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对于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时间:2022-03-23 10:20:15

正念对于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要:随着正念训练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心理调节和健康教育方便, 正念训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开始受到更多关注,正念训练的提升心理健康的效果都得到一定验证,医学生作为以后的医生,不仅在校期间面临更长时间的专业学习,毕业后也要面对紧张医患关系,所以帮助他们通过正念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将会为他们在校期间以及之后的医疗工作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石。

关键词:正念训练;焦虑;心理健康

一、正念概念

(一)正念

这个词来自于传统的东方佛教(Nhat Hanh, 1976),它被描述为将注意力集中于现在,强调活在当下并且是对当下的观念想法不作任何评判,强调非评判性与接受性。我们可以把正念理解为将注意力集中于现在,强调活在当下,并且是对当下的观念想法不作任何评判,完全的接纳和理解身心的变化。

(二)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医学生面临专业学历时间长,压力大,加之新闻媒体时有报到医患相关的负面新闻,让在校学生常常提前感受到一些压力。还有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学生在校期间,不管是上课还是做作业亦或者是见习课上都时不时忍不住翻阅手机,导致学业下降,给他们带来更多压力。有时会呈现内心空洞的现象,表现为消极悲观,内心痛苦绝望,对事物不感兴趣,自我评价低,感到前途迷茫等等。对于这样的学生,学校除了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方面给予帮助外,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如何自我指导,克制自己的杂念,专心致志在学业和实习实践上。希望可以通过教会学生正念知觉的一些方法,让他们自己学会后,可以平时指导自己进行良好的心理认知调节,减少情绪困扰。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工具

(一)研究对象

在学校不同专业中选择30名同学,参与正念训练,其中14名临床专业的学生,16名护理专业的学生,包含14名男生,16名女生;同时从训练组各成员所在院系找到和他们性别相同、年龄相似同学30名。

(二)研究工具

情绪调节问卷 ERQ量表由Gross编制的情绪调节量表(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共10个项目,7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频率越高。该量表包括两个维度: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其中,认知重评维度的测量由6个题项构成,表达抑制维度的测量由4个题项构成,认知评估的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2和0.85,表达抑制维度的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79和0.77,该量具有良好得信度。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

干预前后用情绪调节问卷 ERQ量表分别对训练组、对照组被试施测,并在结束后1月追踪再测。所得数据用SPSS17.0进行统计处理。

(二)干预设计

1.训练内容:练习(1):坐禅,观察呼吸时腹部产生的起伏运动,或者观察呼吸时鼻子与空气接触时的感受,产生任何情绪或者杂念时,不去强化它,任由它攀缘,而是把注意力重新拉回到腹部的起伏运动和鼻腔的感受上面。练习(2):走路内观练习,从走路的每一个姿势中观察清楚觉察脚抬起、移动、踏下的过程,专注当下每一个姿势的变化过程,从中培养正念的觉知。通过这些练习把思维的专注力放在当下,去除和当下事件无关紧要的想法,从而减少负面情绪困扰。

2.练习时间:每周约1.5-2个小时,把练习时的感受写下来,做得好的和不好的地方做总结,强化训练的中好的感受,改进不好的感受,最终可以熟练运用正念觉知。

四、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经检验,各组数据均呈正态分布并且方差齐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一)干预前训练组、对照组焦虑水平基线对比

两组成员的前测分数分别为:训练组表达抑制3.42±1.26,认知重评4.86±0.86;对照组表达抑制3.12±0.97认知重评4.67±0.94。经检验,两组前测得分无显著差异。

(二)干预后训练组、对照组分别为

训练组表达抑制3.53±1.18,认知重评4.95±0.93;对照组状态表达抑制3.30±1.06,认知重评4.70±0.82,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训练组的情绪调节意义显著。这说明,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特别是认知再评价的能力,从而获得更良好的心理和情绪状态。

(三)对训练组和参照组干预后

1月后,两组追踪再测得分训练组表达抑制3.63±1.21,认知重评4.96±0.98;对照组状态表达抑制3.20±1.18,认知重评4.73±0.95,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训练组情绪调节具有显著意义。

(四)练习组员感受

通过正念训练我会把注意力放在当下,关注当时当下正在做的事,而不是任由情绪攀缘,杂念此起彼伏,出现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或者和同学良好的互动,现在通过这种练习,情况好多了,每当出现注意力分散时,我就练习正念觉知,感觉情绪困扰减少了。

五、结语

本研究参考国内外有价值的相关研究成果,设计了四周正念团体咨询的干预方案,观察正念水平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虽然结果看起来是有效的,但是毕竟样本太小,可能限制实现结果的推广。未来的研究可以扩大样本量,对有心境状态不佳的医学生进行团体干预,探索正念训练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改善医学生的心境状况。

【参考文献】

[1]丁媛慧.正念练习对正念水平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2.

[2]乔・卡巴金(著),雷叔云(译).正念――身心安顿的禅修之道[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2.

[3]Miller JJ,Fletcher K,Kabat-zinn J.3-year follow-up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a mindfulness meditation-based stress reduction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anxiety disorders[J].Gen Hosp Psychiatry,1995,17(3):192-200.

[4]张粹然.禅宗与心理健康[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01):88-89.

[5]刘兴华,韩开雷,徐慰.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患者的效果[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12):915-920.

作者简介:房容宇(1984.12―),女,汉族,云南曲靖人,云南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学。

雷蕾(1990.12―),女,汉族,云南曲靖人,云南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上一篇:餐前准备中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表现 下一篇:有人正等着你―起去幸福