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京城“贵”三分

时间:2022-03-26 07:22:52

京城米贵,居大不易。这是唐代一位大诗人自我调侃的话。他所在的京城,是当时的长安。我在这里,是借他的聪明话来调侃我自己。京城的大米,也许不会比其他城市的更贵,但京城的生活、做人的成本却有可能比任何城市都高。

因为,北京太大。有容乃大,京城包容了所有,也包容了你我他。具体到每一个人过日子的一天又一天来说,真是大有大的难处。首先工作的成本就很高。在城里工作、郊区居住的人占非常大的比重。以至于像我所在的回龙观小区,被语意暧昧地称为“睡都”。而这样的“睡都”其实星罗棋布,分布在京城四环五环外的四面八方。

“睡都”里,除了老人小孩,以及极少数在家办公的人,大多数的人不能安然睡到自然醒。在我每天早晨锻炼时,身边步履匆匆的人,几乎都是大梦初醒,很迟钝的样子。而他们的手里很多还提着小兜兜,装着早餐的点心和酸奶,甚至还备有中午的盒饭。每天,他们要赶在上班时间到,就必须提前两小时出发。也许实际的路程只需一个小时,却还得留出一个小时为堵车做准备。上高速的路口,每天的车龙让人心惊。而地铁站里,稍微矜持的人的命运,就是连冲三次都没能挤上地铁,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到最后真是想死的心都有。因为,一个月的考勤奖,眼看着就成了落花流水,全泡汤了。

所以,有很多人采取避开高峰期的迂回战术。要么,比谁都早;要么,比谁都晚。

中关村一带写字楼里的老板几乎都已经默认了这样一个事实,就是有一大部分白领金领,他们姗姗来迟,差不多赶在午餐前抵达。但是,他们下班的时间也几乎拖了三小时左右。老板算算自己也不吃亏。重要的是,到他们下班时,已经避过了下班的高峰期。一箭双雕,皆大欢喜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就说到了生存成本之二,生活的成本也很高。衣食住行,每个月的交通费,是一笔不大不小的开支。每个月的住房按揭成为很多人最大的心痛。食在北京,是有口福的。全世界的美食这里都有,但,你能常去坐坐的,也就三五家经济型小餐馆。而衣着,在家里当然可以穿10元钱的地摊货,出门亮相,总还应该有两套拿得出手的品牌衣服。京城四季分明,所以,我总羡慕四季如春的广州的女友们,光着装费就省了很多。

所以,在京城生活的人,朋友尽管有很多,但见面的机会其实是不多的。说是人情淡漠,其实是不敢太热,否则做朋友的成本也很高。我请朋友吃一顿饭,总是斟酌再三,因为,你让他打车从东城赶到西城,或者从南四环赶到你北五环,时间的成本,金钱的成本,你不用算,就知道大概有多少。所以要不是特别的理由,同住京城的朋友,一年见不了几次面。友情的维系靠的是煲电话粥、发短信。所以呢,我通讯费月月超预算,也不敢恼。

但是,京城还是有志气的人生生不息、努力挣扎和坚守的一个地方。因为它大,它会给你机会。有了机会,你就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果你有梦想的话。

人常说,你要在北京成了,你在中国就成了。正如你要在纽约成了,你就在世界成了。张艺谋、巩俐,就住在你家的隔壁,他们的起点也不比你高多少。他们能成,你为什么就不能成?

(摘自“搜狐读书” )

上一篇:全民偏爱运动鞋 下一篇:只同居不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