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一次成功的危机公关

时间:2022-03-25 08:04:25

潘石屹一次成功的危机公关

1999年8月,京城地产界发生了一件大事:邓智仁离开现代城以后,利用高额报酬和潘石屹实行“末位淘汰”给销售员带来的压力,同现代城对面的中国第一商城联手,导演了震惊业内的“挖人事件”。

潘石屹回到北京才知道出了大事。负责销售的总经理说大概50多个销售人员一个都没了,全都不见了。而潘石屹给销售人员们打电话,不是关机,就是不接,更有甚者,接了电话,很明白地告诉潘石屹,“就是不陪你玩了”。原来,邓智仁已将现代城的精英销售人员高薪挖走了。

“最后一共走了23个人,还留下来一部分。试想一个大学刚刚毕业的小姑娘,人家一下子给她付上十几万、二十几万的现金(工资)也是挺有诱惑力的。但实际上对于房地产广告宣传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小的数字。房地产广告宣传都是上千万的数字。所以‘中国第一商城’把这些销售人员挖走以后,他们马上就召开了新闻会,说他们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已经垮了,他们所有的人全都跑过来了。然后让购买我们房子的人赶紧去退房,来购买‘中国第一商城’的房子。在我看来,他们这一次策划是非常成功的。”潘石屹在他的书里回忆说。

在出事当晚,潘石屹请被挖走的人吃饭,并沟通无果后,第二天就请了三四个媒体的朋友吃饭。媒体的朋友对潘石屹说:“家丑不外扬,你的这个事情,就不要发消息了吧,不就是挖走了20多个人吗?影响也不是很大。”潘石屹想,他们说得也有道理,于是基本上接受了。可是当天晚上,潘石屹又得到一个消息,被挖走的销售人员被邓智仁请去饭店吃鱼翅了,还要找来媒体记者,开新闻会,说现代城已经不行了,他们的总经理也要跑了。

“当天晚上,一个是他们吃鱼翅,对我是一个刺激;再一个就是他们要开新闻会,对我又是另外一个刺激。”潘石屹回忆说。

随后,潘石屹就写了一封信,这封信的题目叫《现代城的四名副总监被高薪挖跑了》。信的最后有一段话:“现代城的员工,无论我们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我们受到竞争对手什么样的打击,千万不要忘记我们做人的准则,不要忘记我们的使命,也不要忘记客户对我们的期盼。”第二天,他就在《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北京晚报》和《精品购物指南》这几家在北京有影响力的报纸,都买了半版的广告版面。这封信成功地被发出去了。随后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和《北京特快》都做了报道。

事情做完以后,给现代城带来的最大的收获,是现代城一下子凸显出来了。“挖人事件”也成了潘石屹事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当年,现代城全年的销售额达到了18.9亿元。其后,2000年1月8日,SOHO现代城开盘认购时,北京虽正值岁末寒天,但长安街上却连夜排起了购买的长龙。现代城在一夜间成了北京最知名的楼盘,潘石屹成了房地产界最知名的人物之一。

据《危机管理:后危机时代的管理策略》

舌战米高扬

有一次,从日内瓦开会回来,顺道访问莫斯科。在为他举行的一次招待会上,他用英语向苏联人祝酒。

这时米高扬(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抱怨道:“周,你为什么不说俄语?你的俄语很好嘛!”这句话显然是很不友好的。

先是不予理睬,一会儿仍用英语说道:“米高扬,该是你学习汉语的时候了。”

米高扬果然上钩,抱怨说:“汉语太难学了。”

此话一出,马上轻快地说道:“没关系,下回你到我们使馆来,我们将非常高兴地教你。”一下子将米高扬置于了学生的地位上。

据《幽默与口才》

宋子文曾多次挨打

历史学者杨天石先生在对日记进行研究后发现:与宋子文在大部分时间里,关系都极其紧张。紧张到什么程度呢?我们从下面这段对话中或能窥得一二。据说这对争吵了20多年的亲戚,在即将去台湾时,曾有过这样一段十分有趣的对话。

说:“你为党国做了许多事,我都记得。”

宋子文则说:“你打了我几次,我也记得。”

据《世界博览》

刘绍棠贴在家门上的字条

1995年的某一天,我利用去北京出差的机会,去红顶子楼作家公寓拜访著名作家刘绍棠先生。去之前,有文友告诉我,刘绍棠先生在两年前得过一场大病,至今没有痊愈,行走仍需家人搀扶。当我来到绍棠先生家门前的时候,看到门上贴着这样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老弱病残,四类皆全;医嘱静养,金玉良言。上午时间,不可侵犯;下午会客,四时过半。人命关天,焉敢违犯;请君谅解,大家方便。”

据《幽默与笑话》

王闿运说情

王闿运是晚清著名经学家、文学家,曾入曾国藩幕府,后主讲于成都尊经书院、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和南昌高等学堂,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

话说湖南某县一个和尚犯了事,被枷在衙门口示众。和尚急请人去找王闿运帮忙说情。王来到县衙,县太爷对之恭敬如仪,王与县太爷山南海北一通神聊,并无一言涉及和尚。眼见天色已晚,王起身告辞。县太爷执意要将他送出县衙。当王走到被枷的和尚跟前时,突然说道:“这个和尚,枷得好!枷得好!前些日子我和他下棋,他竟一个子儿都不肯让!”县太爷一听:哦,这个和尚敢情还是王闿运的棋友啊!和尚遂得释。

据《文史参考》

科佩:遵守诺言

科佩,法国著名诗人,18M年被选为法兰西院士。

有一次,一位不大出名的作家的妻子跑来找科佩,请他在法兰西学院选举院士时帮她丈夫一个忙。她说:“只要有您的一票,他一定会被选上的。如果他选不上,那他一定会去寻短见的。”科佩答应了这位妻子的要求,在选举时投了她丈夫一票,但她的丈夫仍未能选上。

几个月后,法兰西学院又要补充一个院士的缺额。这位太太又来找科佩,希望他能再次鼎力相助。

“噢,不。”科佩回答说:“我已遵守了我的诺言,而他却没有遵守。因此,我就不好再履行义务了。”

据《外国文学家轶事》

德皇威廉一世妙评日本人和英国人

话说19世纪末,德皇威廉一世自击败法国后,侵略野心正炽。

一日清晨,他轻车简从,突然驾临日本驻柏林的大使馆。守卫仓皇传报,日使好梦正酣,惊闻德皇驾到,急令仆从先在客厅款待,自己赶紧整肃衣冠出谒,请询有何指示。威廉一世笑道:“不过晨起散步,顺道路过此处,其实没什么事。”言毕即刻离去。

又一日清晨,威廉一世故技重施,前往英国大使馆。英使亦尚在睡觉,一听德皇登门,即命仆从请入内室,仅着内衣拜见,并向威廉一世道:“陛下这么早亲到敝使馆来,想必有重要事项,不敢让陛下久候,故先请入室内,失礼之处,尚请见谅。”德皇回答如前,随即径自离去。

事后,威廉一世对近臣提及此事,说:“日本人太呆板,拘执成规,不足畏也。可怕的倒是英国人,他们懂得应变,不是好欺负的。”德皇竟可从两个大使的穿衣觐见,觇知其如何处理紧急情况,进而看出英、日两国的民族性及其作为。所谓决断,即是指此。

据《读者》

萨特:聪明人的聪明通常是对其相貌缺陷的补偿

美国作家戈普尼克说:“对于心灵来说,长相十分重要,聪明人的聪明通常是对其相貌缺陷的补偿,哪怕不过是鼻子太大或长了一对招风耳。如苏格拉底和萨特都是相貌丑陋而用功思考的人,因为他们都希望可以用他们的头脑去弥补他们长相上的不足。”

有一次,长得很帅的加缪看到萨特正在拼命向一个漂亮女孩示好,便问萨特为何不能像他那样在面对美女时,从容一点。萨特则说:“你看到我的脸了吗?如果我能生有一张像你那样的面孔,我又何至于此。一般来说,当长得帅的男子,或是漂亮的女性,从事脑力工作时,我们就会对他们刮目相看,因为我们知道,他们本来是可以选择靠脸吃饭的道路的。”

据《三联生活周刊》

名人悟世语录

要使婚姻长久,就需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拜伦

一个只顾自己的人不足以成大器。

——罗斯金

生活的悲剧不在于人们受到多少苦,而在于人们错过了什么。

——卡莱尔

我发现生活是令人激动的事情,尤其是为别人活着时。

——海伦·凯勒

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观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这种“偶然的机遣”只能培那些有素养的人、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华罗庚

最了解你的人往往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

——金庸

上一篇:杨丽萍从剧场舞向商海 下一篇:责任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