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草市”街的变迁看戏曲服装行业

时间:2022-03-26 07:31:07

从“西草市”街的变迁看戏曲服装行业

摘 要:位于北京市宣武区珠市口大街附近的“西草市”街,由于独特的戏曲环境,戏曲服装行业逐渐在此集聚,形成了“戏曲服装一条街”。但是,随着时代变迁,这条戏曲服装街已逐渐走向了没落。本文以“西草市”街的变迁为切入点,折射出现今的戏曲服装行业的现状,以及分析现状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戏曲服装;“西草市”街;京绣;京剧

中图分类号:J8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023-01

一、为何戏装店聚集在西草市

在说明戏装店为何聚集在西草市之前,需要说清楚的是西草市所在的宣南地区的戏曲环境。

首先,宣南地区有独特地文化环境。宣南,是一个文化上的概念,大致指的是两区合并前宣武区的范围。早年间说: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唱戏的不离百顺韩家潭,说的是梨园行唱戏的名角住在胡同中的百顺胡同的和韩家胡同的多。乾隆时期,四大徽班进京,当时的四大徽班均落户在了宣南地区。最先进京的三庆班住进韩家潭;以后,四喜班住进了陕西巷,和春班住进了李铁拐斜街,春台班住进了百顺胡同。据西城区首次摸底,将这一数字提升到了112处。而这个数字背后所反映的是:绝大多数的京剧名伶居住在了宣南地区。像是辉煌时期的四大须生、四大名旦均在此处居住过。

其次,宣南地区有众多的戏园子。这和一项规定有关:清朝禁止内城开设戏园子。于是,戏园子只能开在外城。外城的前门因与六部相近,并且周围多会馆,商人密集,因此从这里开始蔓延。逐渐的,处于外城的宣南地区戏园子多了起来。“自1910年至1935年,天桥陆续建起戏园子20余家”。

众多的戏园子吸引着名伶、戏班在宣南地区演出、驻扎,而越来越繁荣的演出市场推动着更多戏园子的修建、繁荣。于是,宣南地区,名副其实成为了梨园圣地。

二、西草市街前世今生

在西草市,唯一的国营服装厂――北京剧装厂,是整条街规模最大的制作戏曲服装的店面。后,戏装厂的一些职工,以及外来的一些做戏装的人员在此处聚集,逐渐形成了西草市剧装一条街的局面。在辉煌时,曾经西草市街东西两侧以及临前门大街的外侧街道均有许多订做戏装的摊位。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叶,对前门大街、西草市大街进行了拆迁改造。原先临前门大街和西草市街西侧的服装店,已全部搬走,成为地铁8号线工地以及前门大街马路扩展后的一部分。并且即便是东侧,东侧南段也已全部变为民居,只有东侧北段聚集着戏装店。

西草市街自北向南,有店名的戏装店为:三友戏装店、北京戏装厂、百花戏装厂、义丰剧装、久春戏装店、京艺中原、采韵戏衣庄、广安剧装、昌德艺苑、京徽宝戏装店、胜利春剧装、金穗坊。还有两家店并未标出店名,合计共14家。

在这条街中,“久春”戏装店时间最久,与“三顺”、“双兴”、“德光”并成为四大戏衣庄,成立于清朝末年。之后被张济民”父亲盘下经营。1956年公私合营,“久春”归入戏剧生产合作社。上世纪90年代,张济民夫妇让“久春”重新开张,一直传到今天。

北京戏装厂是这条街最大的戏装厂,也是唯一的国营戏装厂,位于西草市胡同北口、半壁店与西草市交汇处。原先,戏装门市店边上的楼房也为戏装厂使用,但现已出租变为一个宾馆。在与西草市相接的半壁店内,有北京戏装厂的办公人员,并无戏装制作车间。

搬离西草市的戏装店,一部分店面并未消失,而是搬到了其他地区。比如桂记等几家店搬到了天桥地区。相比于西草市那边是有优势的。比如说在这附近有天桥剧场、德云社等演出场所,而且天桥的知名度要比西草市的知名度高很多。和其他的传统艺术聚集在一起,再加上政策的支持,会带来更多的市场的。

三、西草市因何没落

毋庸置疑,戏曲服装制作的手艺在走下坡路。比如做一件蟒,确定了样式之后,在蜡纸上画样子,然后用特殊东西将图案刷到布上,送到郊外或者外地的绣娘手中刺绣,绣好后进行剪裁缝制。在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便是刺绣这块。京剧服装用的是京绣,现在做京绣的活,无论是西草市还是北京其他地区戏装店,大多送到郊外或者外地去刺绣。伴随着京绣老手艺第二代第三代人的相继去世,出现了断档的现象。并且因为刺绣工期长、收益少,越来越少的人从事这行业,这门手艺在走下坡路,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戏曲表演行业呢?戏曲服装从形式上有变化,从本体上提升,是因为有流派。流派都会有自己私房的行头,好多服装都是根据流派传下来。后、八九十年代,京剧萧条,戏曲服装特别是京绣服装也会退化。京剧衰弱,因为新的流派不再产生了,京剧服装新的样式就没有产生。

新陈代谢是任何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走过繁华时期的戏曲服装行业,最终也会走向消亡。有人说让体体面面地走进博物馆吧,这样能把辉煌留下。我不赞成这样的说法。时间会将辉煌的事发酵得更辉煌,而那些辉煌之后的强弩之末,终将留下的只是一个数字。我只能祈祷,戏曲服装行业,能像元杂剧、明杂剧一样,虽然消失了,但是为新的艺术形式产生充当一块强有力的奠基石。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宣武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宣南文史》。

作者简介:

宋 蕊(1993-),女,北京人,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2012级本科生,广播电视新闻专业。

上一篇:新时代中舞台美术设计的改革创新 下一篇:浅谈维吾尔族舞蹈的体态特征――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