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考验的俄罗斯银行业

时间:2022-03-26 03:05:06

面临考验的俄罗斯银行业

乌克兰危机引发了美欧国家对俄罗斯的大规模经济制裁,紧接着爆发的国际油价下跌和卢布贬值又使俄罗斯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对于和经济形势关系紧密的俄罗斯银行业而言,危机之下难以独善其身。俄罗斯银行业的现状如何,未来将何去何从,这些值得我们去探究和总结。

俄罗斯银行体系与市场结构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进行了银行业的改革,建立了二级银行制度,俄罗斯银行兼顾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的职责,负责审核银行的设立,并从金融和会计方面监督和调控银行的经营活动,俄罗斯银行体系主要由大型国有控股银行、大型私人银行、外资银行、中小银行这四部分构成。具体而言,俄罗斯银行体系呈现以下特点。

银行数量不断减少,资产规模相对较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俄罗斯的银行业进行了重组和改革,银行数量1108家下降到2014年的834家。虽然此后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有较为明显的下降,但是俄罗斯的银行业一直保持了较好的发展趋势,银行业总资产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趋势,截至2014年年底,俄罗斯银行业总资产共为77万亿卢布。正如曾任俄罗斯央行副行长的梅尔尼科夫说的那样:“银行改革和重组之后的俄罗斯银行业发展十分活跃,银行业的发展速度大大领先于国家总体经济发展和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尽管银行业总资产近几年持续增长,但是其资产规模仍然较低,虽然同为新兴市场国家,但其银行业总资产占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远低于中国,从资产规模上而言,仍然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银行体系多元发展,国有银行实力最强。与中国情况类似,大型国有控股银行是俄罗斯银行业的主体,其中联邦储蓄银行是俄罗斯最大的商业银行,资产数量和客户数量均居首位,在俄罗斯的银行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以俄罗斯储蓄存款在不同类型银行的分布为例,我们可以发现,国有银行吸纳了超过半数的储蓄存款,其在银行体系中的地位可见一斑。(见图1)

2014年年底,俄罗斯注册资本1000万卢布以下的小银行只有23家,数量比2013年少了6家。中小银行数量不断减少是俄罗斯银行业近几年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由于金融危机之后俄罗斯银行监管更加严格,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更高,相当一部分数量的小银行因为经营不善或无法满足新的监管要求而倒闭或被大银行兼并。外资参股银行225家,其中全资外国银行75家,外资持股高于50%的银行38家,外资银行数量持续下降。

2013年,俄罗斯排名前五的商业银行总资产占银行业总资产比重达到52.7%,前200家银行总资产占比达到94.9%,资产方面的HHI指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是一种测量产业集中度的综合指数)达到107,存款方面的HHI指数为227。俄罗斯银行业的集中度不断加强,一方面使俄罗斯银行业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国有银行股份和比例不断增加,俄罗斯银行业和俄罗斯宏观经济的关联性也在逐步加强。总体而言,俄罗斯的银行体系十分年轻,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相比,市场化程度较高,外资参与程度较高,但从资产规模上银行业总资产较少,且增速较慢。国有银行发展相对较快且占比较大,但外资银行、私人银行、中小银行发展缓慢 ,银行体系发展不均衡。(见图2)

俄罗斯银行业经营现状

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暴跌和卢布贬值使俄罗斯经济形势突然恶化,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的银行业也受到了波及,表现差强人意,盈利指标全面下滑,银行业经营情况不容乐观。

资产增速放缓,盈利能力下降。2014年俄罗斯银行业资产增速出现波动,不良贷款率增加,资本充足率有所下降,银行业资产质量开始恶化。2009年俄罗斯银行业危机之后,银行业总资产一直呈增长趋势,但增速已经有所下滑。从质量上来看,除卢布贬值导致俄罗斯银行业资产缩水外,贷款增速下降也是导致银行资产增速放缓的原因之一。近几年俄罗斯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有所提升,正常贷款比例逐年升高,问题贷款和贷款损失比例明显下降,但是这种资产质量好转的趋势在2014年戛然而止。

卢布贬值与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是2014年俄罗斯银行业盈利指标全面下降的导火索,而究其根本原因则是因为其收入结构不够合理,危机意识不足。近几年,俄罗斯银行业从利息收入中获利过多,而忽视了对非利息收入的发展(见图3),然而2014年由于俄罗斯央行的加息政策以及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飙升,俄罗斯商业银行所能获得的利息收入大幅减少,与此同时,对于非利息收入的经营不善也是银行总利润下降的原因之一,俄罗斯银行业的债券投资业务大幅亏损,2014年债券投资共亏损超过3500亿卢布。此外,俄罗斯银行业的危机意识普遍不足,未能对国际油价走势进行正确的预测或做出合理的预案,同时未能及时通过调整外债结构和规模来规避风险,进一步损害了俄罗斯银行业的盈利能力。

存贷款规模小,贷款需求减弱。俄罗斯银行业的存贷款增速在近几年呈下降趋势,存贷比不高,信贷市场不活跃,融资能力不足。储蓄存款是俄罗斯银行业最重要的资金来源,2014年年底,俄罗斯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8.5万亿卢布,比2013年增加1.5万亿卢布,存款增长绝对值和增速为近五年最低。由于卢布贬值,本币存款的增速下降更为明显,外币存款则增长较为迅速,俄罗斯国内民众对卢布信心普遍不足。

与中国不同,俄罗斯居民更对于资金的使用更倾向于消费而并非储蓄,因此俄罗斯的储蓄余额一直不高。因此俄罗斯银行业的存贷比一直不高,存款难以满足贷款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俄银行业贷款的规模和发展。2013年年底,俄罗斯银行业存贷比为79.3%,呈持续下降趋势。在融资渠道方面,银行贷款所提供的社会融资小于政府预算提供的资金以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融资,俄罗斯的商业银行所提供的贷款在社会融资中占比并不高,这表明在一些基础设施或制造业的资金来源方面,俄罗斯商业银行未能充分发挥融资作用,融资能力还有待提高。

银行资金短缺,流动性不足。由于同业拆借利率升高、资本外流、银行业融资能力不足,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俄罗斯银行业流动性短缺的问题又开始凸显。2014年俄罗斯企业部门与银行部门资本净流出高达1500亿美元,较2013年增加一倍,且由于2014年下半年油价下跌以及卢布贬值,仅第四季度的资本净流出额就高达730亿美元。国际油价开始暴跌之后,掣肘于恶化的经济形势,俄罗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开始飙升,银行间市场近乎瘫痪,莫斯科银行间实际利率(MIACR)在进入年年底开始飙升,一度接近30%,融资成本大幅上升,银行短期流动性严重不足。

对于俄罗斯央行而言,向银行业注入流动性实属无奈之举,俄罗斯阿尔法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表示,“央行并不愿向银行业注入流动性,因为担忧这些流动性将会被用来购买外汇,许多银行可能会变成僵尸银行,导致政府不得不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救助他们”。然而经济形势的恶化促使俄央行在2014年12月将基准利率进一步提高至17%,并且提供了一笔短期的3000亿贷款以及总额3.8万亿卢布的回购协议用以增加流动性。进入2015年以后,随着外汇市场波动性降低,同业拆借利率降低以及流动性需求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俄罗斯银行业流动性危机暂时得到缓解,但是长期来看,俄罗斯银行业的流动性问题依然值得关注。

俄罗斯银行业的问题

2014年俄罗斯银行业经营情况的恶化不仅因为外部经济环境剧烈波动,更是由于其银行业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虽然俄罗斯经济和银行业遭受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很快开始了复苏的过程,银行经营情况逐渐好转,发展十分迅速,然而现在看来,这种复苏是不稳定的复苏,暂时将俄罗斯银行业拖出衰退的泥潭然而却又埋下了新的危机的种子。而诸如俄罗斯银行业一直以来存在的融资能力不足、流动性短缺等问题也未能得到彻底解决。因此,现在的俄罗斯银行业还面临以下问题。

银行体系发展失衡,外资银行发展受限。俄罗斯的历史和政治原因使俄罗斯高度追求经济的独立性和国家经济的安全性,虽然俄罗斯的银行体系是一个高度开放的银行体系,且不断放开对外资银行的限制,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俄罗斯对于外资银行还是心存芥蒂。银行体系改革以来,虽然俄罗斯进行了银行私有化的改革,但是这种私有化改革是不健全的,首先,私有化主要面向俄罗斯本国的公民和企业,然而由于金融工业集团的存在,俄罗斯的私有银行大多被大型金融工业集团所控制,中小银行虽然数量众多,但是资产规模较小,在银行体系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对于外资银行进入银行市场依然设置很高的壁垒。外资银行在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上优于国有银行,在抵御危机的能力上也要强于国有银行,例如在2009年俄罗斯遭受银行业危机时,外资银行的表现全面优于其他类型的银行。与国有银行不同,外资银行更加遵守市场规则,不过多依赖俄罗斯的宏观经济情况,因此宏观经济波动的情况对于外资银行影响相对较小,因此适当发展外资银行的规模,可以调整和优化俄罗斯目前的银行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银行业的整体风险,增加俄罗斯银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收入结构不够合理,过度依赖利息收入。由于俄罗斯银行业采取的是混业经营的方式,因此与中国的商业银行相比,俄罗斯银行业的经营项目也应该更多元化。然而事实并非如此,2009年以后,俄罗斯商业银行大幅减少了投资业务,转而将经营重点转向盈利更大,相对更加安全的利息收入,由于危机之后外国资本市场利息较低,俄罗斯商业银行转而向外国市场进行大量融资,从而获得更高的利差收入,然而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俄罗斯银行业所需承担的外汇风险,随着2014年俄罗斯卢布的贬值,俄罗斯银行业的外债规模激增,虽然2014年全年俄罗斯都致力于削减外债规模,但是这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金短缺的现象。近几年,俄罗斯银行业的利息收入占比依然很高,非利息收入增长缓慢,非利息收入是银行业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的体现,金融危机之后,俄罗斯商业银行以较为激进的方式减少了证券投资类业务的比重,使其收入结构更加单一,利息和汇率的波动对银行盈利能力影响较大,这其实并不符合俄罗斯银行业所倡导的多样化经营的理念,此次银行业经营指标的下滑的原因之一正是其收入结构不合理所致。

信贷市场表现低迷,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进入2013年以后,受累于俄罗斯经济增长降速,俄罗斯信贷市场表现更加低迷,贷款增速持续下降,且逾期贷款数量增加,个人存款增速在2014年有着非常明显的下降,从2013年的18%下跌到2014年的不足5%,下降幅度高达77.4%。由于卢布贬值,俄罗斯央行不得不采取较高的利率维持卢布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贷款的增速。在融资能力方面,各银行普遍缺乏长期再融资工具,筹资成本较高。从俄罗斯固定资产投资来源渠道来看,从2008~2013年,俄罗斯固定资产投资所需的融资资金占总所需资金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在融资渠道方面,银行贷款所提供的社会融资小于政府预算提供的资金以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融资,俄罗斯的商业银行所提供的贷款在社会融资中占比并不高,这表明在一些基础设施或制造业的资金来源方面,俄罗斯商业银行未能充分发挥融资作用,融资能力还有待提高。2013年俄罗斯对非金融类企业的贷款仅占到银行业总资产的35.4%,而同期的中国非金融类企业贷款占银行总资产的比例达到58.7%,而近几年,其非金融类企业贷款和GDP之比也没有很明显的增长,贷款结构并没有很明显的改善,对于俄罗斯企业而言,企业扩大生产所需的资金主要依靠自筹,银行贷款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

银行业外债规模大,缺乏危机应对机制。外债总额过大、外债所占比例过高已经成为俄罗斯银行业的软肋,这主要因为金融危机之后,国外市场的资金成本相对更低,俄罗斯商业银行倾向于在国外市场进行融资。俄央行对俄罗斯银行业进行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俄罗斯各银行资本充足,但是从长期来看,减少外债规模和改善负债结构依然是俄罗斯亟需解决的问题。过多的外债反映了俄罗斯本国银行业流动性不足的问题,经历过几次银行业危机之后,俄罗斯商业银行似乎已经习惯了俄罗斯央行的救助来摆脱危机,然而流动性问题的根源却迟迟未能有效解决。俄罗斯央行未能有效评估乌克兰危机造成的影响和欧美国家对俄罗斯银行业的制裁,未能对卢布贬值和国际油价下跌及早提供解决方案。低估外部风险、决策失误、缺乏应对机制是俄罗斯银行业暴露出的新问题。与前两次银行业危机不同,此次俄罗斯银行业的困境的导火索多是外因导致。面对此次危机,俄罗斯银行业明显应对不足。国内经济下滑与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率使俄罗斯银行业有些忽视了外部风险,作为一个开放程度较高的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外部风险对银行体系造成的损害可能更大。

俄罗斯银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虽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俄罗斯银行业的未来依然值得期待。首先,随着俄罗斯经济实力的壮大,俄罗斯银行业规模和盈利能力也迅速扩大,虽然偶发危机,但是也都能很快从危机中脱身,及时解决大部分问题。其次,虽然俄罗斯银行业在经营表现上存在一定的波动性,但是罗斯银行业在监管方面做的比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都要好,监管理念比较先进,监管法规比较完备,因此一个良好的监管环境为一个健康发展的银行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最后,随着与中国、印度、日本国家经济联系更为紧密,俄罗斯未来经济的稳定性将有所提高,可选择的贸易渠道和能源市场更加广阔,亚洲经济的快速崛起为俄罗斯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与市场,经济前景值得期待,未来,俄罗斯银行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银行业进行改革,布局未来发展方向。

优化银行体系,提高经营效率。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优化银行体系的重点是鼓励非国有银行发展,这样才能促进银行发展的多元化。俄罗斯的银行主要都集中在莫斯科地区,其他一些地区银行分布较少,对于这些地区,应该鼓励地区银行和中小型银行的发展,适当减少国有银行在这些地区的比例,这样可以使国有银行的经营范围更加集中,提高经营效率,而这些中小银行也可以减少竞争压力,提高盈利能力。对于外资而言,适度开放资本范围的管制,提高外资银行在经营范围和自由度。通过鼓励这些非国有银行的发展,致力于建设一个多元化,不同层次次的银行体系。根据俄罗斯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现状,充分利用资金,提高投资收入的盈利能力,并且有效控制风险。非利息收入相对稳定,且不容易受到利息波动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但是目前俄罗斯的银行业在非利息收入的经营上面临业务创新少、业务种类少等问题,应对非利息收入的产品进行积极开发,从而提高非利息收入在银行收入结构中的比例,优化银行的收入结构,提高经营效率。

改善信贷市场,降低外债规模。积极吸收存款,提高贷款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程度是俄罗斯银行业在信贷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开发更多种类的贷款,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贷款政策,使银行贷款可以充分的服务实体经济,既可以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充足资金,又可以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要充分发挥银行的融资作用,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和贷款种类。通过开发不同种类和期限的融资工具,提高银行的融资能力。目前,俄罗斯商业银行普遍倾向于在国外市场进行融资,虽然可以减少银行融资成本,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银行业的风险,相比与中国、印度等国家,俄罗斯银行业更易受到汇率风险、国际能源价格风险等的影响,不利于提高银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因此未来俄罗斯银行业必须调整外债策略,适当减少外债规模,增加外债来源,适当分散外债风险。

完善金融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俄罗斯外汇储备虽然数量很大,但是外汇储备的流动性不足,未来应该持有更多流动性高的外汇储备,从而可以更加迅速有效的抑制卢布贬值。银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整体金融行业的发展,目前俄罗斯的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和完善程度还不够,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相对于银行市场而言规模较小,俄罗斯的债券规模和债券构成还有待完善。俄罗斯的金融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开放,对于外国银行或信贷机构,在充分监管的情况下,应给予其充分的自由性和灵活性,减少政治因素对市场行为的干扰,建立适应不同层次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监管法律。金砖国家在本次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奠定了金砖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同为金砖国家的俄罗斯需要丰富金砖国家之间的金融和银行合作,通过金砖国家共同基金建立互助制度,在金砖国家优先开设银行分支机构,加强金砖国家之间的互通互联,这样有利于减少由于政治风险所对银行业造成的冲击,俄罗斯应充分利用本国的能源优势,积极开展与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合作,建立更加多元化的贸易形式,减少国际能源价格震荡对本国经济造成的影响。

2015年4月以来,国际油价和卢布汇率逐步回升,俄罗斯的经济形势有所缓和,但是经济完全复苏之路依旧漫长。对于银行业而言,经济增速放缓给了银行业反思和调整的时间,妥善处理好各种新老问题,准确把握发展方向,虽遭打击,前景可期。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

上一篇:薪酬管理机制改革必要且可行 下一篇: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控制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