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培养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2-03-23 05:00:58

探析培养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一个重点课题。笔者经过为期两年的课堂实践和课题研究,就中学生英语阅读教学所面临的某些问题做了认真的分析,并探索出一些合适的教学策略。

学习外语必须掌握一定的语言技能。在掌握语言技能的过程中,阅读是一个能动地、积极地认知与思维的过程。然而,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由于影响英语阅读教学的因素有很多,所以作为英语教师就必须要“对症下药”,从具体方面入手,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首先,从讲授者层面上:教师要进行多角色转换。为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顺利、有效地进行,在阅读活动的各个环节上,教师须担当一系列重要的角色:①阅读前的“导入者”。就是要在阅读前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具有强烈的阅读渴望,同时了解相关的材料背景信息。必要时还需帮助学生去除部分理解障碍——生词,使之在阅读前具有必要的语言基础。②阅读过程中的“协助者”。在学生阅读时,应给学生设置一定的阅读任务:选择标题、回答问题、找出主题句等,使学生带着目的并采用相应的方式去阅读。教师应协助监督调控、辅导指点。③阅读后的“分析者”。在学生自主阅读后,应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文化知识点和语言点。可采用部分讲解和集体讨论结合的形式。为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允许学生说出教师预想以外的答案。

其次,从学习者层面上,学生应得到这些方面的不断强化训练或提升:①开展快速阅读训练活动。有人指出,速读文章时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整体式阅读、寻找式阅读、浏览式阅读。教师不妨一试。但笔者认为,教师更需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对阅读文章进行流利、快速的阅读和进行大量的原阅读文段的听力这两个方面的训练,来提高他们的语感。②学生的阅读面必须拓宽。我们教师都知道: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必须课内外相结合。教师需指导学生定期阅读如中学《英语周报》和《学英语》等英文类报刊杂志。在读物内容的选择上要因人而异。比如,笔者常把学生分成不同的三个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活动。第一层次的学生是阅读比较简单的故事,词汇的难度降为最低。第三层次的学生是阅读词汇量较多,而且较难,但可以根据上下文猜测出含义的文章。第二个层次介于两者之间。每周都要进行课外阅读比赛,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把自己所阅读的内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输出,第二层次监督第一层次的,第三层次监督第二层次的,老师负责监督第三层次的学生。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扩充了他们的背景知识,又使学生增添了学习英语的信心。

最后,从教学模式层面上:教师可以构建初中英语素质教育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笔者对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地探究。其基本思路是:

第一,从话题入手,训练学生的认知图式。一是通过阅读前的讨论引导学生调用自己已有的认知图式;二是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扩展自己的认知图式。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上来,有意将学生引入课文的话题,避免频频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

第二,注重每个单元中间的阅读。在每个单元的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参考运用“讨论——限时自读——导读——复读——讨论”的英语教学模式。在每一篇课文后,我们应尽可能安排一些开放式的讨论题,以提升主题,并给学生一个真正进行主动交流的机会。讨论过后再进行写作,这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它绝非一蹴而就。在实践中,笔者采取了上述的教学策略,加强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来培养语感,创设阅读氛围并开阔学生的阅读面,使得学生的阅读兴趣有较大的提高,阅读能力也逐渐提高。事实表明:正确的阅读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提高阅读技能,高效的阅读能力需要培养和训练。“教无定法”,只有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才能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上一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探究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