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谁把“波磔”给了谁?

时间:2022-03-25 04:52:30

前人对章草的论述中,三种论断是主流:“解散隶体”“凡草书分波磔者名章草”“章草波磔源自汉代正书(汉隶、八分)的影响”。前二者无需再言,而第三点却似乎是最为岿然不动的“定论”。事实果真如此吗?

大量秦汉简牍墨迹的出现给今人的研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细考之,秦简牍中无论字体之正与草,均极少波磔。然而到了东汉,波磔却已经成为了一种极为成熟的用笔和装饰手段。可见,其关键性的转折出现在西汉时期。当代的主流观点认为,西汉时期的标准正书是所谓“汉隶”,而汉隶之于其之前的字体(篆书和古隶)最大的标志是“取横势”――恰是这一点造成了波磔的形成。

如果仅仅就成熟的东汉‘八分书”观,很难理解“波磔源于取横势”之论,因为就秦汉的主流书写工具(较窄的简牍)而言取横势似乎必然造成左右空间的紧迫、不够用,汉人这样的取势本来就有点匪夷所思――汉简越窄、字越写宽、并加上对横向空间要求较高的波磔作为华而不实的装饰性用笔――这岂不是一再为难自己吗?殊不知,秦汉人左手持简、右手执笔作书,要完成竖向笔画是很难的,完成横向笔画(作雨刷状运动)相对却更为容易。这就是汉人放弃篆书和古隶的竖向取势的根本原因――便捷快速。

然而这依旧不能解释“波磔”的出现――横势即便适应了便捷的书写,却何必加上占地不讨好的波磔呢?

这一,点,出土的章草简牍资料作出了有力的回应。众所周知,章草书写速度比正书(汉隶、八分)快得多,而汉代正书从篆到隶的“横势”取舍也影响到了章草,这就造成了章草必然站在用笔难度的“第一线”――狭窄空间中的横向快速书写。这一矛盾让章草的书写者不得不作出调整,从而出现了三种用笔解决方式――“止按”“上挑”与“下拖”。右手执笔决定了所谓横向取势必然是从左到右而非相反。故而作为便捷简化书写形式的章草,―贯以来也就形成了末笔多向右的特点。而所谓“止按”,就是在横画和捺笔的末端接近简牍边沿时戛然而止,作按势或与原行笔方向相反的逆行,故而收笔呈现“垂直方角”(横画时)或“斜右方角”(捺画时)。所谓“上挑”,则是在书写横画和捺笔中采用类似楷书“竖弯钩”的收笔方法。而‘下拖”较为少见,具体形式是类似行草书中右下向出锋“长点”或简牍中偶见的“超长竖”。这种收笔手段较前两种少见,是也由“字字独立”和“左手简牍、右手执笔”所决定的――前者使得“逆行“与“上行”收笔成为章草实际书写的首选,而后者抑制了“超长竖”的出现。再者,长竖也有悖于节约原则,在即使简牍也不易获得的汉代自然只可能作为偶尔调剂的装饰手段。 综上,“止按”和“上挑”笔画在章草快速书写中的首先大量出现,造成了笔画收笔形态的变化,这种变化渐渐从书写习惯和审美倾向上向书写速度较慢的正体侵袭。

上一篇:关于艺术、人生的一些想法 下一篇:如何激发学生课堂上学习语文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