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新的青春之歌

时间:2022-03-26 12:56:11

谱写新的青春之歌

1958年,著名作家杨沫反映知识青年投身抗日救亡斗争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风靡全国,感动了几代青年人。而今,没有了战争硝烟,不再搞运动折腾,停止了上山下乡,改革开放带来物质丰富、生活提高,青年人,特别是毕业的大学生向往大城市、好工作、高工资,应属正常。然而,因为所追求的不能实现而延误了就业,浪费了青春,未免得不偿失。观看《青春无悔》(以下简称《青春》),心灵不能不为之一震。

毕业于扬州大学医学院皮肤病性病防治专业的董淑猛和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徐娜,这两个在实习中相识并相爱的年青人,热爱自己的专业和特长,珍惜青春的时光。为了发挥自己的作用,他们毅然投身于与世隔绝的广东开平市收养麻风病人的农村,双双落户治疗麻风病的玲珑医院并与之签订了15年的就业协议。他们的行为谱写了当代新的青春之歌。

片长近50分钟的《青春》忠实地记录了两个年青人在2006年到2008年的工作、生活片段。难能可贵的是编导者不辞辛苦,时间跨度两年,地域跨越四省,深入现场,不先入为主,不夸大粉饰,始终以平视的角度与时空同步,通过摄像机跟踪、观察、捕捉、记录两个年青人日常的状况,给观众以亲临现场,直观其人其事的感受,发挥了纪录片形象、传真的优势和作用。

客观的记录也要选择时机和角度。《青春》以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的报道和几张主人翁照片辅以字幕交代人物的背景和简历为序幕,简练、醒目。开头则选择2006年春节前夕的时机,记录了在外打工的徐娜的母亲到玲珑村探望女儿和女婿,随后,徐娜的弟弟也来团聚。这样开头非常好。因为家庭最能体现亲情,体现爱。家庭关系的和谐最能打动人、感动人。

《青春》展示两位大学生的人生轨迹是以来自方方面面的爱来串联的。

我们看到,董淑猛和徐娜的家境都很困难,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有相同的基础。他们理解对方,所以能从相识、相知、相爱到追求相同的价值取向。他们爱自己的家庭,尽管生活那样困难,在家人的支持下,他们念完了大学。他们爱社会、爱母校,学习期间,他们得到各种助学帮助。他们懂得感恩和报恩,理解和同情弱势群体。他们意识到,大医院医务人员过剩,基层医院非常需医务人员,有患者的地方才是医生工作的天地。“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在这里工作,这里一样能发挥我们所学到的知识。”他们不但做出这个艰难的选择,而且还与医院签订了15年的工作协议。因为他们想法实际、明确:就想在这里好好地做出成绩。跟随镜头,我们看到,夫妻二人朝夕相处,既要照顾病人,又要自食其力干农活,做家务。生活是艰难的,但二人的精神世界是快乐的。饭后在房间二人唱歌那段记录,特别感人:“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董淑猛和徐娜的亲人关爱他们,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工作,陪他们在村里与病人一起过年。

留守多年、与世无亲的麻风病人们视二人如儿女。正是两人的到来,使这些倍受歧视和冷落的病人们有了家庭的感觉。在自办的春节联欢会上,病人发自肺腑地这样唱道:“徐董医生医学广,有急病人即到房,外敷药油全身通,精神治疗胜处方……”

医学专家喜爱他们,给他们寄书寄信和当面指导;母校爱护他们,分别请他们回母校作报告。

爱,来自自身、自家和大家的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温暖人、鼓励人的精神动力。

《青春》以政府的关爱收尾,偏僻的玲珑村终于安上了有线电视。这里插入病人张叔与所养的两只可爱的小狗互伸舌头逗趣以打发无聊的时间的镜头真是神来之笔,特别动人。有线电视的开通一下子拉近了病人与外界的距离,李婆高兴地说:“我八十几岁了,没见过这么开心的。”

年青人天使般的心灵,靓丽的风采与麻风病人残疾的身躯产生强烈的反差和对比。不回避但也不渲染苦难,而是怀着隐蔽的激情抒写两位当代大学生的爱情和与家人、与麻风病人的亲情、友情――这是《青春》一片富有魅力的高明之处。

上一篇:青春无悔 第4期 下一篇:如何管好站点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