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功能紊乱性疾病(1)

时间:2022-03-26 11:50:14

1. 大宝的腹痛是怎样引起的?

大宝今年3岁,平时爱吃冷饮,进食不大按时,贪玩,零食多。近2周开始每天腹痛1~2次,每次持续七八分钟,两次腹痛之间没有异常发现,后来腹痛时间延长到30分钟,有时面色苍白,屈腿,伴有恶心,但无呕吐。家长带孩子到医院仔细检查和化验,没有发现异常。后应用健脾理气中药治疗及限制冷饮和零食,腹痛未再发作。原来大宝腹痛是因为肠痉挛引起的。

原因

⑴可能与体质或食物过敏等因素有关。

⑵喂乳过多或暴食,大量饮食进入胃内,超过了胃消化功能的极限,导致食物消化不良,进入肠道后发酵、积气,引起肠管平滑肌痉挛。

⑶上呼吸道感染时,胃肠消化吸收功能降低,若喂养不当也易引起胃肠蠕动异常,致使恶心、腹痛。

⑷腹部受凉也会引起肠痉挛,肠寄生虫毒素刺激也可成为肠痉挛诱因,引起腹痛。

特点

⑴肠痉挛性腹痛多见于小婴儿至学龄儿童。

⑵腹痛特点为突然发作,发作间歇期缺乏异常体征。

⑶肠痉挛发作时应与外科急腹症等疾病相鉴别。

对策

⑴饮食调理,治疗疾病,减少诱发因素。

⑵应用阿托品、颠茄酊等止痛药可使肠痉挛得到暂时性缓解。

⑶中医称肠痉挛性腹痛为气滞性腹痛,以理气健脾消食治疗为主,常用中药为白术、香附、乌药、元胡、鸡内金、广木香等,可以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2. 周期性呕吐是怎么回事?

周期性呕吐是一种顽固性呕吐,多发生在3~11岁的小儿。其原因:①可能与遗传或体质因素有关,有的患儿有家族遗传史,如患儿有兄弟姐妹,也常有同样的呕吐史;②过食、饥饿、疲劳、便秘、剧烈体力活动、精神受到刺激等也会诱发呕吐。

诊断

⑴患儿反复发生呕吐,每日吐数次到十数次,约持续数天后不治疗也可自愈。

⑵一年内发作数次,发作间期完全正常。

⑶呕吐多很剧烈,摄食及饮水均全吐出。有时吐出物含有血丝或胆汁,严重的吐出鲜血。

⑷患儿常伴口渴、头痛或腹痛。吐重者很快引起全身乏力、精神萎靡、嗜睡。反复呕吐不进食会引起脱水、酸中毒或碱中毒。

⑸应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顽固性呕吐。

对策

⑴顽固呕吐的小儿需要禁食4~8小时,其间少量多次给予凉开水、凉糖水。在舌面滴入姜汁也有止吐效果。灭吐灵、吗丁啉等均有较好的止吐效果。小儿不吐后可以试吃饮料,逐渐增加流质食品,如牛奶、藕粉等,再逐渐喂半流质,5~7天后可以恢复正常饮食。

⑵针灸治疗周期性呕吐也很有效,常用的穴位有中脘、天枢、内关、足三里等。常用中药有藿香、苏梗、竹茹、陈皮、姜半夏等。中成药有藿香正气丸、人丹等。

⑶患儿多数体质虚弱,平时需注意营养,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鱼、蛋、精肉等,还要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一些健脾理气的中药有增强体质、预防再发呕吐的效果,如黄芪、太子参、山药、炒白术、陈皮等,可辨证论治。

3. 宝宝厌食是不是病?

孩子的食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患病外,环境、情绪、遗传等都会影响食欲。

厌食最常见的原因是孩子未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零食过多,饭前糖果,边吃边玩,吃饭训斥等都影响进餐食欲。

早产儿食欲中枢发育不完善、长期慢性疾病如结核病、慢性肾炎、慢性肝炎、胃肠道畸形等均会影响食欲;有些急性病也会影响食欲,随着疾病好转,食欲也会增加。

除针对病因治疗原发病外,主要是恢复消化功能,如中医药疗法、捏脊疗法,并应注意改善饮食习惯,建立规律的生活制度等。改进烹调方法,使食物色香味美,会逐渐增进厌食儿童的食欲。

4. 怎样纠正小儿偏食?

偏食是指孩子爱吃某些食品,不爱吃另一些食品,或喜欢吃一种调味,不爱吃另一种调味。如有的孩子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蔬菜,有的爱吃甜食,不爱吃咸食。

偏食不是病,而是一种不良习惯,可以影响各种营养物质在体内的吸收。尤其是儿童时期,生长发育旺盛,偏食可造成某种营养缺乏,甚至引起生长发育障碍。小儿出生后对食物并无挑选能力,养成偏食的习惯与父母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所以家长首先自己要纠正挑食的习惯。家长在与孩子吃饭的时候,要避免说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不要给孩子留下“爱吃”、“不爱吃”的印象。

对策

⑴家长在进餐时应有意识地培养和教育孩子荤菜素菜均食,有啥吃啥。

⑵对那些不爱吃蔬菜的儿童,家长要耐心告诉他们,吃了蔬菜就会长高,身体会强壮。家长的语言暗示对孩子影响较大,所以家长在相互谈论时,可以利用孩子在的场合下多谈偏食的害处,鼓励小孩什么东西都吃。

⑶对那些偏食较顽固的孩子,也可以适当用奖惩的办法,如果孩子要外出玩耍,那么家长可以提出先吃平时不爱吃的食物,再满足孩子玩的要求。

⑷由于偏食习惯不同,可将偏食小孩聚在一起,他们看到自己不爱吃的菜,别的孩子吃得却很香,也会尝试起来。

⑸改进烹调方法也有一定效果。如不爱吃蔬菜的小孩,可以将菜做成菜馅,包饺子、煮馄饨,孩子就会喜欢吃。

⑹在进餐时应有良好轻松的气氛,千万别批评或打骂孩子,让孩子心情舒畅地用餐。

(待续)

上一篇:准妈妈必读(21) 过期妊娠――分娩时间异常(二) 下一篇:女性上网勿忘养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