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频同步广播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应用

时间:2022-03-27 01:37:38

调频同步广播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应用

摘 要 以往的调频同步广播技术很难达到理想的覆盖目的,因此相关技术必须向精密方向转变。相关技术的应用,使延时精密调控成为现实,从而从动态上实现精密程度的同步目标,使覆盖功效有了很大提升,从而满足了新时期广播事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 调频同步广播;发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8-0023-02

相关无线工具的传播和无线信号的覆盖不仅是影视传媒的基本保障,也是国家发生特殊情况时作为政府理念的传播者和相关人员动员者,起到运用舆论工具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各层面团结的作用。

1 重要性概述

城建的急速发展使得广播传输信号在穿过高层建筑的时候受到了严重的遮蔽;城市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各种信号传输设备投入使用,造成了多数城市信号传输环境干扰不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无线广播已经无法满足听众的高质量需求,因而听众流失量极大。从传统角度来讲,提高无线频率覆盖率的方法是将传输功率和发射高度提升,但如此做法带来的后果就是会对原本已经糟糕的传输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还会对航空行业的信号造成干扰。因此,这种强行提升发射功率的方案不具备应用价值。正因如此,在同一发射频率上,增加小型功率的信号发射机器,使它们发射的区域重叠,实现同步均衡覆盖,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

2 调频同步的优点

2.1 扩大覆盖范围

由于增加了发射机器的数量,产生重叠覆盖的效果,可以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参数进行调整,比如覆盖区的面积、地形和高层楼房的分布状况等。如此便可以达到均匀覆盖的目的。

2.2 不干扰现有的传输环境

在进行重叠传输的时候,每台发射机器的功率相对较小,因而在提高听众收听广播质量的同时,可以保证原有的信号传输环境不被破坏。

2.3 传输距离长

经过现实调查,调频同步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几百公里的道路上进行覆盖传输,让身在旅途的听众可以不用转换调频就可以保持对节目的持续收听。

2.4 费用低,好管理

单台小型发射设备和一台大型发射设备相比,在价钱上要少很多,这就达到了节省成本的目的。由于在实行同步传播的过程中,运用的是多台发射设备,因此其中一台机器发生故障,影响到的区域也只是很小的面积,不会对整个覆盖区域造成严重的影响。

3 新技术的发展

3.1 发射质量改善

数字调频激励器的应用使相关同步指标得到很大改善,比如频率和导频两个同步指标。同时,对于信号传输过程中出现的声音失真、传输噪音等技术指标得到较大改进,这大大提高了信号的发射质量和听众收听质量。

3.2 数字音频传输技术的应用

音频SFN服务器/适配器设备的应用,可以将GPS体系中的“秒脉冲”时间标准融入到传输流,从动态上让延时实现自我调整,实现体系时间同步的目标,完成整个体统的有效调试,让工作量得到保证。通过此技术的现实应用,改善了差异传输链路下如何实现延时自身调控的问题,是一种可以广泛应用的问题提破解方案。

3.3 改善设计理念

新技术的突破,要求在进行设计时要坚持以系统为主体、同步调整设计为侧应的理念。对于系统集成的各方面,要坚持以标准化和可扩展化为重点,使系统能满足现实应用的要求。

4 基本理论

4.1 载频问题

经过实践证明,两套频率相同的发射设备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载频发生偏差的现象,这个频率偏差在音频的区域中进行传输扰动,在收听设备中形成差拍扰乱现象,使正常的播放信息受到了较为强烈的干扰。

4.2 已调波相位差问题

两台发射设备发射出的已调波的信号传输相位出现差异,接收设备接收到的时间也出现偏差,两者之间产生的相位差别信号在接收设备之内相互重叠,造成失真状况的发生,此种失真的轻重,一方面受到时延差的影响,另一方面与调制频率的情况也不无关系。

4.3 已调波频问题

实践证明,电波的干涉和受其影响产生的驻波是常见的现象,虽然同步技术得到了应用,但也无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尤其是在两台发射设备的信号重叠区域出现的驻波的相关指标偏差更为明显,这个指标就是峰谷电平差。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峰谷电平差甚至会出现接近零的现象。在谷点场强的强度地域接收设备的灵敏范围的时候,较为强烈的噪音就会出现。因此,采取同步技术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就是使相关区域内的场强在比接收设备灵敏度高的地方可以实现理想接收的目的,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场强有足够的强度。

5 相关技术的思路和方案

5.1 技术思路

动态播出与精密相结合是对同步技术相关工作者提出的重大挑战,其最佳设计思路并不是逐个分别采取调制措施,而是将相关的调制工作最先进行,之后将经过调制处理的载波信号通过传输设备传输到各个传输站点,结合精密载波高速同步手段和延时之后在传输站点进行传输,如此便可以使基频、调制频偏外加时延三者达到完全一致,也就实现了传输同步的精密要求。

5.2 转发工作站方案

精密同步实现的关键实现手段是共源调制技术的应用。在精密度方面,其运用完成了短时间内调制时延偏差和频偏的目标。受信号的传播渠道和长度影响,时延调整有其根本必要性。此时,时延的调整要通过相关的精密引导仪器来实现。

发射通道中的调频信号经过第一个混频器1转化为相对的低频信号,之后通过A/ D转换,达到让模拟中频向数字化中频的转变,如此,新转化的中频就可以通过缓存器来达到时延的准确性和便捷性调整。时延调整完成后,新的数字化中频信号再通过回路转向,通过A/ D转换,使该信号转化为模拟中频,然后运用锁相环3将其转化满足需求的调频信号,调大传输功率之后,就可达到精密同步的目标。

6 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广播的收听要求越来越高,这给广大广播从业人员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对调频同步广播相关新技术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优点,对相关新技术的突破进行描述,概述了相关技术的理论依据,进而找出相关的设计思路和具体方案。

参考文献

[1]张佳.调频同步广播系统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中山大学,2006.

[2]张雄.同步调频发射点远程监控系统[D].华南理工大学,2005.

[3]崔越,王劲萍.大连地区的调频覆盖与发展[D].电声技术,2008,32(3):83-85.

上一篇:抢救媒体资料迫在眉睫 下一篇:深度报道在行业类报纸中的重要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