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生活的德育

时间:2022-03-27 02:38:54

融入生活的德育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快速时期,做好初中学生的品德教育要注重从改善学生身心两个方面和塑造良好的道德行为入手。生活即教育,我们以学生的主要校园生活内容为抓手,创造性的引导学生从改善生活细节开始,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进而为学生健康品德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一、勤俭午餐不浪费

由于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差,我校学生午餐一直得不到好的保障。初中学生的身体发育必须保证良好的营养,解决午餐,对学生成长过程是个大事情。从2010年开始,我们就意识到要改变这种现状,而且“一定要改变这种现状”已成为学校共识。学校领导通过行政会议反复研究和征询级组老师意见,制定出《学生午餐和午休制度》,提出了勤俭午餐不浪费的教育口号。

1. 吃饭时要保持安静

每天中午,配餐公司把学生的饭送到学校,在大堂里,把一盒盒的饭用箱子装好,按班别分好。每班派4名学生,把饭搬回课室里,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吃饭,每班安排一名老师管理;学生吃饭的时候,要保持安静,不能边吃边说话,“食不言寝不语”说的就是这个理。

2. 要吃干净,不能浪费

要求学生要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这是最基本的品德教育。要求学生不能挑食,尽管不合口味,为了不饿肚子,也要把饭吃完,饭盒里的饭菜都要吃干净,不能剩饭和菜。

3. 要保持卫生整洁

吃完饭,把桌面擦干净。培养学生吃饭的好习惯、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吃完饭自己打扫的好习惯比考试考80分要好得多。这些是实实在在的养成教育,没有花架子,没有口号。这些好的习惯,是学生终身受用的。

二、健康午休睡好觉

解决了吃饭问题,我们又提出了“健康午休睡好觉”,要求学生健康睡眠,养成睡眠的良好品质。学校行政干部首先带好头,尤其是下级行政,一律服从级长统一安排,不能有特殊。主要做法是:学生饭后,休息20分钟,去去洗手间,喝口水,在走廊里走动走动。午休铃一响,全体学生就要回到课室,准备午休。同样,每班也安排一老师看午休,要求学生趴在桌子上睡觉。就是要锻炼学生,磨练学生,养成好的作息习惯。现在的学生普遍睡眠不足,这中午一个小时的午睡可以补充睡眠,下午上课也有好的精神状态。

就这样,我们的勤俭午餐、健康午休教育一直坚持到现在,学生已经形成习惯。老师管理从最早的每天每班一个人,到现在一个楼层一个老师管理,最后希望发展到学生自我管理的高级层次,这样既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更多的是锻炼了学生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来,午餐午休管理我们没有收学生一分钱,我们的老师也没有一分钱的加班费,老师们的这种一切为了学生的敬业精神令人感动。

三、快乐课间无大小

看一个学生的良好行为,既要看看学生参与学校大课间的表现,也要看看学生参与日常的课间状况。2011年开始,我们提出了“快乐课间无大小”的课间品德教育,将抓大课间作为德育的一个亮点,出台了《大课间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上下协同,整顿秩序,提升师生的精神面貌。

具体做法有:(1)大课间教育。在30分钟的大课间里,从出场到退场的秩序,广播操的质量,以及课间活动的内容和学生参与活动情况,一步一步的来抓,不轻易放过一点瑕疵。(2)日常课间教育。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没有形成好,有些学生喜欢在走廊追逐打闹、喧哗。为了及时制止学生出现的这些不文明行为,学校以年级组为单位,负责本年级的课间巡视,发现学生有不良行为,马上给以制止并做好说服教育。

上一篇:挖掘祠堂文化资源,开创特色德育 下一篇: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