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学院社会体育学院就业的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03-24 06:04:16

遵义医学院社会体育学院就业的调查与分析

摘 要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方向和就业难的问题,针对社会体育专业前景和方向做出研究。通过调查遵义医学院其他专业的就业率和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率做出研究,通过对比得出相应的结论。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对遵义医学院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和其他专业就业率问题方面的调查,分析专业类型、社会需求、个人能力、以及社会体育问题和建议等方面做出相应的结论,帮助社会体育学生就业,满足社会需求,为社会减轻压力。为达到为总书记的中国梦贡献自己力量。社会体育专业是面临巨大挑战,面对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和需求,我们必须加强自身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服务社会。为推动现代化建设下社会体育就业问题的蓬勃发展,健全社会体育专业就业体系,为社会体育专业就业提供保障。

关键词 遵义医学院 就业问题 社会体育 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40-01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自从遵义医学院2008级社会体育专业(52人)、遵义医学院2008级麻醉专业(就业率较高、50人)、遵义医学院2008级英语教育专业(就业率较低、36人)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通过搜索查阅遵义医学院图书馆中有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的分析及其社会体育专业方面研究的文献资料和遵义医学院就业办关于学生就业资料,并在因特网上收集整理具有权威性的相关文献资料,全面了解社会体育专业的问题,为本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参考。

2.访谈法

对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针对一些问题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关于就业问题方向和关心程度。

3.专家咨询法

通过对具有权威专家的咨询得到有效的依据及其理论,并且整理资料,为遵义医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就业提供相应的指导。

4.归纳与演绎推理法

通过调查出的实际问题、对同学的了解、检索等途径收集的信息资料,进行必要的整理和总结归纳以及逻辑分析与综合、演绎推理,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与建议。

二、结果与分析

(一)被调查的基本情况

通过查阅遵义医学院学生处就业办学生就业率资料,主要针对从遵义医学院2008级(2012毕业)、2009级(2013毕业)2010级(2014毕业)影像专业、英语专业、社会体育专业,三个专业进行相应调查,分析就业基本情。数据来自初次就业时间为当年的8月31日。

(二)遵义医学院麻醉,英语,体育专业率特点研究分析

个人要求和表现在追求工作的不同,在社会体育中很少人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大多数人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其中研究生同样是一个就业的行业,通过提升自身能力水平,提高在社会中竞争能力。部分学生从事健身教练行业,在中国快速发展社会中,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健康重要性,人们对于健身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事健身教练也是一个不错工作。对于体育学生自身有着不同与其他专业能力,善于交往和沟通,性格开朗。也有部分学生从事市场的销售工作。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了解社会体育学生的专业特长、社会对于社会体育专业的需求状况,认真分析社会体育学生的就业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然后得出相应的结论,通知相关的主要政策帮助高校的社会体育学生知道就业工作,同时还要结合自己相关专业,加强学校对于就业课程的开展,从而减轻学生就业压力,这样对于社会体育学生就业率提高有着很大意义。

个人能力始终是社会体育就业一个关键性问题,提高自己专业水平,充分发挥自己潜质水平,从而为适应社会,获取更好就业方向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对于社会体育关注程度还不够,不能足够了解社会体育专业的性质,以及目的。加强对社会宣传,让社会体育真正在大多数人中了解,认识是解决就业问题关键所在,从而减少社会就业压力,让社会体育真正在人们群众中发展起来。

学校专业的师资力量同样也是决定着该专业就业问题,师资力量雄厚,该专业学生自身能力强,在社会工作岗位上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二)建议

在社会体育中,为了适应社会不断进步,继续深造比如读研。其目的为了增加自身学历水平,从而间接提高自身竞争力。也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为推动新时期下现代化体育建设。

随着全世界的各个地区的迅速发展,现代人对于体育的品味不断提高,由此推动全世界性的体育大发展。现在体育性质和规模发展迅速,在规模上不断壮大,推动全世界的体育发展和繁荣。 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 要适应新时代下自己能力培养,从而立于社会的不败之地。不断培养社会体育学生就业观念,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与此同时, 社会体育的教学课程还要不断改革,打破原来的教育观念,冲破原来束缚,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综合素质水平。在人才的竞争中立于前茅,立于不败之地。

学校还应该加强对社会体育专业招聘单位的吸引,减少部分学生就业压力。

“体育相关产业同样带动一大批就业,比如体育彩票、健身俱乐部、足球俱乐部等,它同样有着很大重要作用推动社会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 霍晓亮,张正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之对策[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

[2] 李月,张臣.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及能力培养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4.

[3] 马维平,许晓音.社会体育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J].体育学刊.2005,4.

[4] 贾岩.社会体育学专业毕业生去向社会需求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8,10.

上一篇:骨盆前外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效果分... 下一篇:心理健康教育对孕期焦虑、抑郁及产后抑郁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