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癫痫并发抑郁及焦虑症的相关性分析

时间:2022-03-23 09:42:17

儿童期癫痫并发抑郁及焦虑症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评价儿童癫痫患者抑郁及焦虑症状的发生率。方法:44名儿童癫痫患者,年龄7-18岁(平均年龄12.4岁),采用改良儿童焦虑症评分和儿童抑郁调查表,检测焦虑、抑郁评分及相关的人口统计学、社会经济学与癫痫的相关性。结果:实验初期无人表现抑郁或焦虑,但后期26%出现抑郁性评分增高,16%出现明显的焦虑症状。结论:儿童期癫痫患者常见抑郁及焦虑症状,且易被忽略。

【关键词】焦虑;抑郁;儿童期癫痫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80-02

Depressive and Anxiety Symptoms in Pediatric Epilepsy

Kan Minchen1 Song Chunhai2 Che Xiangyu2 et al.

【Abstract】Objective:To assess rates of symptom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mong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epilepsy. Methods: The Revised Child Manifest Anxiety Scale (RCMAS) and Child Depression Inventory (CDI) were administrated to 84 epilepsy patients aged 7-18 years (mean age 12.4 years). Demographic, socioeconomic, and epilepsy-related information was examined in relation to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cores. Results: No patients had been previously identified to have depression or anxiety. However, 26% ha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epression scores and 16% met critieria for significant anxiety symptomatology. Conclusions: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re common among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epilepsy and appear to be overlooked by care providafs.

【Key words】anxiety;depression;pediatric epilepsy

癫痫是儿童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1]。以往的研究显示,癫痫患儿是心理疾患,包括抑郁、焦虑等的易感人群。但大多数研究主要针对成人;对儿童期癫痫患者心理学并发症的研究少见。此外,某些抗癫痫药物如苯巴比妥也有导致儿童抑郁症的副作用。目前,我国对儿童期癫痫后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病率和确诊率报道较少。

国外有报道称儿童期癫痫后精神障碍发生率高达33%[2],但未专门描述情感类疾病。也有报道称儿童癫痫后行为学障碍的发生率较糖尿病儿童高,但未统计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病率。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为情感性疾病(包括抑郁和焦虑)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儿童及青少年癫痫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的发病率、焦虑及抑郁症和人口统计学及癫痫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1 临床资料

确定以下纳入及排除样本的原则:将门诊就诊的癫痫患儿(年龄7-18岁)纳入样本,精神发育迟滞者排除在外。患儿及其父母完成数个自我报告量表以检测以下变量:

1.1 人口统计学变量:记录患者年龄及性别。根据年龄分为7-12岁组及13-18岁组。每例患儿的父母均按照Hollingshead指数,完成记录各自的社会及经济状况(socioeconomic status;SES),包括家庭经济条件,婚姻及职业状况,教育程度。按Hollingshead指数评分分为<29分组、29-48分组、>48分组,分别称为低分、中分、高分SES组。

1.2 痫性发作变量:家属提供患儿最近痫性发作及药物治疗情况。并将既往检查及药物治疗情况补充记录,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EEG及其他神经影像学信息。此后临床医师诊断每个患儿的痫性发作类型、癫痫持续时间、癫痫再发作时的年龄及药物治疗史。将痫性发作分为两类:一类为惊厥性(全身大发作或部分发作继发泛化)或非惊厥性(失神发作、复杂性部分发作)。如果两类同时出现,则归为惊厥性。一类为下列癫痫综合征:局限性特发性癫痫(包括伴中央颞叶棘波的良性儿童癫痫),局限性症状性癫痫、全身性特发性癫痫及其他类型。

1.3 抑郁症:每位患儿的父母填写儿童抑郁量表(Child Depression Inventory;CDI)。CDI为一种诊断及评价抑郁症的27条目问卷调查表,其内在连贯性及可靠性较高,一致性及鉴别的可靠性亦较好。CDI>13分则为临床有意义的症状性抑郁。CDI亚级评分亦考虑在内(包括负面情绪、与周围人的矛盾、兴趣缺乏、自卑心理)。其结果见表1。

1.4 焦虑:患儿父母填写校正后儿童焦虑评分量表(Revised Children’s Manifest Anxiety Scale;RCMAS)。该量表由37个问题组成,用来测量焦虑的水平及性质。RCMAS提供了一个总体概括性评分,由三个亚评分组成,包括忧虑及过度反应、社会关注度及注意力集中、生理性焦虑、谎言测评(见表2)。该评分内部一致性及结构效度较好,总评分≥60分考虑临床意义上的焦虑。尽管CDI及RCMAS不能确诊正式的抑郁及焦虑性疾病,但其对定量评价症状的严重性非常有意义。

1.5 既往精神病史:向患儿父母咨询既往精神病史、诊断过程及治疗情况(包括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所有患儿抑郁及焦虑评分均采用双盲法编码。

表1 癫痫患儿CDI 评分

2 统计分析

对记录数值进行相关性变量分析,用Pearson相关系数评价RCMAS、CDI评分与癫痫持续时间、发作年龄、近来的发病频率之间的关系,并且采用t检验,根据年龄、癫痫类型(惊厥性、非惊厥性)、是否癫痫综合征、药物治疗(多药、单药),对CDI及RCMAS评分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3 结果

CDI由42位患儿完成(23例男性,19例女性);RCMAS由44位患儿完成(24位男性、20位女性)。年龄范围7-18岁(平均12.4岁)。两位患儿因随访困难而终止试验。评分回顾及家长随访均显示患儿实验前均无抑郁及焦虑,也均未参与过心理治疗。

表2 CDI与RCMAS评分相关性

3.1 抑郁评分:26%的癫痫患儿表现出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症(CDI评分>13分)。此外,异常CDI亚型评分出现率增高(t评分>60)(负面情绪14%,社交障碍12%,效率底下17%,兴趣缺失12%,自卑心理7%)(见表1)。即使将标准差值上调至均值+2,仍有7%患儿表现为重度抑郁症。对CDI特殊问题的回答包括:11%有自杀心理但不会付诸实施,而4.3%患者有自杀倾向;4.4%患儿曾有哭泣意愿,8.9%经常有哭泣愿望。7%患儿表示经常因事而烦恼,8%则感到从未象别人一样。2%患儿经常性感到悲伤,16%则不时感到悲伤。

3.2 焦虑评分:16%癫痫患儿表现出具有临床意义的焦虑症(t评分>60分)。RCMAS亚型评分常见升高(生理性焦虑23%,忧虑/过于敏感20%,社会关注16%)。谎言评级对儿童不太可靠。在>10岁的患儿中,28%标准化评分>60分。CDI总评分、RCMAS总评分及多数亚型评分之间有高度相关性。(表2)。

3.3 人口统计变量:不同年龄组、性别组之间RCMAS或者CDI评分无显著差异。不同的SES组之间评分未见明显差异。

3.4 痫性发作变量:第一次痫性发作平均年龄为7.2岁。就诊前1月患者无痫性发作33例,一次痫性发作2例,2次或更多次痫性发作5例。4例患者数据不明。31例痫性发作为惊厥性发作,13例为非惊厥性发作。两类发作间RCMAS及CD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癫痫持续时间,痫性发作年龄,或近期痫性发作次数和RCMAS、CDI评分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3.5 药物治疗:4例患儿未接受任何抗癫痫药物治疗,30例患儿接受了单药抗癫痫药治疗,9例患儿接受了一种以上抗癫痫药治疗。其中使用苯妥英钠4例,卡马西平10例,丙戊酸钠15例,拉莫三嗪1例。接受单药或多药治疗患儿CDI及RCM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4 讨论

本研究表明儿童癫痫患者焦虑及抑郁症发病率明显上升。本组患儿中,无一例既往被诊断为情感性疾病,以往也少见这方面的报道,表明目前对癫痫患儿并发焦虑或抑郁症仍认识不足。

成人患者可直接表达自己是否患有抑郁或焦虑症状,但儿童患者和成人的表现并非完全一致[3],例如行为分裂或易激惹,这些症状均不易被看作是抑郁或焦虑的表现。甚至有些患儿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本研究提示如果临床医师不直接询问和抑郁或焦虑相关的症状表现,则这些症状可能无法发现。

本研究和以往报道的成人癫痫患者抑郁及焦虑症发病率增高相一致[4]。一些病例显示成人患者精神性疾病可能起源自儿童或青少年期的不良性心理应激,表明早期发现患儿精神心理异常意义更大。以往有报道提示癫痫儿童患者在有自杀倾向的儿童中占有很高比例[5],结合本研究,提示临床医师必须重视抑郁症、焦虑症甚至自杀观念。目前全世界对抑郁及焦虑等精神心理疾病越来越重视,对癫痫后患儿的心理学评估亦越来越重要。

在其他儿童疾病中也观察到了CDI平均评分增高[6],例如胃肠道疾病等,但对于癫痫后情感性并发症的出现仍考虑有以下几个因素:中枢神经系统病理改变(如痫性发作的损伤作用、引起痫性发作的原发病变,药物治疗);心理社会因素(如因痫性发作而产生的耻辱心理)。以往研究表明[7],年轻的癫痫患者和焦虑及抑郁相关的外界控制点较正常组及糖尿病对照组更高。成人癫痫患者的抑郁症发病率也较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对照组高。

本研究组未将伴有精神发育迟滞的癫痫患者纳入样本,该类患儿可能和本研究组患儿在本质上有一定差别。RCMAS和CDI评分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可能说明焦虑及抑郁的发病常同时存在。此外,两种评分标准也存在一定的交集。

本研究提示了癫痫患儿中抑郁及焦虑的高发病率,但其原因、本质、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尚待进一步研究。对于变量变化及焦虑和抑郁之间的相关性,仍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研究。包括精神检查、神经心理学测验及配对对照组研究在内的纵向研究也是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 Waaler PE, Blom BH, Skeidsvoll H, Mykletun A. Prevalence,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of epilepsy in children in western Norway. Epilepsia 2000; 41:802-810

[2] Larsson K, Eeg-Olofsson O. A population based study of epilepsy in children from a Swedish county. Eur J Paediatr Neurol 2006; 10:107-13

[3] 张曼华, 陈楠. 儿童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及心理干预.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2):4589-4591

[4] P Kwan, E Yu, H Leung. Association of subjective anxiety, depression, and sleep disturbance with quality-of-life ratings in adults with epilepsy. Epilepsia 2009; 5 (50): 1059-1066

[5] Rochelle Caplan, Prabha Siddarth, Jennifer Levitt, et al. Suicidality and brain volumes in pediatric epilepsy. Epilepsy & Behavior 2010, 3(18):286-290

[6] Kevin A. Hommel, et al.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Complaints and Disorder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in Medical Settings 2010; 2(17): 159-166

[7] Wayne Katon, Joan Russo, Laura Richardson, et 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reening for Youth in a Primary Care Population. Ambulatory Pediatrics 2008; 3(8): 182-188

上一篇:尿微量蛋白测定对高血压肾损害早期诊断的意义 下一篇:成人根管治疗患者的牙科焦虑症对根管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