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最低工资制度的方法研究

时间:2022-03-23 03:37:35

完善最低工资制度的方法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福利保障被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最低工资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范劳动市场秩序方面,最低工资制度被广泛的采纳和应用,最低的工资制度是缩小贫富差距,改善企业与职工关系的有效手段。本文对企业应对最低工资规定的方法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企业 最低工资 方法

前言:最低工资政策的出台是为了保障基层工作者的利益,是国家针对社会公平价值目标做出调整的一项重要的手段。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劳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我国目前处于一种贫富分化的发展阶段,为了共同富裕的目标,为了消除两极分化,使劳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企业应该在最低工资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完善最低工资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一、最低工资的相关概述

(一)最低工资制度的概念

最低工资制度是指立法机关按照法律程序制定的,保障劳动者履行正常的劳动义务之后,雇主必须支付最低限度劳动报酬,使得劳动者足以维持其生存及必要的供养其家属的最低费用的一项制度。这项政策最早出现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家,这种制度的建立是为了解决劳资争端的问题。后来被我国引用,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已经实行了十几年,这些时间内,最低工资制度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加以完善。

(二)最低工资的社会功能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资关系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最低工资制度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有效措施。最低工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首先,最低工资是基础性的工资制度。最低工资制度,是用人单位要支付给劳动者的最低工资。这是一种在劳动市场和供求双方间引起的竞争,对规范劳动市场的竞争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最低工资是比较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劳动市场中,劳动者是弱者,在经济地位上处于劣势地位,最低工资制度的出现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基本宗旨。最后,最低工资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学的角度看,最低工资制度是维系国家社会最低购买力的重要的措施和手段。提高最低工资的标准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做法,能够拉动经济增长。最低工资的出现是国家干预收入分配的手段,调节工资也是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最低工资制度的出现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我国的贫富差距比较大,在一定的程度上威胁到了经济的稳定发展。最低工资制度是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定节假日的规定、工资薪金的规定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最低工资存在的基本问题分析

(一)我国的最低工资决策机制不够合理

最低工资的制定需要多方面的考虑因素作为其理论依据。需要对市场形势、社会发展进进行权衡。我国的最低工资保障基本是由劳动保障部门和企业的组织机构进行研究定制的。没有最基层劳动者的参加也就对劳动者的需求不明确,只能反映企业的诉求不能反映劳动者的心声。

(二)最低工资的标准偏低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发展的初级阶段,是发展中国家,在最低工资方面的立法主要是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增加分配的公平性,减少贫富差距。在我国《最低工资规定》关于最低工资率测算办法中,将按照国际上一般月最低工资标准相当于月平均工资的40%――60%作为国家最低工资制定标准。在我国的多数企业当中,很多企业的最低工资标准并没有达标。最低工资标准过低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发展问题,例如,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不能得到完善。低劳动力成本不利于技术的创新,不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就不能进行技术的创新,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变成技术密集型企业非常困难。

三、我国的企业在完善最低工资制度方面的做法分析

(一)转变行政主导型决策机制

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由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和企业联合会共同完成的。这就需要对最低工资的制定行政主导要进行变换。最低工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即体现劳动者的利益,那么就需要有劳动者的代表部门参与最低工资的定制,代表基层劳动者的心声。完善最低工资的决策机制,更多的体现工人们的医院,做到在劳资双方寻找一个平衡点,组件劳动工人工会,树立工会的法定义务意识,把工会的责任和义务落到实处,保障基层劳动者的利益。

(二)企业要逐渐的培养良好的工资增长机制

经济不断的发展,使物价水平不断的上涨,为了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要对工资制定行增长机制。工资长期的处于低水平,就容易引起员工和企业之间的种种矛盾,人员的流动性增大,企业可能会面临用工荒的问题。激化劳资矛盾能够引起罢工闹事等一系列现象,给用工其企业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三)加强执行机制的保障

制度的订立在于执行,没有执行力那么制度的订立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国《最低工资规定》、《工会法》以及《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对最低工资制度的执行都设置了很全方位的法律保障措施。最低工资制度要想真正的发挥保障劳动人民权利的作用就要加强执行的监管措施。作为企业要深入的了解最低共走制度,企业是劳动者的就业平台,最低工资的实现关键在于企业的执行,因此,企业在对最低工资的执行过程中要加强自己的执行机制保障。

(四)企业要限定最低工资的使用范围

最低工资适用范围的确定是企业对员工对象的分划。最低工资的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全日制或合同劳动者和费日至劳动者。在很多的企业中实行计件工资和提成工资的制度,没有合理的劳动定额方法,这样最低工资就没有发挥到保护劳动者的作用。要完善最低工资的执行力度,就要对企业劳动对象进行分划,分别采取不同的最低工资制度。

(五)发挥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控作用

企业要利用最低工资的调控作用进行资源配置的最佳选择。企业在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时候,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表现也是维护自己企业和谐的劳资关系的表现。这就需要企业保障劳动者的最低生活水准和基本的生活需要,稳定社会的秩序,发挥最低工资标准的宏观调控作用。

总结:企业在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发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要积极的面对最低工资制度,设身处地的为员工着想,这也是完善自己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重要办法,能够稳定企业的人员,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小兰.最低工资#最低生活保障与就业积极性-上海的经验分析[M]上海企业,2010.

[2]李健全.最低工资制度对不同劳动者群体的影响探析[M]价格月刊,2011.

上一篇:台湾地区视障旅游者的无障碍旅游发展现状 下一篇:略谈茶艺与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