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技能

时间:2022-03-25 04:00:42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技能

摘 要: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再多的知识也不如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技能。特别是在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各项学习认知、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学生的学习技能不仅影响着他们当前阶段的学习发展,而且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小学生的学习技能培养,以便能够提升他们良好的学习认识能力,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学生;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216-01

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后,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认知都有所提升,此时正是学生各项学习技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基础知识积累的关键阶段,识字量的多少、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写作技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本文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学生识字技能、阅读技能、写作技能、交流技能的培养谈一下我对小学生自主学习技能教学的一点认识。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技能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重点,学生的识字量基本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成果。而识字又是对于学生自身学习意识、学习能力要求较高的学习项目,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识字技能,以便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比如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汉字是象形文字,大部分汉字都具有“形意”、“形声”的功能,所以只要掌握了基础的汉字知识,就能够认识其他汉字的意思。这就需要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能够结合汉字的不同部首代表的不同意思,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学习,提升他们的识字水平。比如对于特定的偏旁部首代表的不同意思,“江、河、湖、海、沼、泽、池、汗”等“氵”字旁的代表与“水”有关,认识到了这个,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用农村常见的“渊、潘、浴、溏”等地名名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他们认识到这些内容是与水有关的。又比如在教学“吃、喝、吸、咬、吓”等这些字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词汇都与“口”有关,是代表嘴的意思,这就能够为学生农村生活中常见的“吼叫、唠叨、吆喝、呕吐”等词汇的学习铺平道路,加深他们对于词汇的认知。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教师加强对于学生“形声”字认知的教学:比如在教学“陶罐”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萄、掏、淘”这几个字的读音,让学生对比字形进行分析,认识到“萄”的形声功能,以便学生日后在见到“啕、、、、、”等字的时候也能够准确的读出来,提升学生的识字效率。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技能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提升自身语文素质的重要方法。阅读能力的高低影响着学生的阅读效率,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笔者认为,在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分段、了解文章的表达内容之外,在阅读中也要逐渐学会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等等。使阅读能够促进学生的基础知识、情感认知、合作交流能力的全面发展。另外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高年级阶段的学生要“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而在农村学校,由于学校的硬件设置有限,学生的阅读素材不足,这就需要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建“图书角”,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全班甚至全校每人拿出一本书,这样以来就会有很大一批阅读材料,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有了良好的阅读素材,学生就有条件技能型阅读。另外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阅读心得交流活动,让学生能够相互分享阅读心得,这样以来,相互之间的交流就能够完善大家对于文章的认知,同时这样的活动也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提升学生们的阅读积极的,这也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技能。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写作技能

写作是学生语文技能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怕写作文、难写作文,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学生自主写作积极性的缺少以及教师的不正确引导造成的。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农村,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作素材:家乡的山水、家乡的风景、家乡的风土人情等等都可以是写作的素材。所以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作文的实质不是“任务”,而是学生自身内心想法、自己视界的一个表达,减轻学生的写作压力,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比如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写一下帮助父母下地的心得、描写一下自己家里养的动物等等。另外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而不是简单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摆正他们的写作态度。此外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农村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与学习认知,引导他们进行自改或者互改,以便能够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做好作文写作的基础,逐渐的提升自身的作文综合水平。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交流技能

很多人以为“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其实不然,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习的过程是需要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完善的,如果单靠一个人的学习,往往会造成“闭门造车,出门不合辙”的现象。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交流技能,以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困惑的时候能够及时的求助他人,尽快的解决难题,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多去思考、多去提问,不要怕别人笑话,等到将来要用的时候不知道才会被人笑话,让学生之间能够养成相互交流、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大家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就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技能,为他们的日后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关于有理数运算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下一篇:让数学课堂充满智慧的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