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西柏坡

时间:2022-03-27 01:23:17

这个小山村位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的交汇处,静静地伏在一片向阳的马蹄状山坳里,周围环绕着松柏蓊郁的山峦,一条蜿蜒清澈的河水从村前流过。这就是曾被聂荣臻元帅称作“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的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

西柏坡西扼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距华北重镇石家庄仅90公里,交通方便,易守难攻,既适宜危急时刻向山里撤退,又便于顺利时向城市进军。种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它在上世纪40年代末,成为了中国共产党“解放全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史书记载,西柏坡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因村后坡岭上翠柏苍郁而得名。

静穆地站在60年前的办公桌前,桌上日历翻开的日子是1949年3月23日,这是60年前乘着那辆绿色吉普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总部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的日子。临行前的一夜,只睡了四五个小时,却精神矍铄,他兴奋地对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说:“退回去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要考个好成绩。”

和他的战友们进入北京以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实践中,考出了一个非常好的成绩。

如今斯人已去,西柏坡却并不寂寞,上到新中国的几代领导人,下至普通老百姓,都纷纷来到这里追忆、凭吊和缅怀。在青山绿水间,在脚下坚硬的黄土上,在平房小院和屋内简单的桌椅陈设里,汲取着精神和思想的营养。

尽管来西柏坡之前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我还是被它的简陋所震惊,它是那样狭小,整个中共中央驻地只用两个小时就走遍了,当年领袖们办公兼居住的院子是那样小,屋子是那样小。他们使用的家具是那样的简陋,木桌、木凳、木床,桌上是笔、墨和纸,没有一点多余的东西。稍微奢侈一点的用具,一定是从敌人那里缴获来的,比如房间的办公桌、沙发、茶几,朱老总屋里的金属桌凳,邓颖超办公室桌上的交直流两用收发机等等,都是的战利品。

西柏坡狭窄、简单、朴素的代表要数中央军委作战室了,这个当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指挥部就设在一所普普通通的农舍里,可以用“一二三四”来概括:一部电话机、两张地图、三张木桌、四间土坯房。那三张木桌,一张为作战科用,一张为情报科用,另一张为资料科用。曾戏称:“我们的指挥所不发兵,不发枪,只发电报就把老蒋给打败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墙上的地图,据说它们全都是从敌人手里抢来的,那上面缀满了红蓝毛线,因为当时条件简陋,红蓝笔短缺,工作人员就用红蓝毛线在地图上作标记来显示敌我对阵的情况。还没听说过中外战争史上哪一国哪一军有过如此绝伦的军事器材呢,遥想当时的南京国防部大楼里,身着全毛将校呢的高级将领,围着呢绒大桌,趾高气扬地坐在真皮沙发上,有的手捧着进口咖啡,有的悠然吐着烟圈,一个个都是不可一世的样子……然而也就是在这种自负和傲慢中,他们苦心经营的一个个战略计划、一道道坚固的防线以及装备精良的军队,便土崩瓦解、灰飞烟灭了。淮海战役被俘的原第十二军团司令黄维来到西柏坡,目睹了这间不足30平方米的作战指挥部后感慨道:“蒋先生必败!必败啊!”他的弦外之音感叹的不是武器,而是人――有着坚定信仰、不怕牺牲的共产党人。

西柏坡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收获饱满而丰硕的思想。

上一篇:百岁老人王顺英的长寿之道 下一篇: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女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