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宿舍楼梯间设置形式浅析

时间:2022-03-26 12:22:01

多层宿舍楼梯间设置形式浅析

摘要: 楼梯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楼梯是否满足功能要求。根据本人多年来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多层住宅楼梯设计常会出现一些细节问题,如平面的表达问题、室内地面与室外地面衔接问题及平台和梯段净高问题,本文拟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指出相应的正确处理方法,以保证楼梯的设计质量和使用要求。

关键词: 住宅楼梯; 楼梯设计; 平面表达; 地面衔接; 净高问题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多层宿舍建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建设北路广州铁道车辆厂培训中心院内北侧,北临既有教学楼,东侧为既有单层宿舍,东北为二层办公楼,西南侧均为坡地;本次设计范围为培训中心宿舍楼。场地另布置实作练功场、生活水泵房、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及洗衣房等及室外道路、绿化、停车场等,另行委托设计;

1.1、本工程总建筑面积3271.10㎡;

1.2、建筑层数、高度:地上6层,建筑高度17.10m(室外地面至屋面面层);

1.3、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建筑结构的类别为3类,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1.4耐火等级为二级。

2、设计依据

2.1、2009年4月9日广州铁路(集团)公司计统处发《集团公司职工培训基地设施改造可研方案审查会议纪要》。

2.2、2010年5月10日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发《研究加快广州职工培训基地学员宿舍建设问题》

2.3、现行的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

2.2.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2.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2.3《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

2.2.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3、楼梯平面的表达问题

3.1 二层楼梯平面表达问题

要完整地表达房屋的楼梯平面,对于一般的公共建筑而言,楼梯往往设计成等跑,其平面只包括底层、标准层、顶层楼梯平面; 但对于多层住宅楼梯,由于底层楼梯往往设计成不等跑,其平面除底层、标准层、顶层楼梯平面外,还要另加一个二层楼梯平面,这一点最容易被忽视。

3.2剖切线表达问题

楼梯平面图是平面剖切情况下的俯视图,一般剖切面位于楼层一半稍下的位置,这就是为什么楼梯平面图上行部分总是大半跑而下行部分总是一跑多的原因。当建筑没有通向屋顶的楼梯时,楼梯平面上除顶层楼梯平面图外,其它层楼梯平面图都会出现剖切线,需要说明的是: 按成图原理,楼梯平面上的剖切线应该是平切线,但建筑作图习惯于把它表示为斜切线。

3.3 箭线表达问题

楼梯平面图上必须用箭线和文字标明上下行的方向,很多设计者总是标错箭线方向和文字,出现这种错误主要是由于对平面图的成图原理理解不透彻。楼梯平面表示如图1 所示,箭线和文字标注是指以人站在本层楼梯楼层平台上为参考,从参考面出发,看人在使用被剖视的楼梯段时是上还是下,确定其上下方向; 对底层楼梯平面,两箭线从平面图上看都是指向一个方向,以室内地面作为参考面,对第一跑的剖视部分为上,对台阶为下; 没有通向屋顶楼梯的顶层楼梯平面图,由于并没有剖切到楼梯,俯视的是下层的楼梯,故以顶层楼层平台为参考面,下层楼梯当然只有一个是向下的箭线。

4、室内地面与室外地面衔接

4.1楼梯间地面与室外地面衔接

为防止室外雨水倒灌楼梯间,《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在楼梯间入口处至少保留100 mm 的室内外高差。而在实践中,当室内外高差较小时,为了保证底层休息平台的净空高度又使楼梯的结构易处理,也有把室外地坪直接沿伸到休息平台下,再作向外的排水坡与室内台阶相接的,这种做法一定要解决好楼梯间墙面在室内地坪以下部分的防水。

4.2 楼梯间地面与室内地面衔接

在设计实践上楼梯间地面与室内地面衔接多采用台阶,为满足规范对室内台阶不少于2 级和保证每级台阶为100 ~ 150 mm 的适宜高度要求,这种处理方式以室内外地面高差不小于0.30 m 比较适宜;对室内外地面高差小于0.30 m 的情况,如果入口处至少保留100 mm 的室内外高差,则很难满足规范对台阶的最少级数要求,理论上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坡道衔接较好,这种处理方式要求坡道的坡度小于1∶8,且坡道的转折点离进户门边的距离不应小于500 mm,有时楼梯间进深会加大。

5、平台和梯段净高问题

平台净高是指平台过道面至上部结构最低点( 通常为平台梁底) 的垂直距离。为保证平台净空高度满足不应小于2 000 mm 的要求[1 - 3],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4 - 6]:

5.1 将首层设计成长短跑梯段;

5.2 降低首层中间平台下局部地坪的标高;

5.3 加增室内外高差;

5.4将入口处的过梁做成翻梁,平台梁做成暗梁或采用折板式楼梯。

值得注意的是: 一般情况下对首层中间平台净空高度设计人员都很在意,有时往往忽视了一、三楼梯段之间的净空高度或一、二层中间平台净空高度是否满足要求。如图2 所示是某《房屋建筑学》教材上的例图,就是这种情况的典型。

楼梯段间的净高是指梯段自踏步前缘线( 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300 mm 范围内)至上层梯段结构最低点( 通常为顶棚底) 的垂直距离。我国规定,楼梯段间净高不应小于2 200 mm,起止踏步前缘与顶部凸出物内边缘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00 mm[1 - 3],对前者设计人员一般都不会出差错,后者往往被忽视。如图3 所示。

6、防火设计

6.1本工程属于宿舍建筑,防火建筑高度为17.10m(由室外地面至屋面面层),执行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2建筑物间距及消防道路的设置见建施-002总平面图;

6.3建筑物防火分区的划分为整栋宿舍楼为一个防火分区;

6.4防火分区的最大人数和安全疏散宽度、疏散口数量、安全疏散距离(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房间小于40m),疏散楼梯间为2个封闭楼梯间;

6.5建筑防火构造

6.5.1.防火墙、房间隔墙均砌筑至顶板不留缝隙,除风井外的各类竖井,待管线安装完毕后,楼板进行防火封堵,其耐火极限等同楼板;

6.5.2.防火门、窗、防火卷帘应选用国家确认的定点厂家产品;

6.5.3.室内装修应遵照《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的规定;

7、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楼梯的设计,无论是《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还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 的条文中都只有楼梯的尺寸规定却没有具体的设计方法和标准的制图规则。设计师们只能根据自己地理解和经验进行设计和制图。然而广州职工培训学员宿舍建设工程属于通廊式居住建筑,超过2层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上一篇:工厂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 下一篇: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对策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