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集粹 第5期

时间:2022-03-28 01:24:27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正面临关键时刻

社会科学报发表上海社科院研究员黄仁伟的文章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关键时刻。改革正在步入体制攻坚的深水区,开放正面临外部环境的严峻变化,利益固始化使结构转型遇到比以往更大的阻力,党的执政能力和党群关系经受着新的考验。所有这些难题,都是理论创新的重大课题,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机遇。

比较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各个时期,我们应对难题的物质基础不知好了多少倍,我们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环境也不知改善了多少倍。但是,我们党员的政治素质、各级干部的战略思维、理论战线的创新自觉,却没有跟上客观环境的巨大变化。这就是我们党当前理论创新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可以说,理论创新关系到我们事业的生死存亡。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持续推进我们党和国家、人民所期望的理论创新,是一个全局性的历史使命。着眼于世界大局的变化和国内利益结构的重构,是这个理论创新的战略视野。富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善于吸纳和包容国内外各种创新思维,是这个理论创新的崭新风貌。

必须改变制度变革的决策模式

中国新闻周刊发表评论说,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开幕式上,副总理的讲话主要围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展开。其实,在过去十年中,人们已反复提出这些议题。学者在呼吁,高层也在反复强调,但现实却是,经济结构的扭曲日趋严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落到实处。

为什么会这样?如何走出这种改革无力的困境?这恐怕是执政者未来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目前看来,解决之道,也许在于开放决策过程。

回顾过去三十年的历史,可以发现,正义而合理的制度变革模式,就是下、中、上保持良性互动。普通民众追求自己的权益,为此而突破旧有制度,创造出新的制度;知识精英居间观察、思考,对民众的制度创新进行概括、总结,并论证其合理性;上层积极回应民众的诉求,接受知识精英的论证,通过立法程序,承认民众的制度创新。但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诸多引起非议的制度调整,都没有遵循这种模式,而由政府有关部门决策。

更糟糕的是,制度变革的决策模式具有显著的选择性:诸多制度调整都是“捡软柿子捏”,也只有这样一类改革,可以迅速推动。相反,那些真正有利于推动市场化、民主化从而有利于增进民众权益的制度变革,则被系统地绕开。由此,改革的含义也就悄悄发生了变化,改革的声誉遭到严重损害。到今天,相当数量的人群,往往闻改革之议而起狐疑之心。如果要推动改革,就必须改变制度变革的决策模式,让普通民众和各界知识精英共同参与决策。唯如此,中国的改革大业才能取得突破。

意识形态与“韬光养晦”

宫秀川在学习时报上撰文说,自从1917年世界上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伊始,意识形态就开始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这一因素影响了半个世纪的国际政治。两极格局下的世界人民生活在战争的阴云下。意识形态因素干扰国家间的正常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不再以意识形态的标准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扭转了中国不利的外交处境。邓小平指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着眼于自身长远的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而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这样,什么问题都可以妥善解决。用这样的思想来处理国家关系,没有战略勇气是不行的”。国家利益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就要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在共赢的国际合作中取得。这为中国融入国际体系铺平了道路。中美关系是我们处理外部世界的最重要的大国关系,事关全局。所以要继续扩大共识,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来发展国内经济,这就要求还要继续“韬”意识形态的“光”,弱化分歧。

展示中国风格更需精神支持

葛兆光在《中国青年》撰文说,所谓中国风格,应该是一讲出来,人们马上会有自然的反应,说这是“中国的”。比如说起日本,人们就会想起浮世绘,以至于17、18世纪的欧洲认为浮世绘就代表了东方。那到底什么才能代表“中国风格”?什么是中国有、而其他国家没有的呢?说实在话,到现在我也没法给出一个很完整、很确切的答案。我只能说,一些事情会对我们有启发。比如说一些NBA篮球明星,胳膊上的刺青是汉字;吴冠中的画,技法和原料似乎是西洋的,但是,他有中国风格、中国味道在里面,一看就和西洋人的画不一样;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乐器大多是西洋的,形式也是西洋的,但是,它的旋律却很有中国味道。 我觉得,味道这个东西,说不清、道不明,但是它却很重要,可以让人很直观地感受到“这是中国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味道的表层下,窥见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

用来展示中国风格的东西会有很多,但挑选应该基于一定的文化知识。否则,如果把一些中国象征都只是当作“元素”,我感觉有一点像食品添加剂。中国象征也好,中国元素也好,更重要的,是其背后要有精神来贯穿。没有这个精神的贯穿,表面上样样都是“中国”,内涵恰恰不是“中国”。出现画面的时候,来一个红色的中国结;奏交响乐的时候,突然插上两段锣鼓和京胡,这是不是中国化?是不是呈现了“中国”?未必。我觉得中国传统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有历史、有精神的文化。所以,我一直很担心,当中国文化成为“元素”,当中国风格只剩下“调料”,人们都注意碎片化的包装起来的东西,而没有精神贯穿和支持,这只能让人“买椟还珠”。

上一篇:原来国王也会说Fuck 下一篇:儿子眼中的章乃器:是父亲,也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