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放思想 创塑产业特色

时间:2022-03-26 06:19:49

深入解放思想 创塑产业特色

深入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是党的十七大的重要部署,更是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建湖正处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要实现新跨越、新突破,关键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核心在于转变发展方式,重点在于加快产业发展、创塑产业特色。2007年12月8日,省委书记梁保华视察建湖节能灯产业时,对我县培植特色产业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因此,我们必须以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推进特色产业的大发展。

一、深入解放思想,以更加科学的理念明晰产业定位

在当前区域经济竞争主要表现为特色产业的差别竞争的情况下,在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必须从重抓企业向重抓产业特别是特色产业转变,从单纯“植树”向有目的地“造林”转变,以更加科学的理念明晰产业定位。首先,在产业的选择上要有前瞻性。特色产业的选择,既要立足地方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更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高端产业发展之路。建湖的石油机械、节能灯具产业近几年来之所以能够迅猛发展,正是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准确把握了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看准了节能灯具、石油机械产业具有的深厚产业基础,大力进行扶持培育。其次,在产业的取舍上要有决断性。“十五”期间,我县的皮鞋、石油机械、节能灯具、花炮、化工、纺织等六个产业拥有一定的发展规模。然而,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针对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走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皮鞋、石油机械、节能灯具三大特色产业,坚决摒弃拼资源消耗、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舍弃没有优势、缺乏基础、市场不佳或是不适应国家产业政策需要的产业。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专项整治化工生产企业,先后关闭小化工企业43家,保留的克胜、永林等8家企业均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或规模骨干企业。再次。在产业的规划上要有科学性。产业发展既要一手抓当前,更要一手抓长远,更多地做打基础、利长远、蓄后劲的事,要注重用科学的规划引导产业集群在高起点上有序发展,着力形成速度和效益、总量和质量同步提升的格局。建湖地处内陆水网地区,地域面积狭窄,建设用地紧缺,环境容量较小。但是,产业优势相对突出,石油机械产业随着全球石油需求的不断增加,正步入新的发展黄金期。节能灯具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为此,县委、县政府坚持扬长避短,放大优势,特邀业内专家,先后高起点编制了《建湖县节能灯具灯饰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建湖县石油机械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有力地加快了特色产业的创塑,确保特色产业的科学发展。

二、深入解放思想,以更加创新的举措提升产业层次

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必须打破传统思维、打破常规,创新思路、创新举措,以高效超常的方法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十一五”末,我县石油机械、节能灯具产业将打造成两个百亿产业。为此,我们将狠抓“四个突出”。一是突出产业链的拉长加粗。产业链条不完整,产业配套能力低,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是制约我县两大特色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开展产业招商,必须针对产业链条中的薄弱环节,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通过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产业发展的集约化优势,不断提升特色产业的竞争力。石油机械产业要围绕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继续在前延后伸上下功夫,积极引进龙头型项目和产业链上的关键项目,推动产品向大型成套装备方向发展,致力将建湖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石油机械制造之乡”。节能灯具产业要围绕“管材一明管一整灯”产业链的填平补齐,加快与飞利浦、欧司朗等国际知名企业的合资合作,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推进产品向终端发展,致力让“建湖照明照亮全球”。二是突出产业载体建设。紧扣园区产业定位,加快“一区三园”载体建设。县经济开发区围绕节能灯具等特色产业,积极推进产业招商,主攻广东欧普、雷士等行业领军企业,加快引进灯具、灯饰配套企业,全力打造节能灯具生产基地。县民营创业园,围绕机械加工特色做文章,加快“西进北扩”进程,全面启动高层厂房建设,目前已成为全省一流的机械加工集中区。高新产业园围绕机械、电子产业加大招商选资力度。上冈产业园加大机械、轻纺、物流企业的招引力度,形成工业与三产服务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三是突出产业技术创新。大力开展产学研活动,采取“前厂后院”模式,与清华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复旦大学等科研院所联姻,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建设,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充分发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作用,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提高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积极实施产业品牌战略,制订国家、省、市级产业品牌发展规划,细排产业品牌发展梯队,着力培植石油机械、节能灯具产业区域品牌,提升产业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推动企业由生产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培养专业人才,充分发挥石油机械研究所作用,提升绿色照明学校办学层次,为特色产业的集群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四是突出产业发展环境优化。加大政策激励力度,对节能灯具、石油机械产业链上实施的重大战略型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对特色产业中的规模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实施个性化、契约式服务。加强资金扶持,高频率举办石油机械、节能灯具专项银企对接会。实行土地要素倾斜,对石油机械和节能灯具产业的新上重大项目、高新项目实行优先供地或申请点供土地。积极开展资本运作,加大特色产业企业上市扶持力度。加大特色产业企业家队伍建设力度,有计划地组织企业家赴国内外知名企业、产业链高端企业学习考察,开拓眼界。定期举办企业家沙龙活动,引导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在行业领跑的同时,带动配套中小企业一起发展。

三、深入解放思想,以更加务实的追求践行产业惠民

特色产业发展的落脚点只有一个,就是富民惠民。因此,产业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富民惠民来展开。产业集群是“中小企业的温床”,是发展民营经济、推动全民创业的“强磁场”。在县域经济中产业集群发展与农村、农民息息相关,产业集群发展可直接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一是产业发展与全民创业相结合。在加快特色产业发展中,必须加大创业配套力度,推进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通过产业集群发展强力推进全民创业。今年,我县石油机械产业将发展小企业180户,实现销售8亿元:节能灯具产业将发展个体户120户,实现销售4亿元。加快中小企业园及民营创业园建设。建阳镇、颜单镇将着力建设石油机械、节能灯具配套基地,通过特色园区建设,加速要素集聚,释放集群效应。二是产业发展与增加就业相结合。就业是民生之本、富民之源。我县目前直接从事石油机械和节能灯具产品生产的小企业和家庭车间达2600余户,从业人员近10万人。我县特色产业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构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带来的不仅仅是地方财政税收的增长,而且还能带来千家万户就业的社会效益。我县将充分利用建湖石油机械研究所、绿色照明技术学校等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法,促进农村劳动力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突出扩大就地转移,重点围绕石油机械、节能灯具特色产业开展技能培训,既解决企业用工问题,也提高农民的非农就业和收入水平。三是产业发展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加快特色产业发展还要摒弃“见物不见人”的传统思维,一方面必须通过产业发展实现财政增长,另一方面还必须集中财力关注民生,解决好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要围绕“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助、住有所居”的要求,着力在政策上机制上进行创新,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力度,通过社保利民、解困济民、稳定安民,让人民群众在和谐安宁的环境中生活,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更多的特色产业发展的成果。从而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新局面。

(作者系建湖县人民政府县长)

上一篇:破解弱势群体住房难题 下一篇:江苏运河水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