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时间:2022-03-24 11:25:25

大学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摘要】基于问卷调查,参照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分析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办法,以期对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模式的改进有所启迪。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 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115-03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想和实践,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也是向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的转变。”

大学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的教学理念。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经过对外语教学多年的探索和研究,我国外语教学界已普遍接受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确立了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知识的构建者,任何优秀的教师和教材都不能替代学生自己的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Henri Holec(1981)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包括确立学习目标、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

《课程要求》自颁布实施以来已经7年多。在大学里,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模式被普遍采用了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了吗?带着这两个问题,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本文将以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现实教学与《课程要求》之间的差距。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与数据分析

为了解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的角色作用及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状况,笔者在广西大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部分学生访谈,且到相应的教师课堂上听课。为尽可能全面反映师生情况,笔者抽样如下。

学生:546人,来自文、理、工、农、林各学院,全部为一级起点(说明:广西大学按学生的英语高考成绩进行分级教学,英语入学成绩最高的学生,大约10%,以三级起点;英语成绩较高的大约30%,以二级起点;其余大约60%的学生,以一级起点。)

教师:7人,2人来自学生评价高分组;3人来自中分组;2人来自低分组。

调查内容: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对学习任务的态度、对个人学习责任的意识;教师对学生的支持、课堂上的领导、师教学的创新。每个问题后有5个选项:“总是如此”、“经常发生”、“偶尔发生”、“很少发生”、“从来没有”。学生在适当的选项上打“√”。

数据分析工具:spss 17.0

(一)问卷调查的内容与数据

(二)数据分析

在与学生相关的3个模块中,“课堂参与”模块平均分最低:2.9455。其中,“积极发言”平均分2.7766;“积极回答提问”平均分2.8150,“体验到参与课堂活动的乐趣”平均分3.2449。统计数据表明学生总体上参与课堂活动少,但如果参与的话,则能体验到参与课堂活动的乐趣。“学生责任”模块平均分第二低:2.9718。在细项中,“我认为自己英语水平高低与个人努力成正比”得分最高:3.9632,说明这是学生的共识。而“我向老师提意见和建议”均分最低:2.1941,可见学生基本没有这种意识,一方面可能是他们对老师的教学满意,无意见可提;也有可能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认为老师的课堂是不需要提意见的。“我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平均分为2.8826;“我评估自己的作业和学习”平均分为2.8474。这两项得分都偏低,说明学生不重视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也不重视评估自己的学习。“任务取向”模块在与学生相关的3个模块中平均分最高:3.5839,标准差为0.7952,最小,说明学生间的差别不大,即学生普遍认为“老师布置的任务很重要”,因此会“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是一种被动性的学习,认为完成老师的作业就算好学生。“我知道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平均分为3.0991,相比较前两项,学生得分较低,说明相当多的学生来上课是糊里糊涂的,他们认为去听讲解、记笔记、做练习,就算尽了学生义务,没有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与教师相关的3个模块中,“教师领导”模块平均分最高:4.0579,方差为0.7618,最小,说明学生间的差别不大,即学生普遍认为,教师在课堂上的掌控能力很强,在学生心目中威望高。“教师支持”模块的平均分为3.4255,方差为0.9846,说明学生间的差别比较大,可能的原因是学生多,教师难以一一关心学生。有人明显感到教师的支持,而有人明显感觉不到教师的支持。“老师了解我的兴趣爱好”这一细项平均分最低:2.8608,说明教师对学生了解不够;“老师帮助我确立学习目标”平均分也比较低:3.1468,说明教师不够重视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教师创新”模块的平均分为3.6756,说明教师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常设计新课堂活动给学生做,会经常采用新的、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讨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上述数据中,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有关的有3组:课堂参与、教师领导、教师创新;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关的数据也有3组:学生责任、任务取向、教师支持。从数据上看,广西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与“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课程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没有明显体现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认为,教师不再是舞台的主角,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以平等的身份与教师互动。教学过程主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行,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然而,从问卷调查的数据上看,大学英语课堂仍然以教师为中心。

1 学生课堂参与度低。“课堂参与”模块的平均分是所有模块中平均分最低的一项,只有2.9455分,说明学生对参与课堂活动的态度比较消极。学生访谈显示,他们要么怕别的同学说自己爱出风头,要么怕其他同学笑话自己水平低。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活动,而且对好生、差生应该有不同的鼓励措施。

早在1999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就提出:“外语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自身的学习,课堂是学生语言实践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要扩大学生的语言知识,加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要让学生懂得外语课是一门实践课,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为促进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教师应该设计各种教学活动,例如用英语进行两人对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讲故事、演讲、辩论等交际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跟教师和同学用英语交流,使他们的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技能都得到训练,让他们“在做中学”,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最终达到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的目的。

2 教师的传统角色没有明显改变。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式使大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从属于教师的地位,他们满足于听教师讲课、做笔记,教师则尽心尽责地讲课,学生实践机会少。

问卷调查显示,“教师领导”模块平均分最高:4.0579分。说明教师的教学态度好,课堂内容安排得当,乐于帮助学生,努力激发学生学英语的热情,在同学们心目中威望高。然而,如果把“教师领导”模块得分最高与“学生课堂参与”模块得分最低相联系,那么,这两组数据具有因果关系:“教师领导”得分高,意味着教师主宰了课堂,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自然就降低了。因此,“教师领导”得分高具有一定的负面意义,它说明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的传统角色没有明显改变。即便教师在教学中有所创新(“教师创新”平均分为3.6756),即教师常采用新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常设计新课堂活动,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但从我们的课堂观察上看,目前的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

英国语言学家埃克斯利认为,好的语言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讲和练占大部分时间。他指出:“语言教师最坏、最常犯的错误,是讲得太多。他企图以教代学,而这么一来就妨碍了学生的学习。”由此看来,要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改变,其关键在于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行动的改变。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力度不够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环境下,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意味着学生在了解教师教学目标与要求的基础上,能自己确立学习目标与制订学习计划、有效使用学习策略、监控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并能自己监控与评估英语学习的过程。”从我们的问卷调查上看,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还需改进。

1 在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方面。“学生责任”模块平均分为2.9718,偏低。其中,“我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平均分是2.8826,说明学生普遍不重视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的制订。而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角度来看,学生能否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能否管理自己的学习,是衡量他们自主学习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学生如果没有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就很难确保他们自主学习的成效。因此,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开学时就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之后要求他们经常检查学习计划的落实情况,确保学习能按计划进行。

2 在要求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估方面。《课程要求》(试行)(2004)指出:“教师要定期要求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通过评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对语言微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学习行为”。由此可见,“要求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应该成为我们教学中的一个过程。

然而,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我评估自己的作业和学习”。平均分为2.8474,得分偏低,说明学生普遍不重视学习上的自我评估。究其原因,可能是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此项要求。实际上,自我评价在促进学习中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并督促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评价,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 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方面。在与教师相关的三个模块中,“教师支持”模块的平均分最低:3.4255。其中“老师教我英语学习策略”得分3.5772,说明教师比较重视教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但是,“老师了解我的兴趣爱好”得分最低:2.8608分,说明教师应该更多的与学生交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增进对学生的了解,从而能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老师帮助我确立学习目标”得分为3.1468,偏低。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角度看,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不容忽视。

提高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支持,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同时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针对教师对学生的支持的重要性,孙云梅建议,“教师要尽可能地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个体支持、关注。学生得到了这种个体支持后,便会意识到老师对他个人的关注,从而增加学习的动力。”

三、相应的解决办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问卷调查及上述分析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模式在广西大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采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作为教育部第二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学校之一的广西大学,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与教育部的《课程要求》中所提出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大学英语教师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纵观大学英语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主导地位,相当一部分教师仍然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无需对学习内容和方法加以思索,长此以往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将会逐渐弱化。大学英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独立思索、小组协作等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而不是将预设好的答案当成解决问题的唯一标准。

大学英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并结合学生的英语基础,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督促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会因为自身的经验不足和缺乏教师的指导而对自主学习缺乏信心。

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评估方法来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评估,不应局限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还应结合学生课外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估,这样有助于学生将课内知识延伸到对课外相关内容的探索,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综上所述,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学英语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

(责编 何田田)

上一篇:隐形义齿的优点及应用体会 下一篇:盾构隧道管片详细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