心血化为乌有,让已经50多岁的他经历了怎么样的情感波动呢?他又是怎么面对的呢?最终的结果是怎么的呢?请大家走进课文,抓住关键的词语或句子细细品读,去感受谈迁的人格魅力。可以将自己的体会写在文章的空白处。”经过一番思索,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生1说:“20年的心血、努力付诸东流,人生有几个20年?这种打击谁能承受得住?谈迁了不起啊,50多岁重新站起来,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生2说:“书稿被盗,谈迁只剩下两行热泪,这是什么样的热泪啊――是对小偷无比愤恨的热泪,是对未来失去信心的热泪,是因时间不多无可奈何的热泪。”生3说:“谁的人生没有曲折,谁的人生没有坎坷?如果我们都像谈迁那样面对困难,还有什么厄运能够打垮我们?”这样教学,激励学生与文本对话,用自己的心与文章相融,用自己的笔写出心底的真情。

二、在填补文本“空白”中融入文情

特级教师李吉林说:“真情交融不仅仅表现在师与生之间,而且表现在师生情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教师利用文章中的“空白”激活学生的创造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相互交融,从而更好地体会文本中作者的情感。仍以《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为例,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经过四年的努力”和“又经过几年的奋斗”等句子时,启发学生思索:“书本上的描写很简单,谈迁到底经历了什么呢?他是怎么度过这几年的奋斗时光呢?请大家大胆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笔再现谈迁重写史书的奋斗历程。”有了感情的积淀,学生们稍加思索便开始写起来,有的学生写道:“夏日,屋外烈日炎炎,屋内如同蒸笼,谈迁望了望树下闲聊的人们,轻轻地抚去脸上的汗水,重又低下头继续写起了一个个工整的字;冬日,寒风凛冽,家徒四壁,房里也结上了厚厚的冰,谈迁搓了搓早已冻得红肿的双手,接着撰写《国榷》。”有的学生写道:“年老体弱、长年奔波的谈迁再一次病倒了,但他并没有放弃,破庙中的谈迁用颤抖的双手记下了自己搜集的前朝逸事。”还有的写道:“时光飞速流逝,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谈迁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但他仍然每天在北京的街道奔波劳碌,晚上寄宿野外奋笔疾书,他要和时间赛跑。”……虽然五年级学生的文笔稍显稚嫩,但其中的真情却让人称道。学生在给文本“补白”的过程中与作者产生共鸣,在练笔中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怀。

三、联系生活体验激活真情

对于教学与生活的关系,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说过:“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来自于个性化的生活体验,让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相联系,是大语文观的核心思想之一。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阅读,才能激活学生的真情实感。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品质,笔者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再结合文章的描写谈感受,学生从中明白了李时珍宁愿自己吃苦、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又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灰椋鸟》最后一个环节时,笔者先出示了课文作者徐秀娟为救丹顶鹤而献出生命的故事,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进行反思,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情感是学生个性生活体验与文本的交融对话,教师要让学生在教学中充分体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关怀,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责编 杨 春)

上一篇:浅析自由低音手风琴的演奏特点 下一篇:导演徐皓峰:用电影还原真实的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