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水疗联合地塞米松及双黄连粉针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时间:2022-03-27 11:06:55

大肠水疗联合地塞米松及双黄连粉针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评价大肠水疗后地塞米松和双黄连粉针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多人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溃疡性结肠炎160例,随即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80例,采用口服硫氮黄氨嘧啶(SASP);治疗组80例,大肠水疗的基础上,配合地塞米松和双黄连粉针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结果 治疗组80例。显效64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80例,显效52例,有效10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77.5%。结论 大肠水疗后,地塞米松和双黄连粉针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水疗;地塞米松及双黄连粉针;保留灌肠

Clinical effect of colon hydrotherapy combin Dexamethasone and shuang huang lian injection retenion enema to treat ulcerative colitis

LIU Hui jun,TIAN Xiang.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in Rongqi Hospital,Shunde district Guangdong,foshan 5283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using Dexamethasone and Shuanghuanglian injection retention enema after colon hydrotherapy.Methods 160 patients with ularative col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fwhich 80 cases of the control group,using cral administration of ammonia nitrogen and sulfur yellow pyrimidine(SASP); treament group 80 cases,colon hydrotherapy,based on the pairs with dexamethasone and Coptis reteation enema for ulcerative colitis.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80 cases.64 cases markedly efffective in 14 cases,2cases,the tatal effective rate 97.5%; control group,80 cases,effective in 52cases,effective rate 77.5%.Conclusion Colon hydrotherapy,the effects of dexamethasome and shuanghuanglian retention enema for ulcerative colitis clinical certainly n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Ulcerative colitis; Colon hydrotherapy; Dexamethasone and shuanghuanglian; Reteationenema

性溃疡性结肠炎(Ularativecot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或特发行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病,但众多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与遗传易感性,环境激发因素和免疫介导组织损伤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因素有关[1]。病变主要局限于直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成连续性非阶段性分布,以直肠和乙状结肠受累多见,偶尔涉及回肠末段,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发病可缓渐或突然发生,多数患者可反复发生。病程呈慢性经过。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对症处理及支持治疗,效果都不甚理想。采用大肠水疗后,地塞米松和双黄连粉针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60例,均为本科2004年3月至2007年7月收治患者。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49岁。病史1~2年,个别患者病史可达10余年,具有不同程度的腹泻、腹痛、里急后重、部分有脓血便,下腹部压痛,少数有发热、脉速等全身症状。纤维结肠镜检查见结肠黏膜有充血水肿,部分有溃疡。病历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学分会的诊断标准。病变范围:仅直肠30例(18.8%),直肠、乙状结肠62例(38.8%),降结肠51例(31.9%),全结肠11例(10.5%);临床严重程度:轻度86例(53.8%)。中度63例(39.4%),重度11例(6.8%)。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分组 降160例患者随即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①SASP:4~6 g/d,分四次口服,根据病情逐渐减量为2 g/d,3次/d连续六周;②常规资料的基础上,给予大肠水疗,地塞米松10 mg和双黄连粉针剂2支。生理盐水100 ml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次/周,连续6周。

1.2.2 治疗方法 笔者首先侧卧位,把水疗机的管子的头端用液体石蜡后,排尽管内的空气后,轻轻缓慢插入约20 cm左右,启动水疗机,将37℃的低渗透压纯净水及药物注入整个肠道,进行分段清洗,供需45 min,再取地塞米松10 mg+双黄连粉针剂2支+生理盐水100 ml保留灌肠,灌入的药液在肠道内保存的时间越长越好,灌肠后应侧卧并适当抬高患者臀部。确保药液在肠内的保存时间。使药液在肠内充分吸收,对有痔疮患者,水疗时应动作尽量轻柔,避免损伤肠黏膜。

1.3 标准 按1993年全国肠道非感染性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疗效标准评价。①显效(完全缓解):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正常。停用或仅用维持量药物,观察6个月无复发;②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轻度炎性反映及部分假息肉形成;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计学方法 两组资料数据输入电脑,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2 结果

治疗组80例。显效64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80例,显效52例,有效10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77.5%,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larativecot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或特发行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病,但众多研究表明,其发病与遗传,自身免疫,饮食失调,感染、劳累及精神刺激因素有关。目前多认为与肠黏膜正常防御功能被削弱,导致免疫调节失常,影响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有关。使一般不易通过肠黏膜及对人体无害的肠道共生菌群、食物等抗原可以通过肠黏膜。激发一系列免疫反应和炎性反应[2]。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根据病情的不同,可有支持治疗和药物治疗。但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法。

国内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及采用SASP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6 g/d,最大剂量每天8 g ,适合于溃疡性结肠炎轻、中型患者的活动性期治疗。该药口服后大部分到达结肠,结肠菌分解为5 ASA和磺胺吡啶。前者是主要有效成份,它滞留在结肠内与肠上皮接触而发挥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是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清除氧自由基而减轻炎性反应;抑制免疫细胞毒免疫反应等。国内外还有应用糖皮质激素来治疗,但治疗时间长。疗效不确切。患者难以坚持。

大肠水疗法是通过水疗机将将37℃的低渗透压纯净水及药物注入整个肠道,进行分段清洗,在肠腔内建立了行之有效透析系统,提高了肠腔内毒素物质的清除,使附着在肠腔黏膜上正在侵袭。繁殖的病原体及其毒物、毒素得以清除,易于黏膜的修复和愈合,增强肠黏膜的屏障功能,抑制免疫,抗菌消炎,减轻肠黏膜的充血水肿,45 min/次。本方法操作简便,经济,疗效显著。选用双黄连粉针剂和小剂量地塞米松,理论基础:今年研究发现,双黄连除具有抗菌和清热解毒作用外,另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3]。其治疗UC的机理可能为:①通过抗菌和清热解毒的作用治疗UC继发的肠道感染。减轻UC坏死组织吸收中毒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②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溃疡愈合;③通过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降低病变部位的免疫反应,并增强非特异免疫力而起到治疗作用,地塞米松作为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磷酸二酯酶A2,阻滞细胞膜磷脂结合花生四烯酸转变成游离花生四烯酸,减少炎性反应介质的产生,并降低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活性,减轻细胞毒性,减轻炎症性肠病的炎症反应,缓解中毒症状。因为用量小,但局部浓度高,既起到治疗的作用,又防止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的产生。大肠水疗法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在我国开展不久,据初步的临床观察,及对大肠水疗、地塞米松和双黄连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章朋,张林珊.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现代康复,2000,4(1):46 47.

[2] 陈敏章. 中华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319.

[3] 进展.黄连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3,1.(1).

上一篇: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观察 下一篇:氟牙症患者对托槽粘接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