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一日 第10期

时间:2022-03-27 01:42:04

南京市第五幼儿园 蔡小荣

这里的孩子太需要关爱了

2008年7月6日

今天我们去北川县擂鼓镇灾民安置点。从德阳到北川需要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沿途我们可以看到地震给这片山清水秀的区域所带来的毁灭性的破坏:房屋倒塌,到处是废墟,山体滑坡,大块的石头滑落在山脚下,绿色的植被遭到破坏,大片的树林被冲跨下来,像从大山的身上揭去了一层皮,露出了光秃秃的岩体……

我们来到的安置点距北川县城五六公里。目前北川县城已经封城,这里安置的幼儿园是北川县擂鼓镇幼儿园,现挂牌为“北川八一幼儿园”,由部队资助安置。这个安置点有80多名孩子。让人感动的是尽管条件非常差,但幼儿园门前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一到现场大家立即行动起来。我和史莉组织大班的小朋友活动,我组织了综合活动――“我是中国拉拉队”,史莉上音乐课――打击乐“郊游”。尽管今天天气炎热,帐篷里的温度三十八九度,但我们和孩子在活动中都是那样的投入,孩子们用彩带、贴画把自己装扮成拉拉队员,学会了儿歌“我是中国拉拉队”,一起为奥运加油、为四川加油,激情洋溢的儿歌让孩子振奋.个个充满了激情。

活动结束后,我们协助冯老师作灾区家长和教师的问卷调查,在调查中我们感受到灾区家长对孩子接受学前教育的迫切需要,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幼儿园甚至在幼儿园的附近租房子。在调查中我们接触到一位老人.他的儿子刚刚调入北川职业技术学校当老师,在这次地震中不幸遇难,才33岁,孙子每天问爸爸在哪儿,家里人骗他说爸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谈到这里,老人已是老泪纵横,望着祖孙二人远去的背影,一阵酸楚涌上心头,有多少孩子的亲人在这次灾难中离去,留下的是无尽的伤痛……这里的孩子太需要关爱和帮助了!

南京市中华路幼儿园 李 玮

乐乐的故事

2008年7月8日

一个人来到友成,本以为心中会有些担心,害怕自己难以承担这次重任。但是当我到了友成中心,我的心中反而是满满的自信和对这次行动的期待。在与张园长简单交谈后,我初步了解了上午的活动时间安排。

很快,我便和班上的小朋友打成一片,他们围绕在我身边,和我一起玩游戏。其中有一个叫乐乐的孩子长得很黑很瘦,看似行为古怪,不愿与人交谈,他不和大家在一起,而是一个人在旁边的垫子上打滚,或者到处爬来爬去。配班老师尝试着把他抱到小朋友中,而他总是张牙舞爪挣脱老师的怀抱,爬得远远的。可是在进行美工活动时,他却一个人趴在地上,安静并认真地涂着颜色,甚至比其他孩子还要投入。

后来了解到这个孩子行为古怪的原因,在5・12地震中,他所在班级50个孩子只逃出了3个,他就是幸存者之一。我知道这个情况,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恨不得能给这个孩子带去更多的关爱或帮他分担些痛苦,带他离开那个噩梦。

画完画,他带着作品来到我身边,高高举着让我看。我满心欢喜,向他举起大拇指,他也冲着我开心地笑了……

一个幼儿园教师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呢?不就是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开心、平安地度过每一天吗?

我衷心希望受灾地区的每个孩子能勇敢地渡过难关。早日恢复原有的快乐。

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 李微玉

一颗感恩的心

2008年7月11日

今天约好上午的活动中由乔老师来组织一个环节。可是活动开始前,我们突然发现她蹲在帐篷门口,脸色发白,我急忙问她:“你怎么了?”她说:“可能有点中暑,昨晚睡在帐篷里太热了,所以有点不舒服。”这时我才想起其实乔老师也是灾民,也住在闷热的帐篷里,可她依然每天都坚持到帐篷幼儿园来。我忙对她说:“你不舒服今天就休息一下,你的环节我们来完成吧。”她坚定地对我们说:“没事,一会儿就好了。”果然快到她组织的环节时,她走进帐篷来,笑着对我说:“苹果老师,我没有问题,现在可以带孩子活动啦!”接着,她就充满活力地带着孩子们一同玩游戏:“小树小树、吹大风、下大雨,我们都不怕。”今天的乔老师脸上还多了一份自信与开朗。

接下来,她又带着孩子们边唱边用手语表演歌曲《感恩的心》。唱完歌曲,她轻柔地对孩子们说:“孩子们,我们要把这个节目送给苹果姐姐、西瓜姐姐,她们从南京来这里,关心我们,和我们玩,给我们送礼物,让我们一块儿把感恩的心送给她们吧!’’

是啊,我们也一样要感谢乔老师和孩子们,是他们让我们觉得08年的7月充满了感恩与激动!从遇到乔老师的那天起,我们始终能感受到她对孩子的爱、对幼教工作的那份坚持与执着,我的内心常常充满对她的一种莫名的感慨,似乎有无数想说的话,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或许她的前途充满坎坷、艰辛,但她仍然用灿烂的笑容、纯真的信念、坚强的毅力去呵护这些祖国的花朵、去维护自己热爱的事业。

在四川这片土地上,你可能会遇到太多太多和她一样优秀的幼儿教师,她们对幼教事业的坚定热爱之情是那样的相似,灾难无情,但无法泯灭人们对生命的追求和对生活的信心。我欣赏她们,更敬重她们!因为她们,我更珍惜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幸福,我再次发觉自己肩头的使命沉重!

南京市第三幼儿园 王 颖

今天的感觉,非常好

2008年7月17日

昨天晚上一直忙到凌晨一点半。现在才了解到,这里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可变性,也真正感受到了工作的强度很大。一天只有四五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只要是起床了,那么就一直在工作状态中,而且是一直忙碌。还有感受极深的是:在这里工作,需要整合型的教师。我们时常会开玩笑说:“我们必须是台人工电脑,在这里,我们要能拿出别人需要的东西,要能想出各种当地需要的活动或游戏:不仅技能要全能,还要有丰富的经验,组织能力还要强,独立性和开创性也要强。”呵呵,这同时也在考验着我们的身体。不过,我相信自己是不会轻易被打垮的!所以,我一定要加油!

今天也是很有意义的一天。因为,是我们真正走入支教点的第一天(第一批的老师下午就要返回南京了)。在三个支教点中,我去的是条件最为艰苦的一个点:三溪寺。途中,有一个长相很像陈慧琳的姑娘上车了。原来她就是昨天被李微玉提到的那个令她感动的民办学校教师――乔黄。大地震前,她是一个有着45名孩子的班级的唯一一名老师,从早到晚负责孩子的教学,十分辛苦。大地震那天中午,有部分孩子回家吃饭了,但仍有24名孩子在学校。大地震来的时候,她在自己的办公室,她没有离开,反而是回到了教室,把24个孩子从已经倒塌了顶楼的教学楼中,一个个地拖出来,真是很伟大!可是,因为地震,她的工作没有了,没有了住的地方,而她却毅然地跟着我们这个队伍,每天都在路上等候着我们的大篷车,和我们一起去支教点,帮助孩子们。她没有薪水可拿,却天天坚持这么做。她

这样一个普通的绵竹女教师,不由地让我为她感叹,让所有知晓她的人为之感动和敬佩!

所以,我真正感受到了,冯教授和张老师说的那一句话:“来了,你会发现,其实你是来学习的!”是的,这里,值得我学习的人,真的有很多,很多!

今天,我拥抱了灾区的孩子们,真正地和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人,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从他们的笑脸中,我看到了需要,看到了快乐。所以,我也相当的快乐!返回的途中,在车上我录了一段视频,就用我那时说过的一句话来收尾吧:今天的感觉,非常好!

南京市第一幼儿园 周 联

孩子心理上的伤更难以治愈

2008年7月18日

今天到三溪寺支教还有一个特别的任务:为三溪寺教学点寻找更合适的活动地点。

三溪寺是绵竹县广济山区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附近居民受灾非常严重,他们的房屋都在地震中倒塌了,三溪寺还算比较好,因此寺庙门口的帐篷就是他们的临时居住点。我们的流动幼儿园就在这座寺院的广场上。说是广场,其实能活动的地方也就三四十平方米。这里一无所有,所有的教具学具都是我们带来的。三溪寺孩子给我的最大感触是他们的纯朴与天真,他们没有漂亮的衣服,有的小孩穿着拖鞋,还有个男孩穿着姐姐的裙子来这里参加活动。我们的流动车就是他们的集合号,每天我们的车子从山道上一路过来,就感到路边注视的目光,很快周围的孩子就会由家人带着赶到这里。我们刚从车上搬下小凳子,就会很快被孩子们摆成了圆形或半圆形,这不仅是孩子的座位也是他们的桌子。

这里的环境作为教学点有些太热闹,经常有人开着摩托车来这里转转看看,不时会有很大的鞭炮声影响孩子的活动。一旦下雨,就只能挤在屋檐下躲避。为了给孩子们找到一个安稳一些的活动点,今天我们联系了乔老师以及当地的五齐小学的校长,看看能不能向小学靠拢。

早上我们结束了支教点的活动后来到了五齐小学。小学的校舍因为地震或倒塌或危房,全体学生和老师搬到了一个山坡树林里。那里有六顶帐篷,蓝的、绿的、灰的、彩的,看来是不同的人捐赠的,这分别是一至六年级的教室。全是山坡,根本没有活动场所,他们自己都不够用,更别说幼儿园的小朋友来了。

虽然有些失望,但却另有一些收获。由于我们穿着江苏幼教志愿者的衣服,引起了同在做志愿者的武汉科技大学领队金博士的注意,他热情地对我们说,幼儿教育到灾区来真是太需要了,他有一些情况正愁着没法解决呢。

他给我们讲了两件事,让我们感受到我们支教的意义和形势的严峻。

武汉科技大学的师生正在尽力地对一个6岁的孩子进行心理辅导。这个男孩在地震时刚刚从班上逃出来,房子就轰然倒塌了,可怕的情景就发生在他的眼前,此后他失语了,整天跟着妈妈不肯离开半步,而他的妈妈为了能下地干活,也不懂孩子的心理,烦了就打他。金博士说:你们来了太好了,赶紧帮帮他们吧!第二件事是在汉旺重灾区群力村有个小孩,父母在地震中双亡,他是人们从废墟中挖出来的,他自己也严重受伤,现和奶奶住在一起。政府已帮他治疗着身体上的伤痛,但他们发现孩子心理上的伤更难以治愈。

回来后,我立即把这些情况向张老师冯老师反馈了,我们也紧急行动起来。

南京市实验幼儿园 王 玮

体会着心灵的净化

2008年7月20日

今天是我来到这里的第5天了,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的我在辛苦的工作中体会着心灵的净化,从小一直生活在比较安逸的环境中,有生以来第一次与遭遇巨大灾难的地区、人们这么零距离地接触,这里的一切都深深地触动着我的灵魂。

坐在车上,经过近一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三合村支教点,这是一所由一批信仰基督教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帐篷学校,分为幼儿园、小学还有中学。车门刚刚打开,就听到许多孩子开心的欢呼声:“彩虹姐姐来啦,彩虹姐姐来啦!”因为是第一次来,孩子们还不认识我,有几个孩子好奇地打量我,我微笑地看着他们说:“小朋友,你们好!我是……”我还没来得及说完。突然听到一声浓浓的四川口音说:“你是月亮姐姐!”原来有人发现了我的胸牌上画了一个月亮,其他的孩子也马上跟我热情地打起了招呼:“月亮老师!”此时的我心里甜丝丝的,这里的孩子好热情。放下带来的教具,抬眼环顾了一下四周才发现想象与现实之间实在太遥远了,这个所谓的帐篷教室其实是用红蓝相间的塑料布围成的不足20平米的区域,凹凸不平的水泥地上有几大片昨晚下雨时渗进来的积水,孩子们已经整齐地坐在椅面斑驳的成人用的老式木椅上,用期待的眼神望着我呢。接下来我和这28位孩子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上午,大家做起了《中国队加油》的早操,开心地玩着音乐游戏《小熊在哪里》,每位孩子还用画笔涂了一束美丽的鲜花。我们将孩子们的画贴在了周围的塑料布上,孩子们高兴地拍起手来,似乎这个简陋的帐篷又变成了他们曾经的那个洒满欢笑的乐园。

虽然无情的地震使他们暂时失去温暖的家、明亮宽敞的教室,他们没有玩具,没有课桌,甚至没有一把属于他们的小椅子,但是他们同样渴望关怀、渴望爱.更渴望他们应有的快乐童年生活。

南京市鼓楼幼儿园 崔威威

心生敬意

2008年7月22日

车从德阳出发把我们一拨人送到什邡市再到三合村,已经九点十几分了,孩子看到我们过来了,都兴奋地跑过来迎接我们。一个善解人意的小姑娘把我们带进了“教室”。说是教室,其实是一间很阴暗潮湿的小帐篷,地面是水泥地,周围是彩色的塑料布围着,有电,还有一个很新的电风扇。带着孩子们认识了新老师――月亮姐姐,只要看到我们的大篷车一停,孩子们就欢呼雀跃,他们对每个来的老师一样的欢迎,并没有陌生感,他们只要看到我们仿佛就看到了快乐!

今天进行的第二个活动是涂色,因为之前没有了解孩子们的水平,所以担心他们不能较好地达到我们的涂色技能要求。但出乎意外,好几个男孩子涂得特别仔细和认真,连今天新来的一个三岁的小姑娘,在我们来之前哭着喊着要回家,也被五颜六色的色彩给吸引了,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涂着,时不时地还问我:“你看我涂得怎么样?”我们的桌子就是我们的椅子,这些椅子上写着“土中”和一些字母与文字,我估计是离这里不远的土门镇中学支援的椅子。这些孩子不分年龄都背着一个书包,一来就把书包挂在椅子架上,因为椅子相对较重。所以也就不用担心书包会随着椅子翻倒了。只是可怜这些孩子,在变换座位队形的时候,要吃力地搬起它们。

我们在活动结束后把孩子们的作品都贴在了彩色塑料布的内侧,而隔壁还在修一间这样的屋,估计也是作为教室用的吧。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贴在“墙”上,很开心地和家人一起回家了。

今天最让我敬佩的是一直在这个点支教的鲁老师。看样子她也与我们一般大年龄,她来自深圳,是虔诚的基督徒,就像第一次和我们告别时说:“上帝会保

佑你的!”一样,对我们很谦和,讲话语气很温柔。今天她带我们看了她们的后营方阵,他们的学校里既有幼儿园也有各个年级,还有“办公室”“卧室”“厨房”,都是一顶顶简易的帐篷,两个人合睡一张床,他们还有“浴室”,是怎样的浴室,就是一块更小的彩色塑料布围着,地面铺着砖,上面放着大桶,仅此而已。不免让我心中一酸,但更多的是心生敬意。

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幼儿园 童莉娅

那一刻我哭了

2008年7月30日

每天都走的同一条线路,7:40准时从驻地出发,赶往安县京安小区灾民安置点。组织孩子们打了一套武术拳,孩子们特别感兴趣,大孩子动作干净利索,吼声铿锵有力;小孩子也跟着比划,乖巧可爱;没有录音机我们就用MP4插到耳麦上把声音扩出来,丝毫没有影响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在接下来的户外活动“好玩的纸板中”,孩子们的情绪特别高,对小小的纸板能玩出那么多玩法非常开心。我们精彩的活动也吸引了一群香港志愿者,他们送上了雷鸣般的掌声。

活动结束10点半,我们又赶到了游仙区教师培训地。说实话,当时我们相当的疲惫,每天超强度的工作,晚上还有集体备课、准备教具、反思当天活动、写日志,忙完都是深夜1点2点了,早上6点起床,进行新的工作……虽然觉得非常有意义,付出那么多很值得,但是身体上的透支信号在不断闪现。

下午1点半,教师们纷纷赶来了,他们那股好学、乐学、勤学的态度深深感染了我们,打起精神,把最好的状态展现给他们,竭尽所能地把最好的与他们分享、交流。教师们非常的激动,整个会场被我们的活力所感染,特别是最后分组展示把培训推向高潮。我们这组的教师们积极地出谋划策,共同制作出好看、实用的教玩具。我们还分组展示了自己的作品,教师们的自信、快乐深深感动着我和大家。

培训即将结束,也将结束游仙区三天的培训日程。教师们非常的激动,一位中年教师用她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重庆的老师们带给我们的是快乐和自信,是尊重和理解。虽然只有短短的3天,让我们学到了3年都学不到的东西,非常感谢你们!”说完深深地鞠了一躬,全场掌声不断,持续了2分钟。那一刻我哭了,在场的老师都哭了。

今天唯一的男教师也真诚地谈了他的感受,他是那样真诚――把要说的话都记录在本子上。他说“有爱心的人是最美的,所以重庆的6位老师是最美丽的人……”多么高的评价,听到这里我们6位战友对他也深深地鞠了一躬。感谢他们的认可和尊重。

老师们久久不肯离场,那种情谊很难用简单的词来形容,我为这次绵阳之行感到非常荣幸,让我学到了坚强、乐观、自信,真是不虚此行!

上一篇:概念图在幼儿园教与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小班综合活动:有趣的鞋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